分享

先秦宋微子世家大宗世系考(四)

 虛怀若谷 2017-10-25 发布于浙江

               先秦宋微子世家大宗世系考

 

    12.朱氏:宋微子、微仲衍——宋稽——宋申——宋共——宋鲋祀——宋举——宋覵——宋子音zi(哀公)——宋白——宋衎——宋绎——宋倾——宋克(乐吕)——宋曹——乐喜——乐祁——乐溷——乐輓——朱鉏——朱氏。

  《世本八种》:礼记檀弓正义十:戴公生乐甫术,术生石甫原绎,绎生夷甫倾,倾生东乡克,克生西乡士曹,曹生子罕喜。左传昭二十年二十二年定六年哀二十六年集解:喜之子梁祁,祁生子明溷,溷生子潞茷乐舍及大司寇輓,皆喜孙,輓生大司寇朱鉏。《元和姓篡》把朱氏列为颛顼之后。

  13.石氏:宋微子、微仲衍——宋稽——宋申——宋共——宋鲋祀——宋举——宋覵——宋子音zi(哀公)——宋白——宋司空——宋和——宋冯——宋御说——宋兹甫——宋王臣——宋鲍——宋瑕——褚师段——石彄——石氏。

  《世本八种》:引左传襄公二十年、定公十年集解:宋共公生子石段,段生石彄,后为石氏。

  14.司徒氏:宋微子、微仲衍——宋稽——宋申——宋共——宋鲋祀——宋举——宋覵——宋子音zi(哀公)——宋白——宋司空——宋和——宋冯——宋御说——宋兹甫——宋王臣——宋鲍——宋瑕——宋成——宋御戎——(孙)边卬——边邛——司徒氏。

  《元和姓篡·卷二》:卫有司徒瞒成、宋有司徒边邛、陈有司徒公子招,其后皆为司徒氏。

  15.司城氏:宋微子、微仲衍——宋稽——宋申——宋共——宋鲋祀——宋举——宋覵——宋子音zi(哀公)——宋白——宋衎——宋绎——宋倾——宋克——宋曹——乐喜——司城氏。

  《元和姓篡·卷二》:《潜夫论笺九》云,襄九年左传云,乐喜为司城。杜注,乐喜子罕也。礼记檀弓疏引世本云:戴公生乐父术,术生石辅(願)绎,绎生夷父倾。倾,东乡克。克生西乡士曹,曹生罕喜为司城氏。

  16.几氏:宋微子、微仲衍——宋稽——宋申——宋共——宋鲋祀——宋举——宋覵——宋子音zi(哀公)——宋白——宋司空——宋和——宋冯——宋成(戊)——宋师——宋仲江——宋仲几——几氏。

  《元和姓篡·卷二》:风俗通,宋大夫仲几之后,以王父字为氏。

  17.鱼孙氏:宋微子、微仲衍——宋稽——宋申——宋共——宋鲋祀——宋举——宋覵——宋子音zi(哀公)——宋白——宋司空——宋和——宋冯——宋目夷——宋友——曾孙鱼石——鱼孙氏。

  《元和姓篡·卷二》:风俗通,宋大夫鱼石奔楚,在国者因氏焉。汉有鱼孙登,士北海相(岑校为琅琊相)。后汉有弘农太守鱼孙和,生瑜,魏雍州刺史,瑜生玮,晋济南太守。

  18.褚氏:宋微子、微仲衍——宋稽——宋申——宋共——宋鲋祀——宋举——宋覵——宋子音zi(哀公)——宋白——宋司空——宋和——宋冯——宋御说——宋兹甫——宋王臣——宋鲍——宋瑕——褚师段——褚氏。

  《元和姓篡·卷六》:褚,子姓,宋公子石为褚师,因氏焉。汉有梁相褚大。《新唐书·宰相世系七二下》云:宋共公子段字子石,食采于褚,其德可师,号曰褚师。

  19. 督氏:宋微子、微仲衍——宋稽——宋申——宋共——宋鲋祀——宋举——宋覵——宋子音zi(哀公)——宋白(宋氏九世)——宋说——宋督——督氏。

  《元和姓篡·卷十》:督氏,宋大夫华父督之后,以王父字为氏。汉督瓒,见风俗通。《广韵》二、《沃》、《容斋五笔》、《通志·氏族略》:督氏,宋大夫华父督之后。晋有督戎,汉有五原太守督瓒。

  20.衍氏:宋微子、微仲衍——衍氏。

  《元和姓篡·卷七》:衍氏,微子仲衍之后,支孙氏焉。《通志·氏族略》:引风俗通:衍氏,宋微仲衍之后。

  21.穆氏:宋微子、微仲衍——宋稽——宋申——宋共——宋鲋祀——宋举——宋覵——宋子音zi(哀公)——宋白——宋司空——宋和——穆氏。

  《元和姓篡·卷十》:宋穆公之后,支孙氏焉。楚元王友有穆生。

  22. 武氏:宋微子、微仲衍——宋稽——宋申——宋共——宋鲋祀——宋举——宋覵——宋子音zi(哀公)——宋白——宋司空——武氏。

  《广韵》九:武氏,宋武公之后。汉有武臣。《元和姓篡》将武氏列为周平王少子之后。

  23.合氏:宋微子、微仲衍——宋稽——宋申——宋共——宋鲋祀——宋举——宋覵——宋子音zi(哀公)——宋白——宋司空——宋和——宋冯——宋御说——宋向父盻——宋訾守——宋向戌——合氏。

《元和姓篡·卷十》:合氏,左传,宋大夫合左师之后,向戌也。

  24.白马氏:宋微子——宋微伯——宋腯——白马氏。

  《世本八种》:宋微子乘白马朝周,因氏。

  25. 正氏:宋微子、微仲衍——宋稽——宋申——宋共——宋弗父何——宋父周——宋胜——宋正考父——正氏。

  《世本八种》:宋上卿正考父之后,子孙以王父字氏焉。潜夫论、广韵四十四诤:案汉书宋房传称,昔秦赵高用事,有正先者,非刺高而死,孟康曰:姓正名先。

  26.时氏:《百家姓考略》:宋大夫公子来,食采于时。齐有时子,汉有时苗。

  27. 三伉氏:《元和姓篡·卷五》:三伉氏,宋,子姓,微子之后。风俗通云,卫邑也。晋公子重耳封舅犯于三伉,支孙氏焉。汉有少府三伉允宗。代郡有阳县有三伉氏。

  28. 郑氏:《世本八种》:郑氏,宋公族。《潜夫论笺校正·九》:昭廿一年左传,宋有郑翩。《元和姓篡》认为,郑为周厉王少子受封于郑而得姓。

  29.宣氏:宋微子、微仲衍——宋稽——宋申——宋共——宋鲋祀——宋举——宋覵——宋子音zi(哀公)——宋白——宋司空——宋力——宣氏。

  《潜夫论笺校正·九》:○ 铎按:秦嘉谟据姓氏急就篇、氏族略四引风俗通改“宜 ”为“宣”,云:“宋宣公后,以谥为氏。”《元和姓篡·卷五》:风俗通,宋宣公之后。后汉有司空宣酆。

  30.微氏:《世本八种》:引《姓氏急就篇上》:殷有微子、微仲,微国名为氏,鲁有微虎。

  31.经氏:《世本八种》:引《潜夫论》:经氏宋公族。

  32.所氏:《世本八种》:引《风俗通》:所氏,宋大夫华所事之后。

  33.桐门氏:《世本八种》:引《姓氏急就篇·下》:宋乐大心为右师,居桐门,后为氏。

  34.艾氏、翼氏、.罔氏、王夫氏、臧氏、既氏、专氏、戎氏、贾氏、尾氏、巳氏、成氏:《世本八种》:艾氏、翼氏、.罔氏、王夫氏、臧氏、既氏、专氏、戎氏、贾氏、尾氏、巳氏、成氏,宋公族。

  35.朝氏:《世本八种》:引潜夫论,左氏文十八年传,有公子朝,疑以为氏。

  36.庄氏:《世本八种》:庄氏,氏于谥,宋有庄朝、庄堇。

    三、先秦宋微子世家大宗世系(宋氏27世以前世系)的建立

    根据笔者对宋微子世家大宗的考证,试建立先秦宋氏大宗世系脉络(宋国失国前)体系。

    少典氏——黄帝——玄嚣——蟜极 ——高辛——契——昭明——相土——昌若——曹圉——季——王恒——子微——报丁——报乙——报丙——主壬——主癸——天乙——太丁——子至——子辯——子密——子整——子滕——子旦——子新——子斂——子昭——子載——子囂——子瞿——子托——子羨(帝乙)—— 宋微子、微仲衍——宋稽——宋申——宋共——宋鲋祀——宋举——宋覵——宋子音zi(哀公)——宋白——宋司空——宋和——宋冯——宋御说——宋兹甫——宋王臣——宋鲍——宋瑕——宋成——宋佐——宋褍秦——宋纠——宋德——宋够由——宋田——宋辟兵——宋偃——宋载子(宋元王)。

 

附:宋氏1~27世世系图。

 

 

 

主要参考文献:
[1].宋英泽.各地宋姓分布概况.宋氏家族网.2008年12月.
[2].孔子世家大宗世系.
[3].《史记·卷三·殷本纪第三》.中国国学网.
[4].维基百科.殷商·商朝.
[5].《史记·卷一·五帝本纪第一》.中国国学网.
[6].《史记·卷一十三·三代世表第一》.中国国学网.
[7].《史记正义》.
[8].尚起兴,尚义.天下宋姓源于商.商丘网.
[9].古籍善本.史记.卷三十八·宋微子世家第八.中国国学网.
[10].宋英泽.宋国帝系、世系表.宋英泽新浪博客.宋氏研究.
[11].古籍善本.史记。卷四十七·孔子世家第十七.中国国学网.
[12].北宋《新唐书·丞相世系表表五》.
[13]. 维基百科. 宋国君主. 
[14].《通志·氏族略》。
[15]. 吕西红.春秋时期宋国公族研究.道客巴巴.

[16]《春秋左氏传》.中国国学网.
[17].维基百科.中国君王诸子女列表(先秦至秦汉).

[18].维基百科.宋国君主世系.

[19].《春秋公羊传》.中国国学网.
[20].《吕氏春秋》.中国国学网.
[21].韩宪臣,宋崇信.天下宋姓源于商.商丘网. 
[22].中国姓氏起源.百度文库.
[23].《史记·卷五·秦本纪第五》.中国国学网.
[24].《史记·卷四十四·魏世家第十四》.中国国学网.
[25].《资治通鉴·卷二》.中国国学网.四库全书·史部. 
[26].《韩非子·内储说下六微第三十一》.中国国学网.
[27].童书业.春秋左传研究(校订本),北京:中华书局.2006.8.
[28].杨宽.《战国史(中国断代史系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4.道客巴巴网.

[29].《竹书纪年》.中国国学网. 
[30].《春秋左传正义》》. www.guoxue123.com.国学导航.
[31].胡长春.鐘離氏始祖“宋襄公母弟敖”新证暨“鷔鷔雝雝”释义的再探讨.《考古与文物》》.2009,3期。百度文库. 
[32]. 钱穆.《先秦诸子系年考辩》.国学导航.
[33]. 谷梁赤.《榖梁传·文公七年》.中国国学网.

[34].《四书章句·孟子集注》.中国国学网.
[35].《史记·卷四十楚世家第十》.中国国学网。

[36].《战国策·卷二十一 赵四》刘向集录.中国国学网.
[37].《尚书·周书》.中国国学网.

[38].彭德.宋玉生平考.东南文化.南京博物院.1992年第6期. 

[39].《史记·卷一百二十八·龟策列传第六十八》.中国国学网.  
[40].《孟子·离娄章句下》.中国国学网.

[41].《汉书·卷四 文帝纪第四》.中国国学网.
[42].《史记·卷七 项羽本纪第七》.中国国学网.

[43].《史记·卷二十八·禅书第六》.中国国学网。
[44].《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国国学网。
[45].《韩非子·二柄第七》.中国国学网.
[46].《史记·卷十 孝文本纪第十》.中国国学网.
[47]. 《后汉书·卷五十五 章帝八王列传第四十五》.中国国学网.
[48]. 《史记·卷六十三·老子韩非列传第三》.中国国学网.

[49].《韩非子·显学第五十》.中国国学网.

[50].《吕氏春秋·审分览第五》.中国国学网.

[51].《元和姓篡》.唐林宝撰. 歙洪莹同校.

[52].《白话资治通鉴》·柏杨.

[53].《世本八种》汉宋衷注.清秦嘉谟等辑。

[54].《潜夫论笺校正·九》。

[55]. 《史记索隐》。

[56].《春秋正义》。

[57].《史记集解》。

[58].《元和姓篡》.郁贤皓、陶敏整理;孙望审定。

[59].《古今姓氏书辩证》。

[60].《姓氏谱篡》。

[61].《百家姓考略》。


(宋德军、宋润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