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侯君集大破高昌后,大唐人民懂得了葡萄酒的正确打开方式

 lixj1028 2017-10-25 发布于新疆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唐人王翰的这首《凉州词》玫丽雄奇,尤其是诗中的葡萄美酒与夜光杯更是令人遐想,难道唐人也知道葡萄酒必须要用透明的玻璃杯来品尝吗?

侯君集大破高昌后,大唐人民懂得了葡萄酒的正确打开方式

葡萄酒进入普通中国人的生活,也就近几十年的事情。在此之前,不要说葡萄酒了,就是对于葡萄,有的人也是一脸懵圈,不知葡萄究竟为何物。一千年前的唐人如此会享受生活,他们喝的是又是什么葡萄酒啊?

其实,葡萄进入中国大约已经有两千年的历史了。汉武帝时,张骞凿通西域,满载苜蓿、葡萄、大宛马等物而归。西域的葡萄酒,随着汉帝国开拓的脚步传入中原。那个时代的上层社会,就开始流行饮葡萄酒了。只是因为稀少,葡萄被视为奇珍,汉武帝这个小气鬼,“或待诏于上林,或备向于几筵。或与金母之桃同荐,或与玉屑之露同蠲。”

侯君集大破高昌后,大唐人民懂得了葡萄酒的正确打开方式

东汉末年著名宦官张让,祸国干政,“扶风孟陀,以葡萄酒一斗遗张让,即擢凉州刺史。”孟陀送了张让一斗葡萄酒,就混了个一方诸侯。可见,葡萄酒之名贵,远非今日之“拉菲”可比。

三国魏文帝曹丕《与吴监书》中说:“葡萄……酿以为酒,甘于麹糵,善醉而易醒。道之固已流涎咽隘,况亲食之耶?”据此看来,曹丕不旦文才出众,还是个懂葡萄酒的大行家,不是那种吃葡萄不吐葡萄皮的主儿。只是不知道他所喝的葡萄酒是传自西域,还是中原地区自酿的。

比曹丕略晚些的钟会,也曾作《葡萄赋》,但他只是盛赞葡萄的果味之美,而没有一字及酒。说明即便是钟会这样的身份地位,也与葡萄酒无缘。南北朝庚信在邺城初尝葡萄之味,从此念念不忘,在归南之后,仍不忘在友人面前大肆吹嘘葡萄的美味。

到了唐初,葡萄仍是难得之物。

侯君集大破高昌后,大唐人民懂得了葡萄酒的正确打开方式

据《大唐新语》记载,李渊一次大宴群臣,侍中陈叔达分得几粒葡萄,却“执而不食”。李渊诧异地问起缘故,陈叔达回道:“臣母患口干(疑为口渴症,即二型糖尿病),求之不得。”李渊一听,这可是大孝子啊,当即赐帛百匹,令他给母亲买营养品。

葡萄是否有治疗糖尿病的功效,不得而知,估计是陈叔达舍不得吃葡萄,想让年迈的母亲尝鲜解馋是真。

到了明代,葡萄在中国已经本土化了,主要种植有四个品种。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圆者名草龙珠,长者名马乳葡萄,白者名水晶葡萄,黑者名紫葡萄”。据此可知,现在我们寻常见的马奶葡萄、紫葡萄在明代就有种植了。

侯君集大破高昌后,大唐人民懂得了葡萄酒的正确打开方式

李时珍说葡萄酒的酿造方法是侯君集大破高昌所得,究竟是也不是不得而知。或者,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的边塞诗,正是记唐军攻灭高昌之史实也未可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