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扎染|手底生出的花朵

 孟龙文斋 2017-10-25 发布于河南


扎染,这里的“扎”念另一个读音,za,来跟我念,滋啊扎,对的,就是扎染。


扎染,古称扎缬、绞缬、夹缬和染缬,是中国民间传统而独特的染色工艺。


扎染师傅通过纱、线、绳等工具,对织物进行扎、缝、缚、缀、夹等多种形式组合后进行染色。被紧扎起来的部分不会被染上颜料而保持原色,不同的扎结方式会染出各种不同的花纹、图案。




有史可考的中国扎染早在东晋时期就已进行大批量生产,并且当时的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在南北朝时,扎染产品被广泛用于妇女的衣着。唐代是我国古代文化鼎盛时期,绞缬的纺织品甚为流行、更为普遍,“青碧缬衣裙”成为唐代时尚的基本式样。北宋时,绞缬产品在中原和北方地区流行甚广。



现代扎染有上千种纹案,光分类就能分出自贡扎染、大理扎染、白族扎染、彝族扎染等等,各类扎染手法各有千秋,成品美丽各异。其中源自清代,以其清新隽永、淳朴而富有民间特色闻名中外的四川自贡扎染,还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扎染有着现代机器完全无法企及的美学效果,每一件扎染作品因为“扎花”手法的不同而有着千差万别的效果,甚至同一种“扎花”手法,一点点细微的差别也会有非常不一样的成品展现。


每一件手工扎染的作品,都有自己的美丽,并且这美丽是独一无二的。





扎染工艺最重要最独特的步骤既是扎花,扎花原名扎疙瘩,即在布料选好后,按花纹图案要求,在布料上分别使用撮皱、折叠、翻卷、挤揪等方法,使之成为一定形状,然后用针线一针一针地缝合或缠扎,将其扎紧缝严,让布料变成一串串“疙瘩”。






扎好“花”的布料就可以进行浸染,将扎好“疙瘩”的布料先用清水浸泡一下,再放入染缸里,或浸泡冷染,或加温煮热染,经一定时间后捞出晾干,然后再将布料放入染缸浸染。




如此反复浸染,每浸一次色深一层,即“青出于蓝”。缝了线的部分,因染料浸染不到,自然成了好看的花纹图案,又因为人们在缝扎时针脚不一、染料浸染的程度不一,带有一定的随意性,染出的成品很少一模一样,其艺术意味也就多了一些。




扎染在现代生活中也是应用颇多,无论是服饰或者是家居装饰,扎染工艺总会让它们充满独特风情。





虽然现代工艺已经能够利用数码技术进行扎染图案设计,但是古老又神奇的手工扎染技术,让布料在双手下绽放出一朵朵世间独有的不败花朵。


凝结了古代人民的智慧,传承了千年的民族民间手工艺,它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它的商品属性,更在于它的文化属性和历史属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