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邀请。关于对联的写诈需要注意什么的问题,我觉得提得很好,也很及时。目前头条写作对联的朋友较多,但写出来的对联不符合对联要求的不在少数。现在来谈这个问题,至少可以给喜爱对联写作的人提供一个善意的参考。
作为工对,其字数、词性、结构、平仄、用字等均需完全符合对仗的要求。如:“远山遮住浓浓雾/近水流来浅浅声”。而作为宽对,只要基本符合对仗要求即可,某些方面稍有出入也是允许的,实质上就是形式要求稍微宽松一点。如果走得太远,当然不能算我们平时所讲的对联。
写作对联还要做到上下联平仄对立。简单地讲,“平”就是平声,包括阴平和阳平,也就是现代汉语普通话的第一二声,“仄'就是仄声,包括上声、去声和入声,也就是现代汉语普通话的第三四声。“平仄对立'即同一位置上的字,上联是平声,下联就应当是仄声,或者相反。如:“心平浪静,秋月芙蓉湘水碧/志远天高,春风杨柳麓山青”。上联首字“心'属平声,下联首字“志'当属平声。此外,对联的上联尾字必须是仄声,下联的尾字必须是平声,也就是所谓的“仄起平收'。如上述对联上联尾字“碧”为仄声,下联尾字“青'为平声。
内容上,上下联不仅意义要有联系,而且所涉及的事物也要相对或相关。如:“常德德山山有德/长沙沙水水无沙'。此联中“常德'对“长沙',是地名对地名;“德山'对“沙水',名胜对名胜;“山有德”对“水无沙”,特点对特点。此外,上下联完全同义叫合掌,这是对联的大忌。如“春晖盈大地/朝霞满山川'上下联意义雷同。 至于长联的平仄也应讲究。因为长联无非是短联的变体,只是字数有增加,因此其上下联的平仄也必须相对,结构也必须相同。这一点非常简单,限于篇幅,不再赘述。如有疑问,请留言探讨。
|
|
来自: 阳关残雪 > 《对联基本知识及对联集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