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新股上市后一般三种节奏:高开再低走,在低位横盘或尖底;低开再高走,再回撤到中腰横盘,大多数横不住,又打回原形;还有一种在中间位置开板,回撤个一成半做个小锅底再创出新高,大多数后面依然会回撤创出新低。 高开和低开是循环出现,某一轮次新股被热捧,同时间段的次新股往往高开,人气在撑着;高开后纷纷尖头下杀,慢熊几个月,同时间段的次新股往往开盘不高,人气己散。如此循环,实质是人气的旺与衰的体现。 熊市中,高开的次新股用慢回撤磨人;牛市中段,大部份次新股依然会出现回撤,用长时间的横盘不涨磨人。磨底的煎熬,让大部份人承受不了。 八成以上的次新股是平庸的,平庸的连闪亮题材都没有,只能靠人为的去添加,比如兼并和重组,当下这一套已不管用。少数的次新股有行业亮点,在某一阵风吹来时,会亢奋的表现,但表演后高位站不牢,题材来的快去的也快。还有极少数的次新股具有好产品小市占率的特点,未来有成长性,成长性会慢慢推高股价,这种推高往往不吸引人注意,无连续涨停板,无连续放大量,涨上去会回撤到中腰,又在下一个年度的增长里推高上去,如此慢涨浅跌,一直到基本面发生变化。 八成以上次新股的下跌和上涨,是跟随指数的,指数有大牛市,它们才会有。指数无大牛市,它们永远沉默。这个指数标的,以前是中小板指数,后来是创业板指数,当下是深次新股指数。这个指数只涨个一倍,也带动不了平庸次新股的上涨,只能涨个三倍以上,而且上涨时间能跨越两个年度以上,才能够出现普涨的皆大欢喜的局面。等这样的局,往往五六年才能轮一回,大多数人等不牢的。 极少数次新个股在成长性推动下走高,数量少,上涨又不引人注意,也无吸引人的时髦题材,很容易被大多数人忽视掉。上涨太慢,调整时间也长,求快钱的会视而不见。它们是时间的种子,耐得住寂寞才能有收获。 大牛市是为八成的平庸股准备的,只有这种市道,才能鸡犬升天。有成长性的少数个股并不依赖于牛市的大背景,它们有自己的节奏。 当下的思考点是:小盘指数的大牛市循环是否已告一段落?中小板综指的18000点是否相当于上证指数当年的6000点?上证指数十年没创新高,中小板综指十年若不创新高会出现什么样的状况? 如果真出现这种局面,未来大部份平庸股走不出大行情,还会不断的走低下去,投资它们会相当被动。投资的两大手段,一种是利用大牛市收割,另一种是利用特别企业的成长性收获。在未来做好只有一种收获手段的心理准备,投资的难度相比以前会加大。 做好最坏打算,假如没有平庸股鸡犬升天的普涨大牛市,那么投资标的只剩下三种:上证50ETF,沪深300ETF,次新股中极少数有成长性的个股。前两个标的一目了然,无需基本面分析,只有技术去分析节奏。后一个标的需要用心筛选,对基本面深入做功课,还要做好试错的准备。 投资,先做好最坏打算,以已所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有所为有所不为,不盲目也不恐惧,做好持久战的心理准备。 |
|
来自: hbjzjlwqhlcyz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