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第一条铁路地界石出土记

 铁道之旅 2017-10-26 发布于山西


开滦蒸汽机车观光园探幽

2011年10月17日,开滦博物馆在唐山南湖景区附近的老唐胥铁路(现为津山铁路七滦线的一段)王家河桥地段,发掘出一块完整的1881年修建唐胥铁路时的地界石桩。这是见证中国第一条铁路修建历史的珍贵文物,现已陈列在开滦博物馆,向游客公开展示。  

2011年10月15日,我和其他五位研究唐胥铁路的唐山学者组成了考察组,徒步考察唐胥铁路,随行的还有中新社、开滦日报的两位媒体记者。在考察过程中,考察组的李国明按照他2005年4月发现此界石的草图记录给我们指点了寻找范围。随后,参加考察的8个人在齐腰高的荒草中开始了拉网式的搜寻。不一会,听到开滦日报副总编张玉成大声说,这里有一块石头。大家闻声聚拢过来,只见一块不大的方石头埋在土中,露出的高度有15厘米左右。弯腰一看,石头向铁路方向稍倾,朝铁路方向一面有字,经仔细辨认,右侧是一个繁体的矿字,左侧掉了一个角,还残留繁体字务的左半部。李国明说,就是这块界石。我蹲在界石旁,用手拨拉界石旁的土。李国明见状,给我递过来一把刮腻子用的小铲子。用这把铲子,我小心翼翼地往下挖了10厘米左右,下面又露出了一个局字。再往下挖,土质明显变硬,小铲子已经不能胜任挖掘的使命了。

那天徒步考察的目的主要是发现和寻找,并没有做发掘的准备。把土回填后,又用草把界石遮挡了一下,我们又开始了后半程的考察之旅。这时,一同考察的媒体记者问我,今晚可不可以把发现这块地界石的消息报道出去。我回答说,为了这块地界石的安全,先等一等,等我们开始发掘时再发布消息吧。此时,参加考察的开滦国家矿山公园管理中心副主任刘志民立即用电话联系有关领导,经请示,决定10月17日组织发掘。

1 0 月 1 7 日早晨7点半,我们准备好发掘工具,在矿山公园停车场集合。当时开滦博物馆馆长李军见我背着照相机,笑着说,亲自去见证和记录这有意义的历史时刻吧,祝你们发掘成功!那一天,他有重要接待任务,无法亲到发掘现场。

上午8点半,我们参加发掘的6个人到达现场,有刘志民和开滦博物馆的周泽田等。发掘前,我们简单清理了场地,然后轮番上阵开始了发掘。上面的土很好挖,下面的土质则比较密实有些硬。大家在挖掘时非常小心,下锹的时候,都离界石有三寸的距离,唯恐金属工具伤及界石。9时许,地界石露出了“矿务局地界”5个字。这时,大家有些兴奋,纷纷猜测下面是否还有年号等字。大家一鼓作气,在9点半将地界石完整挖露出来。我下到坑底,用软纸拭去字迹上的泥土,仔细辨认,然后给这块地界石桩系上了一条红布。这条红布是特意准备的,它不仅为这次发掘活动增添了喜庆色彩,更显示了我们对这块珍贵文物的尊重,表达了我们对开平矿务局前辈们修建中国第一条铁路的敬意。

后来,有媒体采访,我向他们介绍了如下情况:该石桩位于老唐胥铁路王家河(青龙河段)桥北侧100米处,距唐胥铁路路基仅20米左右。石桩整体长95厘米,上顶约为20×20厘米的正方形,从顶端向下约50厘米处起,有字面的右侧开始形成斜面,至下端呈楔形,石桩总重量约100公斤。石桩上刻有“矿务局地界”五个字,首行“矿务”两字为横排,其下的“局地界 ” 三字为竖排。由于时间太久,且石桩为石灰石材质,极易风化,因此繁体字“务”的左偏旁已破损不清,只显示出右半部,但仍不影响 整体文字的辨认。

地界桩是用来标记地界的桩子,一般多为石质或混凝土制成(征地初期,也有先插立简易木桩的),竖立在有明显地形特征的地段以划分两地界线。铁路地界桩是在铁路沿线埋设的地界标志,还有提示人们保护铁路路基的作用。由于铁路沿线较长,地界桩用量较多,因此,铁路地界桩上一般不会有年代、立碑人等特别精细的文字记载,而只是作出简单名称标记而已。

此次发掘于唐山南湖附近的“矿务局地界”石桩设立年代应该在1880年10月至1881年6月之间,距今已有130多年的历史。据历史记载,1880年秋,李鸿章上奏朝廷,为唐山开平矿务局(开滦矿务局当时的名字)请修铁路以便运煤。开平矿务局总办唐廷枢在1880年为修铁路买地257.53亩,1881年6月,连接唐山至胥各庄的唐胥铁路正式铺轨,成为中国第一条铁路。这块地界桩应该就是在此之前埋设的。

 该地界桩的所处位置、历史背景,都能证实它确系修建唐胥铁路时所立。而从它距老铁路路基的位置、石桩周围土质状况以及完整程度上判断,这块石桩在过去这么多年未被移动过。”

 这块地界石桩是迄今发现的中国第一条铁路最早的物理形态文物,因此意义重大。这是证明开平矿务局修建中国第一条铁路最早最珍贵的文物,也是中国铁路发展史研究的重要文物,它不仅丰富了开滦博物馆的馆藏,更是中国工业发展史研究的重要物证。目前,这块矿务局地界石桩连同1881桥两块老枕木一同被收藏在开滦博物馆。(本文作者:岩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