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09年10月26日,日本近代政治家伊藤博文于哈尔滨被刺杀

 金色年华554 2017-10-26 发布于上海

伊藤博文(1841年10月16日—1909年10月26日),幼名利助,字俊辅,号春亩,日本长州(今山口县西北部)人。日本近代政治家、明治九元老之一。他还是日本第一个内阁总理大臣、枢密院议长、贵族院院长,首任韩国总监,明治宪法之父,立宪政友会的创始人。官至从一位、大勋位、公爵。

1909年10月26日,日本近代政治家伊藤博文于哈尔滨被刺杀

伊藤博文

天保12年10月16日(1841年),伊藤博文出生于江户幕府周防国熊毛郡束荷村字野尻(今日本山口县光市束荷字野尻),为山村贫农林十藏的嫡子,母亲是秋山长左卫门的长女・琴子。他的父亲被长州藩藏元付中间水井武兵卫收为养子,改名为“水井十蔵”,而水井武兵卫又成长州藩足轻伊藤弥右卫门养子,改名为“伊藤直右卫门”,因此“水井十藏”亦改姓“伊藤”,继承此家。

1885年12月,根据伊藤博文的建议废除太政官制,实行内阁制,出任首届内阁总理大臣兼宫内大臣,并开始起草宪法的任务。被誉为“明治宪法之父”。

1909年10月26日,日本近代政治家伊藤博文于哈尔滨被刺杀

伊藤博文与韩国太子李垠

1894年,伊藤博文参与策划了日本对李氏朝鲜王国的战争和中日甲午战争,战后代表日本与清朝签订《马关条约》,将台湾和澎湖纳入日本版图。

1898年,清国戊戌变法时前往北京访问,面见光绪皇帝和康有为,提供改革方针。西太后发动政变,大肆逮捕维新党,博文遂参与救援被捕的黄遵宪,并协助康有为和梁启超逃往日本。

1900年,领导日本加入八国联军侵华战争,镇压中国的义和团之乱。创立立宪政友会,自任总裁,开日本两党政治的先河。

1909年10月26日,日本近代政治家伊藤博文于哈尔滨被刺杀

伊藤博文 (左) 与长谷川好道 (右) 一同坐上马车准备前往统监府

1909年10月26日上午9时整,伊藤博文乘坐的专列抵达哈尔滨火车站,科科夫佐夫上车迎接。约20分钟后,伊藤博文在科科夫佐夫陪同下,开始检阅欢迎队伍。9时30分,朝鲜爱国主义者安重根站在俄国仪仗队后面,当伊藤博文走到俄国仪仗队前,距安重根10步左右时,安重根穿过俄国军人空隙,冲过仪仗队,相距伊藤博文五步之遥,拔出手枪对准伊藤博文连发三枪。三发子弹命中伊藤博文的胸部、腹部,伊藤博文扑倒在地。随行医生迅速把伊藤博文抬到车上抢救,20分钟后,伊藤博文宣告不治而亡。

梁启超评价其:伊有优于李者一事焉,则曾游学欧洲,知政治之本原是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