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孤芳
李三素:《天机贯旨红囊经》之
《红囊经》注解
天南地北说东西,不识东西有玄微;
五行真妙无人会,谬种星辰说是非。
李三素注解:五行有先天、后天。后天之纳音,即先天之河图也。但先天本体,后天致用。徒拘方位,则泛而无主。譬言之某县某家,止知其姓而不知其家中之人,各有贤愚,各有喜忌。故不用老五行,而用后天之纳音耳。
竹下翁附言:“老五行”即“正五行”,《陈子性藏书》“正五行歌诀”曰:
亥壬子癸大江水
寅甲卯乙巽木宫
巳丙午丁皆属火
申庚酉辛乾金逢
辰戌丑未坤艮土
此是五行老祖宗
二十四山论正五行。
“纳音五行”即“六十甲子纳音五行”,为甲子乙丑金、丙寅丁卯火、戊辰己巳木、庚午辛未土、壬申癸酉金之类。
七十二龙论纳音五行。
红囊风水用“纳音五行”理气。

二十四山正五行

横川
李三素:《红囊经》注解(02)
八山排举五行论,位位分金有五星;
二十四山排易识,得师口诀始为真。
李三素注解:分金者,七十二龙也。其中有龟甲、有空亡,皆所不取;如淘沙拣金,故谓之分金。木星者,分金所属之五行也。分金之伪,世俗止别有一百二十。至于同山论向,而有兼左兼右,五行各别,则举世茫茫,此二十四山所以不易识也。
竹下翁附言:周天二十四山,若以正五行论,每山属一五行,如亥山、壬山、子山、癸山皆属水,巳山、丙山、午山、丁山属火;寅山、甲山、卯山、乙山、巽山属木,申山、庚山、酉山、辛山、乾山属金;丑山、艮山、辰山、未山、坤山、戌山属土。
每山平分三份,为七十二分金;每山平分五份,则为一百二十分金。红囊风水用七十二分金,也称为“穿山七十二龙”,故每山有“三龙”。八干四维之山,每山“三龙”中间一龙无六十甲子挨排,也就无纳音五行,故称为“空亡龙”;十二地支之山,每山“三龙”中间一龙因在正中之位,就像处于龟背中间位置,故称为“龟甲”。红囊风水只用挨排有六十甲子具备纳音五行的六十龙,不用十二“空亡龙”;而确定“坐穴”的“来龙”时,也不用“龟甲龙”,故只有“四十八局”。每山“三龙”,分金不同则五行不同。以子山为例,中间戊子分金,纳音五行火星;兼左则为庚子分金,纳音五行土星;兼右则丙子分金,纳音五行水星。所谓“兼左兼右”,运用七十二分金与运用一百二十分金时的含义有差异;而且运用七十二分金者可称之为“七十二龙”,而一百二十分金则无“龙”之称谓。玄空风水一般运用一百二十分金。
地盘七十二分金

云天
李三素:《红囊经》注解(03)
先将水步究天星,山合红囊七二神;
若还会得其中趣,便是阴阳地理人。
李三素注解:天星者,贪、巨、禄、文、廉、武、破、辅、弼也。此云天星以生死、旺衰言。盖龙穴无吉凶,以水为吉凶;水无吉凶,以龙穴之生旺为吉、死绝为凶。时师家每云水法多端,理难一致;遂将此是彼非,茫无定论。红囊经以七十二龙为主,所喜迎生趋旺,所忌破旺冲生;此杨公秘旨,非是俗师得知。
竹下翁附言:堪舆龙、穴、砂、水、向五科,龙穴与水是重要三科;而“龙”与“穴”要求趋生旺而避死绝,而“水”则以天星(贪狼系九星)是否得生旺而避死绝来评判吉凶。“生旺死绝”是指“双山长生十二宫”,由龙穴七十二分金纳音五行决定;而知二十四山十二宫的生旺死绝,则知龙穴与天星(贪狼系九星)的生旺死绝了。所谓“迎生趋旺”、“破旺冲生”,则是来水、去水与龙穴的关系问题。“来龙”、“坐穴”用七十二分金(所谓“七二神”)考究,“来水”、“去水”用“天星”(贪狼系九星)考究。
贪狼系九星——贪狼、巨门、禄存、文曲、廉贞、武曲、破军、左辅、右弼。
长生十二宫——长生、沐浴、冠带、临官、帝旺、衰、病、死、墓、绝、胎、养。
九星吉凶通则是:贪狼、巨门、武曲、左辅、右弼为吉;禄存、文曲、廉贞、破军为凶;来水——见吉则吉、见凶则凶,去水——见吉反凶、见凶反吉。还要具体考察九星在长生十二宫落位情形。

罗盘标有贪狼九星盘,但此非红囊风水用法。

茫然
李三素:《红囊经》注解(04)
论山论水便论龙,水凶山吉不堪逢;
龙凶山吉何须说,水吉龙凶百世穷。
李三素注解:山者,坐山也;水者,流水也。龙者,六十龙。吉,以生、养、官、旺言;凶,以病、死、墓、绝言。更论者,以龙为主也,龙不合而求之。坐山者,谬种传伪,皆无定论。即水合旺而龙在病、死、墓、绝之方,终难发福,穷者固穷也。
竹下翁附言:来龙与坐穴,皆以七十二分金之六十龙而论。来龙必须得长生、养、临官、帝旺之方,而避免处于病、死、墓、绝之地;坐穴与来去水,也不例外。龙、穴与水,三者有一不利者,终有弊端。龙论五行,故有金龙、木龙、火龙与水龙(土龙寄居水龙)“四龙”;山论坐穴,故二十四山而成“四十八局”坐穴。龙穴与水配合,则论生旺墓绝而成“四局”——
金羊收癸甲之灵
斗牛纳丁庚之气
壬辛交而聚辰
乙丙交而趋乾

斗牛纳丁庚之气

穿越
李三素:《红囊经》注解(05)
乙丁己辛癸,甲丙戊庚壬;
智人能辨别,袖里藏珍珠。
按此分金语,子丑戌亥是;
其余八地支,居中非戊己。
李三素注解:八干四维之正不载六甲,唯地支有之。其各为七十二者,应七十二候也。“居中非戊己”,中气当避,虽非戊己。而十二支之正,名为“龟甲”也。此七十二换次排列二十四山。
竹下翁附言:六十甲子挨排入二十四山七十二分金,有十二分金得不到分配。无六十甲子者安排在“八干四维”中位,形成所谓“空亡龙”。二十四山有干维之山十二,地支之山十二;“八干”是十天干中的甲乙、丙丁、庚辛、壬癸,“四维”是乾、坤、艮、巽;戊己二干一般代表中宫,所以不采用。十二支山中位虽挨排甲子,但其犯有“龟甲”弊端,上文将其称为“龟甲龙”。“龟甲龙”也称“十二支正神”,运用上有诸多避忌;“空亡龙”也可称为“十二干维正神”,据说只有神明才敢立之向。


寻源
李三素:《红囊经》注解(06)
仙辈露真机,时师不知体;
甲子循还布,彻首而彻尾。
竹下翁附言:六十甲子挨排入七十二分金是有规律的。依据十二地支山为循环点,以十二干维山空亡位为分界线,每支山统五甲子分金,阳支山挨排五阳天干,阴支山挨排五阴天干,周而复始循布而形成以下“六十甲子龙”格局:
分界线——壬山正中位空亡龙
子山起“甲”统五阳龙——
甲子金龙(壬山左兼子)
丙子水龙(子山右兼壬)
戊子火龙(子山正中位)
庚子土龙(子山左兼癸)
壬子木龙(癸山右兼子)
分界线——癸山正中位空亡龙
丑山起“乙”统五阴龙——
乙丑金龙(癸山左兼丑)
丁丑水龙(丑山右兼癸)
己丑火龙(丑山正中位)
辛丑土龙(丑山左兼艮)
癸丑木龙(艮山右兼丑)
分界线——艮山正中位空亡龙
寅山起“丙”统五阳龙——
丙寅火龙(艮山左兼寅)
戊寅土龙(寅山右兼艮)
庚寅木龙(寅山正中位)
壬寅金龙(寅山左兼甲)
甲寅水龙(甲山右兼寅)
分界线——甲山正中位空亡龙
卯山起“丁”统五阴龙——
丁卯火龙(艮山左兼卯)
己卯土龙(卯山右兼艮)
辛卯木龙(卯山正中位)
癸卯金龙(卯山左兼乙)
乙卯水龙(乙山右兼卯)
分界线——乙山正中位空亡龙
辰山起“戊”统五阳龙——
戊辰木龙(乙山左兼辰)
庚辰金龙(辰山右兼乙)
壬辰水龙(辰山正中位)
甲辰火龙(辰山左兼巽)
丙辰土龙(巽山右兼辰)
分界线——巽山正中位空亡龙
巳山起“己”统五阴龙——
己巳木龙(巽山左兼巳)
辛巳金龙(巳山右兼巽)
癸巳水龙(巳山正中位)
乙巳火龙(巳山左兼丙)
丁巳土龙(丙山右兼巳)
分界线——丙山正中位空亡龙
午山起“庚”统五阳龙——
庚午木龙(丙山左兼午)
壬午木龙(午山右兼丙)
甲午金龙(午山正中位)
丙午水龙(午山左兼丁)
戊午火龙(丁山右兼午)
分界线——丁山正中位空亡龙
未山起“辛”统五阴龙——
辛未土龙(丁山左兼未)
癸未木龙(未山右兼丁)
乙未金龙(未山正中位)
丁未水龙(未山左兼坤)
己未火龙(坤山右兼未)
分界线——坤山正中位空亡龙
申山起“壬”统五阳龙——
壬申金龙(坤山左兼申)
甲申水龙(申山右兼坤)
丙申火龙(申山正中位)
戊申土龙(申山左兼庚)
庚申木龙(庚山右兼申)
分界线——庚山正中位空亡龙
酉山起“癸”统五阴龙——
癸酉金龙(庚山左兼酉)
乙酉水龙(酉山右兼庚)
丁酉火龙(酉山正中位)
己酉土龙(酉山左兼辛)
辛酉木龙(辛山右兼酉)
分界线——辛山正中位空亡龙
戌山起“甲”统五阳龙——
甲戌火龙(辛山左兼戌)
丙戌土龙(戌山右兼辛)
戊戌木龙(戌山正中位)
庚戌金龙(戌山左兼乾)
壬戌水龙(乾山右兼戌)
分界线——乾山正中位空亡龙
亥山起“乙”统五阴龙——
乙亥火龙(乾山左兼亥)
丁亥土龙(亥山右兼乾)
己亥木龙(亥山正中位)
辛亥金龙(亥山左兼壬)
癸亥水龙(壬山右兼亥)
红囊风水以龙为阳、以水为阴,并无阴阳龙提法;但为便于记忆,采用另一派风水的提法。
每个地支山所统“五龙”“金、木、水、火、土”五行齐备。红囊风水将土龙归入水龙论局,故有金局、木局、火局各十二局,而“水(土)局”则有二十四局。“六十甲子龙局”中,如果不用十二支山的十二龟甲龙所属“龟甲十二局”,则是常言之“四十八局”。

子起甲统五阳龙

近水
李三素:《红囊经》注解(07)
乾卦为君统九州,丙巽朝来甲艮流;
于由尽道无门户,岂识贪狼错路游。
李三素注解:二十四山,共成四十八局。此言八卦者,举一卦而概三山也。乾山右壬戌左乙亥,丙、巽乃水之禄存,甲、艮乃水之廉贞;唯坐穴(竹下翁插注:此处疑是漏字,若“唯坐穴兼亥”则合理)即艮为贪狼;兼戌便非,故错路也。愚按:恐是金局,丙、巽为贪狼,甲、艮为门户。若言乾山,则门户非贪狼,能不错路游乎?
竹下翁附言:二十四山挨排七十二龙,去十二干维山中之“空亡龙”,则只有“六十甲子龙”;再去十二地支山中之“龟甲龙”,宜用者则只有“四十八龙”了,即所谓“共成四十八局”。
后天方位“乾卦”一卦含“三山”,包括戌山、乾山和亥山,每山又含有“三龙”。而乾山左(称为“兼亥”)是乙亥火龙,右(称为“兼戌”)是壬戌水龙,中位是“空亡龙”。坐穴壬戌龙“水局”(“顺水局”),则来水丙、巽禄存为凶,去水甲、艮廉贞则吉;坐穴乙亥龙“火局”(“逆水局”),则来水丙、巽武曲为吉,去水甲、艮贪狼为凶(“错路”)。若以“金局”论,如坐穴戌山之庚戌金龙(收右水局),则丙、巽方乃贪狼来水为吉,甲、艮方为禄存去水也吉;坐穴亥山之辛亥金龙(逆水局)也然。
有所谓“天门地户”、“前门后户”之语,故“门户”应是指“来去水”,“天门”来水,“地户”去水。以庚戌龙“金局”论,丙、巽“天门”贪狼来水为吉,甲、艮“地户”禄存去水也为吉。若用乾山之乙亥龙“火局”则贪狼临“地户”,这就“贪狼错路游”了,犹如上海地铁开错方向。

乾宫三山戌乾亥

远山
李三素:《红囊经》注解(08)
坎山流水是坤离,妙用时师怎得知;
天上禄存人不识,贪狼流水向狐疑。
李三素注解:坎山右丙子、左庚子,兼左、兼右皆宜。坤离者,胎、养、生之方也。但水归巽巳,必流寅甲。若作单向,则是戊子。坎为火之禄存,寅、甲乃是贪狼,必疑流破;却不知龟甲宜避,子山无单向之理。此举一坎宫为例,以四十八局习用二八。
竹下翁附言:坎宫有壬山、子山、癸山三山。壬山、癸山属于干维之山,中位属于“空亡龙”而不用,这与前面提到的“乾山”道理相同。“子山”则属于地支之山,兼右(兼壬)为丙子水龙,兼左(兼癸)为庚子土龙;坐穴丙子水龙或坐穴庚子土龙皆属“水局”,且两龙均属“收右水局”,坤方、离方属长生、胎、养之地,故“来水”为吉;而“去水”巽巳、寅甲,乃死绝、墓库之地,也为吉。而坐穴戊子火龙属“火局”,坐在天星禄存方虽无妨,但中位既犯“龟甲”已有所不宜;“去水”寅甲乃长生之地,正是天星贪狼所在,“流破”在所难免。

坎宫三山壬子癸

逆水
李三素:《红囊经》注解(09)
艮山流水自乾来,丑寅二山符安排;
时师尽道贪狼照,谁知其中福不来。
李三素注解:艮宫右癸丑、左丙寅,论天星则艮为贪狼,不知兼丑、兼寅有木、火之别。水自乾来须兼丑,兼寅则为破军,福不足而祸有余。
竹下翁附言:艮宫有丑山、艮山、寅山三山。艮山中位是“空亡龙”,右是癸丑木龙,左是丙寅火龙,此即“兼丑、兼寅有木、火之别”。来水于乾,若坐穴癸丑木局,则贪狼吉水;若坐穴丙寅火局,则属破军凶水。若以二十四山之艮山立中位并以土龙论局,则可能以为向上坤得长生宫“贪狼照”(八宅坐艮向坤向上为生气贪狼)。

艮宫三山丑艮寅

穿龙
李三素:《红囊经》注解(10)
震宫纳甲本相同,巽巳贪狼自本宫;
其中妙理无人识,却向东边认木龙。
李三素注解:震宫右己卯、左癸卯,此以巽巳为贪狼者,兼左也。而正卯为癸卯,七十二作辛卯,作庚酉辛向,即乘本龙之气,故本宫。
竹下翁附言:震宫有甲山、卯山、乙山三山。卯山三龙是:右己卯土龙、左癸卯金龙、中辛卯木龙。卯山向上兑宫庚酉辛为金气,能“乘本龙之气”当属癸卯金龙之局(收左水局),因“金局”向上庚酉辛处于武曲天星帝旺之方,“来水”巽巳乃长生之地、天星贪狼所在之方。震卦以庚为纳甲,而震宫三山七条甲子龙,也只有癸卯一条金龙;若坐穴“木局”则难有“迎生趋旺”态势,坐穴“水(土)局”则“旺来冲生”。

震宫三山甲卯乙

朦胧
李三素:《红囊经》注解(11)
巽风分布要先知,水入山趣有利宜;
土木山头有一拨,坤坎照人不便知。
李三素注解:巽山右丙辰、左己巳,各有生旺。若从木,而坤坎来照,则不便知。盖坤为木破军,坎为木之文曲也。宜作土局。
竹下翁附言:巽卦代表木,但坐穴却不宜立“木局”。巽宫有辰山、巽山、巳山三山。巽山右兼是丙辰土龙,左兼是己巳木龙,中位是“空亡龙”。若坤方来水、坎方去水,则必须坐穴丙辰龙“水局”,“土局”就是“水局”。

巽宫三山辰巽巳

既济
李三素:《红囊经》注解(12)
离宫坎满事难明,要识其中旺那星;
天上五行似倒用,总取贪狼本路行。
李三素注解:离山本音金,右壬午、左丙然。谷有生旺以老五行作火,而另作水木论。故曰五行颠倒用。贪狼本生气,但逢死气皆无取。
竹下翁附言:离卦“正五行”属火,离宫有丙山、午山、丁山三山。午山右兼是壬午木星,左兼是丙午水星,中间正位是甲午金星,故有“离山本音金”及“另作水木论”之言。午山三局坎宫为朝水,“金局”(正神局)为廉贞死气之向,“木局”(逆水局)为贪狼长生之向,“水局”(收左手局)为右弼衰气之向,“木局”贪狼逆水来朝则是可取之局。

离宫三山丙午丁

傍龙
李三素:《红囊经》注解(13)
以母原来纳火金,贪狼武曲一般寻;
父子相生成配合,须识流神合那音。
李三素注解:坤宫右己未、左壬申,金之贪狼、火之武曲,故曰“一般寻”。父子相生者,三合也。三合起于纳音,如甲子为夫,取乙丑为妻,数至八位则生子壬申;壬申为夫,取癸酉为妻,数至八位则生庚辰。此申子辰三合立向之法,须认流水为主;合纳音则吉,死绝则凶。
竹下翁附言:坤卦有三山——未山、坤山、申山。坤山有三龙——中正位是空亡龙,右兼未是己未火龙,左兼申是壬申金龙。己未龙“火局”(收右水局),若巽宫来水为武曲水、艮宫向水为贪狼水;若用壬申龙“金局”(顺水局),顺行之水难以出现贪狼、武曲水态。
“纳音六十甲子”,起于“甲子乙丑金”,隔八则到“壬申癸酉金”,再隔八到“庚辰辛巳金”,但“金氏家族”“隔八关系”只在于“申子辰三合”关系;而“亥卯未三合”则是“隔十关系”。木、火、水、土情形也同。“父子相生”只在乎龙、穴纳音五行相同一脉相传而“成配合”,而水则要看在龙穴纳音五行四大局中的生旺死绝状态了。

坤宫三山未坤申

葱茏
李三素:《红囊经》注解(14)
兑上无头是水源,五行颠倒要求玄;
金火二星人未识,看他流水在何边。
李三素注解:兑上论西方则为金;论七十二龙则丁酉火,其实右水、左土;而用金火颠倒求玄,总以流水为主。
竹下翁附言:后天兑卦本性为金,包含庚山、酉山、辛山三金山。酉山有三龙——中正位丁酉火龙,右兼庚乙酉水龙(顺水局),左兼辛己酉土龙(顺水局)。用“火局”或“水(土)局”,要根据流水状态来确定,所谓“颠倒求玄”。兑卦“金局”在庚山兼左癸酉龙(收右水局)。
乾、坎、艮、震、巽、离、坤、兑八卦共分七十二龙,其中纳音六十龙,而用四十八局。

兑宫三山庚酉辛

水龙
李三素:《红囊经》注解(15)
坎离震兑并四维,五行相配是玄机;
细察流神分音坐,父子相生福可稽。
李三素注解:前言八卦,此专言坎、离、坤、兑。以纳音之属分四局也。四维者,五行之四生、四墓、四临官也。知山龙之阳干而后以水龙之阴干相配,如甲以癸配、壬以辛配、丙以乙配、庚以丁配是也。分音生者,以水神为主。分五音坐穴也。
竹下翁附言:纳音五行虽有五,龙穴之局却归四,这就是水星土星之“坎局”、火星之“离局”、木星之“震局”和金星之“兑局”。“四局”之四生、四墓和四临官状态,均在四维之卦上;“坎水局”长生在坤申、临官巽巳、墓库乙辰,“离火局”长生艮寅、临官巽巳、墓库辛戌,“震木局”长生乾亥、临官艮寅、墓库丁未,“兑金局”长生巽巳、临官坤申、墓库癸丑。坐穴,看纳音五行而定;龙穴与水关系,则看纳音五行的生旺墓绝而取舍。

贪狼九星与长生十二宫关系图

渔舟
李三素:《红囊经》注解(16)
翻天倒地对不同,须教七二夺神功;
穿透功夫斟酌用,儿孙代代福不穷。
李三素注解:甲、庚、丙、壬为龙,乙、辛、丁、癸为水,不在罗经方,而在纳音之所属。是以古今名墓以老五行求之不合,以三合五行求之又不合;唯七十二龙之纳音,则祸福如响。但坐穴虽合,必须穿得真龙、透得真气;然后三盘卦例总归一卦,而福泽悠久。此七十二龙坐穴,所以又在穿山、透地之外。
竹下翁附言:红囊风水以“龙”为阳、以“水”为阴,故有“甲、庚、丙、壬为龙,乙、辛、丁、癸为水”。同样运用“穿山七十二龙”者,则有三合风水将“龙”分为“阴阳龙”,故有“甲、庚、丙、壬为阳龙,乙、辛、丁、癸为阴龙”。两者对此名诀理解迥然不同:“金羊收癸甲之灵,斗牛纳丁庚之气;壬辛交而聚辰,乙丙交而趋乾。”
“三合五行”,即申子辰合“水局”、亥卯未合“木局”、寅午戌合“火局”、巳酉丑合“金局”;进一步是“双山三合五行”,即坤申、壬子、乙辰合“水局”,乾亥、甲卯、丁未合“木局”,艮寅、丙午、辛戌合“火局”,巽巳、庚酉、癸丑合“金局”推断吉凶依然是“长生十二宫”生旺墓死状态。
此处所谓“三盘”是指二十四山地盘、穿山七十二龙地纪盘和透地平分六十龙天纪盘。坐穴依二十四山定位,再根据来龙分金确定兼左或兼右;来龙依二十四七十二分金逐节确定五行,故也称“七十二穿山虎”;透地龙以十二双山平分六十甲子导龙气入穴,故称“六十透地龙”。故“坐穴虽合,必须穿得真龙、透得真气”,方“福泽悠久”。

透地六十龙

旺龙
李三素:《红囊经》注解(17)
流破生方主少凶,流破旺方豺狼挡;
养生官旺皆朝穴,子子孙孙福泽长。
李三素注解:凡长生、冠带、临官、帝旺、胎、养,皆不宜破。独言生旺者,举一隅也,生成之龙穴,未有破生旺者;唯不明挨星,是以误坐穴也。《青囊序》云:若还勘破个中理,妙用本来同一体。杨曾心法,不过顺其自然,无拂其所当然而已。
假如金山到头,作寅山申向、卯山酉向各带天干,细看何方来水,即熟七十二,龙分金、木、水、火、土,取生、旺、巨三神潮入,放死、墓、绝水去,为永远富贵之地。若不合此,虽富贵不久。其诀在水源头上寻龙,龙上辨脉,脉上审气,气上立向。贫贱富贵、寿夭,详看龙一代一节而断之,万无一失。
竹下翁附言:“长生十二宫”水之状态,寿夭、贵贱、富穷各有所应,流破长生则人丁有虞,流破帝旺则家业存忧;若养、长生、临官、帝旺之水来朝坐穴,自然薪火相传、福泽绵长。
金龙入首,若立寅山兼甲壬寅分金(逆水局)或立卯山兼乙癸卯分金(收左水局),则金龙脉气贯通金局坐穴,若来水巽巳贪狼长生之方、庚酉武曲帝旺之方或辛戌衰临巨门之方等三方,去水壬子死气廉贞之地、癸丑墓库破军之地、艮甲绝境禄存之地,自是“永远富贵之地”;不合则富贵难以持久了。
寻龙、辨脉、审气、立向,一步一个脚印;否则纵然知道理气之法,也无济于事。由此可知,“三年寻龙,十年点穴”非妄言也。

选自王炜、陈丽芳编著《风水多蒙人》一书

红囊
李三素:《红囊经》注解(18—1)
竹下翁附录:“阴阳龙三合水法”
双山十二宫根据三合原则,可以组成如下“四局”:
坤申、壬子、乙辰三合水局;
艮寅、丙午、辛戌三合火局;
乾亥、甲卯、丁未三合木局;
巽巳、庚酉、癸丑三合金局。
三合风水诸多门法,其中有运用二十山七十二龙中“四十八局”者,根据兼山龙之阴阳,确定来去水之顺逆。因其“兼左兼右”所表达意义,刚好与“红囊风水”相反,故按时针运行方式将其称为“逆兼”(原称“左旋”)与“顺兼”(原称“右旋”)。其运用规则如下:
一是逆兼为阳龙,顺兼为阴龙;
二是干龙收干水,支龙收支水;
三是阳龙水逆流,阴龙水顺行。
“四十八局阴阳龙三合水法”具体如下:
◎干维二十四局
坐坤兼未,逆兼阳龙,逆时针水——乙水来,壬水去;
坐坤兼申,顺兼阴龙,顺时针水——壬水来,乙水去。
坐壬兼亥,逆兼阳龙,逆时针水——坤水来,乙水去;
坐壬兼子,顺兼阴龙,顺时针水——乙水来,坤水去。
坐乙兼卯,逆兼阳龙,逆时针水——壬水来,坤水去;
坐乙兼辰,顺兼阴龙,顺时针水——坤水来,壬水去。
坐艮兼丑,逆兼阳龙,逆时针水——辛水来,丙水去;
坐艮兼寅,顺兼阴龙,顺时针水——丙水来,辛水去。
坐丙兼巳,逆兼阳龙,逆时针水——艮水来,辛水去;
坐丙兼午,顺兼阴龙,顺时针水——辛水来,艮水去。
坐辛兼酉,逆兼阳龙,逆时针水——丙水来,艮水去;
坐辛兼戌,顺兼阴龙,顺时针水——艮水来,丙水去。
坐乾兼戌,逆兼阳龙,逆时针水——丁水来,甲水去;
坐乾兼亥,顺兼阴龙,顺时针水——甲水来,丁水去。
坐甲兼寅,逆兼阳龙,逆时针水——乾水来,丁水去;
坐甲兼乙,顺兼阴龙,顺时针水——丁水来,乾水去。
坐丁兼午,逆兼阳龙,逆时针水——甲水来,乾水去;
坐丁兼未,顺兼阴龙,顺时针水——乾水来,甲水去。
坐巽兼辰,逆兼阳龙,逆时针水——癸水来,庚水去;
坐巽兼巳,顺兼阴龙,顺时针水——庚水来,癸水去。
坐庚兼申,逆兼阳龙,逆时针水——巽水来,癸水去;
坐庚兼酉,顺兼阴龙,顺时针水——癸水来,巽水去。
坐癸兼子,逆兼阳龙,逆时针水——庚水来,巽水去;
坐癸兼丑,顺兼阴龙,顺时针水——巽水来,庚水去。

《风水多蒙人》
李三素:《红囊经》注解(18—2)
竹下翁附录:“阴阳龙三合水法”
(接18—1贴)
◎地支二十四局
坐申兼坤,逆兼阳龙,逆时针水——辰水来,子水去;
坐申兼庚,顺兼阴龙,顺时针水——子水来,辰水去。
坐子兼壬,逆兼阳龙,逆时针水——申水来,辰水去;
坐子兼癸,顺兼阴龙,顺时针水——辰水来,申水去。
坐辰兼乙,逆兼阳龙,逆时针水——子水来,申水去;
坐辰兼巽,顺兼阴龙,顺时针水——申水来,子水去。
坐寅兼艮,逆兼阳龙,逆时针水——戌水来,午水去;
坐寅兼甲,顺兼阴龙,顺时针水——午水来,戌水去。
坐午兼丙,逆兼阳龙,逆时针水——寅水来,戌水去;
坐午兼丁,顺兼阴龙,顺时针水——戌水来,寅水去。
坐戌兼辛,逆兼阳龙,逆时针水——午水来,寅水去;
坐戌兼乾,顺兼阴龙,顺时针水——寅水来,午水去。
坐亥兼乾,逆兼阳龙,逆时针水——未水来,卯水去;
坐亥兼壬,顺兼阴龙,顺时针水——卯水来,未水去。
坐卯兼甲,逆兼阳龙,逆时针水——亥水来,未水去;
坐卯兼乙,顺兼阴龙,顺时针水——未水来,亥水去。
坐未兼丁,逆兼阳龙,逆时针水——卯水来,亥水去;
坐未兼坤,顺兼阴龙,顺时针水——亥水来,卯水去。
坐巳兼巽,逆兼阳龙,逆时针水——丑水来,酉水去;
坐巳兼丙,顺兼阴龙,顺时针水——酉水来,丑水去。
坐酉兼庚,逆兼阳龙,逆时针水——巳水来,丑水去;
坐酉兼辛,顺兼阴龙,顺时针水——丑水来,巳水去。
坐丑兼癸,逆兼阳龙,逆时针水——酉水来,巳水去;
坐丑兼艮,顺兼阴龙,顺时针水——巳水来,酉水去。
据说此种“阴阳龙三合水法”,原理来自先天八卦。先天卦序是: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乾坤、兑艮、离坎、震巽两两相对而数皆合九;九九循环相生而不论生旺墓绝,三合联珠而成无价之宝诀。
竹下翁录后话:
这是一种理想化方法,一个“金三角”就把“四十八局”搞惦;但未免过于“机械化”,实际环境难以“对号入座”。
“水”在形势中是最多变化的形体,故三合风水多用“天盘双山”看水。如果用“双山”来看阴阳龙之水,较大宽容度也许更有利于现场操作。
博内索引:六十阴阳龙三合八大局
(特别说明:此处“阴阳龙”确定方法与前贴“阴阳龙”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