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酸模叶蓼(原变种),

 默灵馆 2017-10-26 发布于江苏
所属类别 :
植物

酸模叶蓼(原变种),一年生草本,高40-90厘米。茎直立,具分枝,无毛,节部膨大。叶披针形或宽披针形,长5-15厘米,宽1-3厘米,顶端渐尖或急尖,基部楔形,上面绿色,常有一个大的黑褐色新月形斑点,两面沿中脉被短硬伏毛,全缘,边缘具粗缘毛。

词条
百科
精彩信息一览无遗

基本信息

  • 中文名称

    酸模叶蓼 (原变种)

  • 拉丁学名

    Polygonum lapathifolium L. var. lapathifolium

  • 植物界

  • 种子植物门

  • 双子叶植物纲

 
  • 蓼目

  • 蓼科

  • 蓼属

  • 酸模叶蓼 (原变种)

  • 分布区域

    我国南北各省、朝鲜、日本、蒙古、菲律宾、印度、巴基斯坦、欧洲

折叠编辑本段形态特征

一年生草本,高40-90厘米。茎直立,具分枝,无毛,节部膨大。叶披针形或宽披针形,长5-15厘米,宽1-3厘米,顶端渐尖或急尖,基部楔形,上面绿色,常有一个大的黑褐色新月形斑点,两面沿中脉被短硬伏毛,全缘,边缘具粗缘毛;叶柄短,具短硬伏毛;托叶鞘筒状,长1.5-3厘米,膜质,淡褐色,无毛,具多数脉,顶端截形,无缘毛,稀具短缘毛。总状花序呈穗状,顶生或腋生,近直立,花紧密,通常由数个花穗再组成圆锥状,花序梗被腺体;苞片漏斗状,边缘具稀疏短缘毛;花被淡红色或白色,4(5)深裂,花被片椭圆形,外面两面较大,脉粗壮,顶端叉分,外弯;雄蕊通常6。瘦果宽卵形,双凹,长2-3毫米,黑褐色,有光泽,包于宿存花被内。花期6-8月,果期7-9月。

折叠编辑本段生长环境

生长于海拔30-3900米的田边、路旁、水边、荒地或沟边湿地。

折叠编辑本段分布范围

广布于中国南北各省区。朝鲜、日本、蒙古、菲律宾、印度、巴基斯坦及欧洲也有。[1]

参考资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