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职院校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的成因及解决策略

 liuzaa 2017-10-26 发布于陕西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教务处

以学生为中心是《悉尼协议》的核心理念之一。建立以生为本的学生服务体系是实践《悉尼协议》范式下专业建设工作的难点。本期我们特别邀请了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与大家交流分享其在学生工作方面的经验。


导语

高职院校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为社会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准确把握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十二五”以来,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将立德树人作为学校的根本任务,从教育生态的动态平衡观、和谐共生观、可持续发展观出发,对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的现象进行了系统分析,确立了“服务学生,成就学生”的育人理念。从唤回学生自信,矫正学生品格入手,精心引导学生树立自信,提升认同。通过提供精准的教学服务,厚植学生文化底蕴、精湛学生一技之长,为学生未来人生出彩奠定基础,较好地解决了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的问题,提升了人才培养的质量。



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的成因

1.心理自卑,学习积极性不高

在客观层面上,高考成绩不高,选择高职院校是学生的一种无奈之举。作为应试教育的失败者,大部分高职学生本着混一张文凭而非学习知识的态度来学校就读,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大打折扣,并随之产生厌学情绪。

在主观层面上,部分学生高考失利加上高职院校社会地位不高,形成了自卑情结,对通过努力学习去取得成功不抱期望;部分对口招生进校的学生,由于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进入到高职院校,亦无法在课堂中获得成就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在不断下降。


2.不求进取,自我约束力差

一是学业规划质量不高。学生不能完全适应大学相对自由的学习环境,在相对宽松的学习环境中,不能主动地规划好自己的学业。

二是学生自我约束力差。部分学生高中阶段辛苦学习,到了大学阶段不再像高中那校管理,于是报复性地放任自我。男生不去上课主要是迷恋网络游戏,女生不去上课常常在宿舍看小说或追剧。

三是“坏榜样”的示范作用。由于某些少数学生迟到、早退、甚至无故旷课;个别学生违反课堂纪律的等行为没有得到及时的纠正和遏止,带坏了其他同学,使得学风江河日下。


3.自暴自弃,学习效率低下

一是学生所学专业与兴趣不统一。学生在选择报考专业是主要依据父母的意愿或就业前景,而当真正接触到这一专业时发现与自己内心所构想的不一致,导致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产生消极情绪,影响去上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是教学内容专业性、实践性和实用性不强。高职学生学习的目的是将来能顺利就业,当课堂中传授的知识不能与学生学习需要相契合时,学生对上课就会产生消极情绪,直接影响上课纪律和听课效率。

三是教学方式较为传统。教师若采用“满堂灌”式的教学方法,照本宣科,不增添实践案例或实践经验,无法与学生实现共鸣。




解决学生因子生态问题的策略优化

第一,搭育人平台。扬工院一是通过建石油化工专业文化公园、造建筑工程专业文化长廊、搭电气信息专业文化展区、砌企业文化墙、设理实一体职场情境,融企业文化元素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使同学们潜移默化地接受专业文化浸染和熏陶,让学生了解所学的专业,喜欢所学的专业,将专业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二是建立了学生事务服务中心和大学生健康成长中心,涉及服务项目40余项,为全校师生提供心理咨询、教学、测评、培训,定期组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三是首创悦听、悦读、悦动组成的“悦文化”工程。通过综合素质加分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扬帆讲坛、真人图书馆,在真实面对面的互动交流中和校内外专家教授、文化学者近距离聊历史、谈学习、话人生。四是通过必修学分要求学生记读书笔记、做读书分享;通过造“漂流图书馆”,用“无人管理”模式,创物尽其用、资源共享的学习型校园。五是引导学生参加社团活动、体育俱乐部、志愿服务,按照专业群对口建设专业社团和创新社团,全面对接省级、国家级技能大赛和科创类竞赛。六是学校开通了四条民主渠道,每月一期校长早餐会,旨在了解和解决学生学习生活上的烦心事,倒逼职能部门增强为学生服务的意识、院系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第二,建荣誉体系。一是在毕业生中,微信遴选10名“校长奖章”得主,每人奖励5000元。二是在技能大赛、科创大赛中获得国赛一等奖的团队可获得十万元的奖金,获得国赛一等奖的学生,还有机会留校助教。三是定期选派优秀学生,全额资助赴境外研修,选派优秀学生赴高水平的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研修学习,学分互认。四是为学习成绩良好以上的毕业生颁发“副学士”证书,证明其学习能力;五是为在某一领域表现杰出的个人或团队单独召开表彰大会,为单项荣誉设置全校嘉奖令。


第三,助个性化发展。学校实施分类分层教学,铺设五条星光大道,唤醒学生的自信,助力学生个性化成长,让每个学生未来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一是知识学霸。对于具有较强学习能力同时又有较强升学欲望的同学,创造条件让他们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向专转本、专接本和专升本分流,进而升入本科院校继续深造。二是技能土豪。学校在全面抓好技能教学的基础上,选拔技能水平较高的同学参加省、国家级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对于获奖选手重奖,以弘扬劳动光荣的传统。三是体育明星。对于爱好体育的同学,学校鼓励其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并参加相应的体育比赛,提高知名度,为自己赢得信心。四是社团精英。学校成立了100余个社团,覆盖了专业教育、文化、艺术诸方面,每位同学都能选择参加1-2个符合自己爱好的社团,丰富第二课堂活动。五是创业达人。学校通过建立大学生创业园,设立创业雏鹰基金,支持奖励“有目标、有激情、有能力、有准备”的扬工学子实现创业梦想。




初步成效

近年来,扬工院从教育的本质出发,服务学生成长的需求,加强育人模式创新,优化人才培养方案,追求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学生的自信心明显提升,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和积极性显著增强。2015年11月5日,《人民日报》以“服务学生、成就学生——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以学生为本铸特色”为题介绍了我校的育人成效;2016年9月,我校的育人实践成果获巴西世界职教院校联盟(WFCP)大会颁发的“学生支持服务”项目卓越铜奖。


 · end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