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对不起,你这样学再多东西也没用

 水生木219 2017-10-26 发布于四川

对不起,你这样学再多东西也没用

1

朋友圈里有个朋友,他每天都在转发各类课程的帖子,并附着“我要报名”之类的话语。

只要发现哪里有优质的课程,他都会报名,学习。

这样的学习精神,围观的我们只能默默地点赞。

然而,某天的同学聚会上,他突然吐槽:

学了那么多,根本啥用都没有。

一下子,我们都愣了,像他那样刻苦努力的学习,怎么会觉得没用、没效果呢?

2

回顾一下我们日常的学习模样:

制定计划

实施学习

回顾和整理

似乎这一切都自然而然地发生,并没有什么问题。但细细观察就会发现,这种学习模式下的我们只负责吸收信息,而不负责取舍信息。

《学会提问》一书作者将其定义为“海绵式思维”。

这种思维的漏洞,就在于你缺乏了与信息提供者的互动,即主动思考的过程

教育心理学家指出,真正合理的学习模式应该是“建构式”的,即知识不是简单地吸收而来,而是由学习者主动地建构起来

这个过程可以通过“提问”展开,因此当你在学习时,不妨多向自己问问以下四个问题:

针对当前的学习材料,我已经具备了哪些相关的知识?

针对当前的学习材料,我又学到了哪些新的知识?

针对当前的学习材料,还有哪些未知的东西,且这些东西我通过简单的探索就可以了解?

针对当前的学习材料,还有哪些未知的东西,无法轻易地获得解答,同时又有价值成为我长期去探索的问题?

主动提问,是一切学习的基础。上述问题就像是向导,引领你构建属于你的知识。

对不起,你这样学再多东西也没用

3

好的学习者,除了主动构建的能力,作家采铜认为还应该具备潜入事物深层的能力,即解码的能力

漫画家几米曾这样自述学画的经验:

遇见“任何书里的任何图”都要拿来看,然后仔仔细细研究它们的细节,揣摩作者为什么要这么画、这么去表现。

像英文的刊物如Times、Business Week之类,里面的漫画即便不能完全理解内涵,但也会特地拿来研究里面的技法。

这样图解的修炼方式几米坚持了至少十年。

解码不等同于我们一般所说的理解。理解通常只涉及对字面意义的解读,而解码则是一个更为主动且主观的过程。简单来说,解码包含下面三个层次:

①它说了什么?给了我什么感受?(它原本就要传达的信息和知识)

②它是什么?对我有什么价值?(对内容的反思,以审视的目光对内容进行评价和定性)

③它的内部是怎么组成的?它的效果是怎么实现的?(对形式和构成的洞察,研究内容表达的手法)

可以说,第一、二层次的解码我们都相对容易做到,但能坚持去做第三层次解读的人却是不多,漫画家几米就是其中之一。

一个人是否深度学习的重要标志,就在于,他是否能对信息材料进行正确的解码。

4

最后,提到一个重要的概念,即学习成长曲线

对不起,你这样学再多东西也没用

很多人以为,自己在学习方面的时间精力投入可以换来直接的成果。事实上,这种想法是错误的。

如上图,很多人都在“缓慢开始区”尝试了一小段时间,发现没什么变化,就放弃了。这也是相当一部分人群觉得自己的学习毫无效果的一个重要原因。

一个心智成熟的人,需要懂得“推迟满足感”,只有这样才能跨过缓慢的开始区,看到自己的进步。

然后有小部分的人,继续学习进入到“加速提高区”,该阶段他们可以获得一定的成果。

最后,只有极少数人经历更长时间的积累,最终突破进入高原区。

由此可见,学习是一辈子的事,除了相应的技巧,更需要持久的恒心。

作者简介:夏穆,新媒体工作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