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7项研究,带你玩转心血管领域的最新进展

 fyh7698 2017-10-26 发布于安徽


转眼间2017年已过去大半,在这一年中,心血管领域取得了诸多进展,在此我们一起盘点2017年那些大的临床试验,对2017年心血管病学进展在此学习和回顾。


作者 | 何金山

来源 | 医学界心血管频道



01

CASTLE-AF研究


心衰常合并房颤(AF),AF又可加重心衰,AF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射频消融治疗及外科治疗。既往多认为药物治疗的症状性AF才考虑射频消融治疗,而在药物治疗中,控制心室率的治疗和维持窦律治疗哪个更好也一直存在争议


在CASTLE-AF研究中,入选了397例心衰植入ICD或者CRT合并AF的患者,AF患者分为消融(179名) 或常规治疗(184名)两组。CASTLE-AF试验选择的主要终点是60个月全因死亡或因心衰恶化住院率的复合终点。


结果显示:和传统治疗组相比,导管消融组房颤复发或AF负担均下降,维持窦性比例明显增高,主要终点在消融组较传统治疗组降低近38%,全因死亡率降低47%,心衰再住院率降低44%,心血管病死率降低51%,因而,在心衰合并房颤患者中行射频消融可以改善病人整体病死率,降低心衰再住院率,改善心血管病的预后。


结果提示:


导管射频消融,不但可以改善房颤患者的症状,也可以降低死亡率并改善预后。心率控制和节律控制哪个更好?至少在心衰合并房颤的这部分人群中,维持窦律具有更大的优势。


02

RACE-3研究


房颤的治疗包括上游治疗、律率治疗和抗凝治疗。抗凝治疗和律率治疗在临床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很多时候,上游治疗还停留在理论层面


在RACE-3研究中,观察了对早期持续性房颤和轻度心力衰竭患者积极的上游治疗,包括加入醛固酮受体拮抗剂、他汀类药物、限制饮食,咨询医生和心脏康复治疗是否能够维持患者的窦性心律。


其纳入标准包括早期持续性房颤:定义为大于7天,小于6个月的持续房颤,总的房颤历史小于5年;早期心力衰竭定义为低于一年的射血分数保留或EF < 45%的心衰,排除左房过大,射血分数过低的患者,并以传统的节律控制策略提供更多的窦性心律等,在 1年内6-7次评估,应用7天的Holter监测是否为窦性心律。


结果显示在强化上游治疗组,维持窦性率明显增加(75% vs 63% ,P=0.021), 提示将房颤的治疗方向转移到上游控制易患因素,改变生活方式,可以有助于早期持续房颤患者合并早期心衰患者维持窦律,改变房颤的预后。


结果提示:


房颤的治疗应该更加立体化,从上游治疗、律率治疗到抗凝治疗,都要得到重视,哪个都不能偏废。


03

COMPASS 研究


COMPASS研究是一项入选了33个国家,27,402例患者的大型RCT试验,观察利伐沙班对已知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主要心脏不良事件二级预防的作用。


从今年2月发表的试验通报已知,由于利伐沙班安全、有效已提前终止研究。该观察主要终点为:心因性死亡,中风及心梗发生率,安全终点为ISTH大出血。结果显示,利伐沙班联用阿司匹林与阿司匹林对比能明显降低主要终点事件,可以降低心源性死亡、中风、心梗风险,增加出血,但不增加颅内出血风险


结果提示:


新型口服抗凝药,不再只应用于房颤和关节术后患者的抗凝治疗,在稳定性冠心病患者的二级预防治疗中的作用,也得到了证实。



04

CANTOS研究


CANTOS研究是一项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CT),该研究中对冠心病二级预防的患者,应用Cankinumab(单克隆抗体靶向白介素1-β)三种剂量(50 mg,150 mg,300mg),每3个月注射一次,随访3.7 年,可明显降低基线的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不改变血脂水平,150 mg 及300 mg 组能够降低心血管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的复合风险主要终点下降15% 。


结果提示:


CANTOS作用于动脉硬化的始动环节-炎症反应,直接验证了动脉粥样硬化的炎症假说,为冠心病的治疗和管理,提供了新的靶点和方向



05

CARDIO-FIT研究


生活方式的改善,包括规律作息、有氧运动等也是房颤治疗的一部分,CARDIO-FIT研究纳入308例症状性阵发性房颤患者,根据心肺运动(CRF)水平分为低(95例)、中(134例)、高(79例)3组,全部患者参与量身定制的运动项目,包括有氧运动与力量训练,每周运动3-5天,每周运动60-200分钟。主要终点是房颤症状负担与房颤不再复发。


在1825天随访时间内发现,高CRF组房颤负荷和房颤复发率明显低于低CRF组,且低CRF和体重未降低是房颤复发的有效预测因子。随访结束时再次测定受试者CRF水平,发现能量代谢当量每增加1个单位,房颤复发风险降低12%。


结果提示:


射频消融术不能完全治疗房颤,生活方式的改善至关重要,医生应加强与患者的交流,促进患者改变生活方式,增加心肺运动水平,降低房颤复发率。



06

EMANATE 研究


EMANATE研究是一项随机、非盲试验,评价与传统抗凝治疗相比阿哌沙班用于非瓣膜病房颤患者电复律后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EMANATE研究主要入选标准:未曾使用过抗凝治疗的非瓣膜病房颤患者(包括48小时以内使用静脉或者口服抗凝药)计划行心脏复律术。主要排除标准有:1. 对阿哌沙班、肝素、华法林有禁忌症者;2. 二尖瓣狭窄或既往接受瓣膜手术者;3. 有使用其他抗凝药的临床指证;4. 双联抗血小板治疗。


EMANATE 研究从美国,加拿大、欧洲、亚洲入选1500例非瓣膜病房颤患者。所有的患者按照1:1的比例分为阿哌沙班组和传统抗凝治疗组,阿哌沙班组心脏复律术在给予负荷剂量阿哌沙班10 mg后2小时内完成,若合并以下情况之一(年龄大于80岁,体重小于60 kg,血肌酐大于1.5 mg/dl)时负荷剂量减为5 mg。阿哌沙班组入选753例患者,传统抗凝治疗组入选747例患者,两组患者最终随访率均为97.7%。


结果显示,卒中事件在阿哌沙班组与传统抗凝药组相比为0:6,大出血事件为3:6,死亡事件为2:1,两组均未发生血栓事件,在接受阿哌沙班负荷剂量的342例患者中有1例大出血、1例死亡,无卒中发生。阿哌沙班组主要终点事件(卒中和血栓栓塞)显著低于传统抗凝药组,主要安全终点事件(大出血及临床相关的非大出血事件)相比两组无统计学差异。


结果提示:


EMANATE研究提示:对于非瓣膜病房颤拟行心脏电复律的患者,阿哌沙班较传统抗凝药更加安全有效。



07

REHEARSE-AF 研究


AliveCor Kardia监测器为一个小的可以通过手机、ipad等装置记录单导联的心电图装置(图1),定期发送到分析中心以判断有无房颤等心律失常


图1:Alivecor Kardia监测器实例图


该研究中入选了1001例CHADS2-VASC积分大于2分而没有发现房颤的患者,分为定期心电图监测组和常规诊疗组,发现在1年的随访时间内,iECG组房颤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图2)


图2:和常规诊疗组相比,定期通过Alivecor Kardia监测器进行心电图监测,可显著提高房颤的检查率


要知道这些患者CHADS2-VASC评分均大于2分,是否合并房颤对治疗及预后具有重大影响,小小的监测器在不影响受检者生活和活动的情况下,可显著提高房颤的检查率,我们有理由期待骑在临床实际中更广泛的应用。


希望大家可以从这些大的临床试验中有所收获,能够为患者提供更好的诊疗,使得这些研究取自于临床,最终又能回归临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