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刻是一种“方寸之间,气象万千”的艺术,与佛教有很多的吻合之处。佛教内容何时进入印章,已不可考,但至少不晚于宋元。起源于唐、五代,盛于宋元的押印里,已出现了大量的佛、弥勒、菩萨造形的押印,这些佛像造形庄严、静穆,有的佛像面像圆融,很明显唐代佛像造形,这些佛像花押中还有很多反映佛教内容的图案,如莲花、莲花座、云气纹、火焰珠、香炉、净瓶,象形、卐字形等等。元明以后,印章繁衍成为一种受文人青睐的篆刻艺术,佛教内容便成为不少篆刻家入印和边款的内容。
佛像印属于肖形印的一个种类,是篆刻艺术中一个独特的富有形象色彩的艺术表现形式,向来为篆刻家所钟情,也是经常采用的创作题材之一。佛像印经后世篆刻艺术家的探索、立意、创作和不断翻新,已经被赋予了极为丰富的、日趋成熟的艺术内涵。其内涵和创作理念已可游离于肖形印的范畴之外,成为篆刻艺术里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随其相伴而生的佛经印与佛像印一起,以它们独具一格的魅力,成为篆刻艺苑里两株奇葩,折射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