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虹利】抢一波福利,听上海叙事的另一种可能

 cxag 2017-10-26 发布于新疆


(往下翻一翻,福利马上出现)




近日,由金宇澄小说《繁花》改编的长篇评弹——《高博文说繁花》,走上上海大剧院的舞台。原著是荣获茅盾文学奖的文学作品,改编者则是被誉为“吴韵一哥”的评弹名家高博文,两者的碰撞,擦出独特的艺术火花。高博文以苏式评弹结合沪语说唱的方式,演绎小说所描绘的市井生活和海派风情,令人耳目一新,却又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原著的文学面貌,为上海的评弹迷带来不同以往的视听体验,也吸引了许多原本对评弹不那么了解的青年观众。


▲金宇澄(左)高博文(右)


作为传统戏曲的传承者,高博文为何要以《繁花》为载体,尝试评弹艺术的题材和形式创新?他的努力能否得到观众和市场的认可?


10月29日,上海评弹团团长、国家一级演员高博文将作客海派文化中心“海上听潮·大师讲堂”,解析评弹艺术如何在新时代新环境下,找准联结传统和现代的那个“点”,说说评弹本该有的样子。




讲 座



在后撤和迂回中前进

——高博文说评弹的传承与创新


                     主讲:高博文

                     时间:10月29日  14:00

                     地点:海派文化中心景云厅




抢座方式



报名步骤:1.关注【海派文化中心】官方微信;

              2.发送【讲座+姓名+手机号+人数】至微信后台。

截止时间:10月28日   下午18点

*座席有限  先抢先得*




讲座主题



2012年,作家金宇澄发表作品《繁花》。小说用上海话写作,三十万言,一百多个人物,通篇“话本体”,于不动声色中真实呈现了上世纪60至90年代上海这座城市的波澜壮阔、静水深流。2015年,《繁花》一举摘得第九届茅盾文学奖。


2017年,高博文把评弹《繁花》搬上舞台。表演按原著小说的顺序、逻辑与节奏,小说一章,说书一回,将小说尽可能全景“说”出来。每回为一个完整的故事,前后剧情有关联,每一季之间也有联系。



是高博文选择了《繁花》,还是《繁花》选择了高博文?

传统戏曲艺术与现代文学作品的结合点在哪里?

怎样让听不懂、说不来上海话的观众欣赏评弹?

评弹本该有的样子,是什么样子?

当下与未来,传统戏曲如何焕发长久的生命力?

......




主讲嘉宾



高博文


上海评弹团团长,国家一级演员。任中国曲艺家协会理事,中国曲协评弹艺术委员会委员,上海大学兼职教授。为评弹“魏、沈、薛”流派的公认传承人。曾荣获首届“东方戏剧之星”、首届“文广演艺之星”、第一至第五届中国评弹艺术节表演金奖、节目金奖,第五至第七届中国曲艺节精品节目奖,第八届中国曲艺牡丹表演奖,上海市第五届十大文化新人、上海市优秀文艺家称号,被誉为“评弹一哥”。2014年亚信元首峰会开幕式主要演员,2016年央视春晚《山水中国美》主唱演员。代表作品有:《珍珠塔》、《文征明》、《高博文说繁花》等。




背景资料


《繁花》



金宇澄的小说《繁花》,“说书”一样平静描绘了阿宝,沪生、小毛三个人物的上海记忆。小说被评为2012年中国小说排行榜长篇小说第一名,首届央视、中国图书评论学会“中国好书”第一名,荣获第九届“茅盾文学奖”、第十一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小说家奖”、第一届鲁迅文化奖“年度小说奖”等。



评  弹



评弹又称苏州评弹、说书或南词,是苏州评话和弹词的总称。是一门古老、优美的汉族说唱艺术。 评话通常一人登台开讲,内容多为金戈铁马的历史演义和叱咤风云的侠义豪杰。弹词一般两人说唱,上手持三弦,下手抱琵琶,自弹自唱,内容多为儿女情长的传奇小说和民间故事。







那么重点来了




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弘扬,海派文化中心精心策划“海派戏曲传承季”,特邀高博文、王珮瑜等传统戏曲领军人物作客“海上听潮·大师讲堂”,分享创作表演心得,彰显传统戏曲魅力,促进海派戏曲在新时期的传承和发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