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在外地久了,每当夜深人静,故乡就会从心底涌现出来。我长期在外奔波,好几年都没有回家,有一年回去,客车在熟悉的乡间公路上奔跑,透过车窗,看到熟悉的田野,空气中飘来草木和土腥味,不知怎么鼻子一酸眼泪止不住地流下来,这就是我魂牵梦绕的故乡。小时候的伙伴嫁到了外地,一次电话聊天,她说每次车一进村头,看到她家的房子,眼泪就忍不住流下来。 八十年代初,二姑举家搬迁到沈阳,几十年过去了,二姑已白发苍苍,对故乡的记忆依然清晰如初。二姑打开话茬,过去的场景就像一幅画卷徐徐展现出来:谢楼村是奶奶的娘家,离曹马镇很近,奶奶家解放前也是大家庭,大红门楼,大院子,人多地多。每到六月初一、正月初七、正月十五是回娘家的日子,奶奶的大哥就推着吱吱哑哑响的独轮车来接。二姑至今还记得当初坐大舅的独轮车回姥姥家的情景。过去家中堂屋桌子上供三神:老天爷爷、关二爷、财神爷,东间桌子上供保家姑娘,灶间供灶王爷。腊月二十三送灶神,正月初七送火神。拜年时要按照顺序磕头跪拜,先拜神位,再拜祖先牌位,然后是祖辈父母。曹马镇的名称来源于三国时期的曹操,是曹操的屯兵之地。抗日时期,曹马镇是我党抗日区公所所在地,我爷爷曾在区公所工作,淮海战役打响之前,爷爷带人在华佗庙附近丈量土地,挖战壕备战时被国军抓走,爷爷的大舅哥千方百计找关系几费周折,变卖家产救回。抗日时期因王寨村高墙防护,四角有碉楼,占据有利地形,是兵家之争之地。日本打王寨时搜查共党分子,把附近几个村的人都驱赶到徐庄西头,乱枪打死,挖万人坑埋掉。徐庄西头阴气太重多少年来一直传说特别紧,过午就没人敢从此地经过。宋庄有一个人去曹马镇赶集,经徐庄西头,在集市上遇熟人喝酒,醉了睡了一觉,回来天色已晚了,一个人沿着大道回家,却怎么也走不到头,迷迷瞪瞪走了一夜,天亮发现自己在徐庄西头乱坟岗,一座坟头周围被他踩得铮亮,买的烧饼分散在坟头上。 六十年代,因地主成分,爷爷被迫把大房子让出来,在村东头两间破房子里住。没有吃的,奶奶的腿浮肿了。二姑和村里两个妇女去华佗庙高粱地偷还没成熟的青高粱,二姑年龄小,拿了个破剪子,手也没力气,别人用刀片一划就下来一穗子,她要用剪子绞几下才能绞断一穗,半天弄了一小簇,用包袱包着,害怕被人发现,赶紧跑回家。奶奶把青高粱仔细撸下来,用石臼舂了,放点菜叶子熬了一锅。二姑说虽然手上磨出几个大泡,一家人吃了她弄来的高粱米饭,她心里甭提多高兴了。 sa.b�-=��*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