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213期 | 王羲之与麻风病(上)

 彬姐姐行藏在我 2017-10-26 发布于河南



作 者:吴 斌


王羲之活了59岁。在他去世前不久,即升平五年(361)五月,晋哀帝司马丕在建康登基,身在浙江嵊州的王羲之上了一封贺表,写道:“应期承运,践登大祚,普天率土,莫不同庆。臣抱疾遐外,不获随例,瞻望宸极,屏营一隅”王羲之说,自己在外地养病,没有获得朝觐的机会。可见,王羲之是病死的。


可是,王羲之死于哪种疾病呢?要解决这个问题,只有从两条途径入手:第一,考察他的症状;第二,研究他所服药物。好在,王羲之流传下来的法帖文字很多,从中,可以统计出很多关键信息。


花开两朵,各表一支。我们先看看王羲之所患疾病的主要症状:


王羲之的症状及分析


1、风动、体气肌肉大损

  • 吾涉冬节,便觉风动,日日增甚。至去年十日,便至委笃。事事如去春,但为轻微耳。……沉滞进退,体气肌肉便大损,忧怀甚深。(《全晋文》卷24);

  • 五六日来小差(瘥),尚甚虚劣,且风大动,举体急痛,何耶?(《右军书记》)


2、脚痛,脚肿

  • 羲之脚不践地十五年,无由奉展,比欲奉迎,不审能垂降不?(《右军书记》);

  • 脚中(肿)不堪,沈阴重痛不可言,不知何以治之。(《淳化阁帖》卷七)


3、头上生痈

  • 昨来忽发痼,至今转笃,又苦头痈,头痈以溃,尚不足忧。痼病少有差者,忧之燋心,良不可言。(《官奴帖》)



▲  王羲之《官奴帖》,《宝晋斋法帖》


4、长期发烧

  • 仆日弊而得此热,勿勿解日耳。力遣不具。(《右军书记》);

  • 自得此热,憔悴终日,未果如何。(《右军书记》);

  • 甚患此热,力不具。(《淳化阁帖》卷八)


5、骨损伤(胛痛、髀骨痛、髂骨痛)

  • 吾胛痛剧,炙不得力,至患之,不得书,自力数字。(《右军书记》);

  • 吾比日食意如差,而髀中故不差,以此为至患,至不可劳。(《淳化阁帖》卷六);

  • 得书,知足下问。吾骯髂拘痛,俯仰欲不得。此何理耶?愿辄与相见,无尽治,宜足下得益,使之不疑也。但月又未,阴沉沉恐不可针,不知何以教,目前甚忧悴。(《右军书记》)


6、生殖器痛、腹痛

  • 吾下势、腹痛小差,须用女蒌丸。(《右军书记》)


7、视物不清

  • 吾至今,目欲不复见字。(《右军书记》);


以上七种,要么是长期症状,要么有一定的特异性,具有诊断意义。


“体气肌肉大损”,说明这种疾病会摧毁肌肉组织。帖中说“吾涉冬节,便觉风动,日日增甚”,王羲之本人把此归为“风动”。


王羲之从肩胛骨到腰骨、到大腿骨,再到脚,全面疼痛,这说明,他的骨骼系统被大面积侵染。能引起这种后果的疾病,不是太多。我们先要排除骨癌和肾骨病,又由“羲之脚不践地十五年”得知,王羲之所患是慢性病,在古代医疗条件下,骨癌和肾骨病,决计活不了这么久。


“目欲不复见字”、“下势痛”和“腹痛”说明,疾病可以影响视力,侵袭泌尿系统和内脏。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找到王羲之头痛、“羸乏”、肠胃不适(呕吐、腹泻)、失眠,龋痛等记录,因不太具有特异性,暂按而不论。


辞官后,王羲之服食五石散


魏晋时期,士大夫流行服用五石散,王羲之亦不免,尤其是在他辞官之后。《晋书·王羲之传》说:“羲之既去官,……,又与道士许迈共修服食”,《全晋文》中,另有多处他的服散记录。这些已是学界共知。姑择两条:

  • 想得此凉日佳,患散乃委顿,耿耿,且以佳兴消息。

  • 吾昨频哀感,便欲不自胜,举旦复服散行之益,顿乏推理,皆如足下所诲,然吾老矣,馀愿未尽,唯在子辈耳,一旦哭之,垂尽之年,转无复理,此当何益?


五石散,又名寒食散,据说是汉代张仲景的发明。通常认为,它用白石英、紫石英、石钟乳、赤石脂和石硫黄为主药炼制,根据不同需要,进行增减,并配以辅药。


服用五石散后,会全身燥热,谓之“石发”,要寒食、穿薄衣、铺冷席、喝温酒、还要“行散”(走路)。唐代孙思邈《千金翼方》说这是“违人理、反常性”,并归纳成“六反、七急、八不可,三无疑”。只有这样,才可以把毒热发出来,否则,反噬身体,必为所害。


事实上,这五种石药,都没有明显毒性,但是,现代研究者指出,五石散里,应混有礜石,礜石是砷黄铁矿石,又称毒砂。砷,才是五石散中,最关键的物质。


王羲之出现种种恶劣症状时,一直服用五石散,因为五石散有毒,所以,现代学者普遍认为,王羲之体质的崩坏是服散引起的。


可是,如果仔细思考一下,就会发现,事实恐怕不是这么回事。因为,服用五石散,一定会慢性砷中毒,而王羲之的全身骨痛,并不是砷中毒的症状。那么,只剩下一种相反的因果关系:难道是,王羲之得了恶疾,才开始服散的?


五石散的首要属性是药物


下面我们就要看看,在魏晋时代,众人服用“五石散”,是出于什么目的?


南朝《世说新语》(430年左右成书)记载,何平叔云:服五石散,非唯治病,亦觉神明开朗。”南朝刘峻注引秦丞相(秦承祖)《寒食散论》道:“寒食散之方,虽出汉代,而用之者寡,靡有传焉。魏尚书何晏首获神效,由是大行于世,服者相寻。” 


何晏,字平叔,是曹操的养子和女婿,位高权重。何晏认为,服散不仅能治病,还令人神清气爽。经他的推广,原来不太为人知的五石散药方,开始普及,服散之风,开始流行。


文学史上有一个词,叫“魏晋风度”,说是当时名士,如竹林七贤那帮家伙,看淡生死、疏狂放诞,做出种种出格之事。近世学者认为,这是他们在五石散强烈的副作用下,出现了行为异常。他们的人生只有三件大事:清谈、服散和喝酒。喝酒呢,还是为了配合服散。


为什么他们要服散呢?学者们解释道:因为何晏感觉“神明开朗”,于是,魏晋名士,纷纷把五石散当做毒品(或致幻剂),只为一时之爽,虽万死而不悔。鲁迅有篇著名的演讲,叫《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可是,何晏在“亦觉神明开朗”这句话之前,还说了一句“非唯治病”。到这里,历史就变得扑朔迷离了。现在就要问,五石散,究竟是干嘛的?它的使用,本质上是为“致爽”,还是为了治病?若为了治病,所治又是何病?


欲探究“五石散”的真相,正确的方法,是要看当时顶级医生的观点。西晋第一名医皇甫谧(215-282)在《针灸甲乙经》序中,讲述了张仲景用五石散给王仲宣治病的故事:

“仲景见侍中王仲宣,时年二十余,谓曰:君有病,四十当眉落,眉落半年而死。令服五石汤可免。仲宣嫌其言忤,受汤勿服。居三日,见仲宣,谓曰:服汤否?曰:已服。仲景曰:色候固非服汤之诊,君何轻命也!仲宣犹不言。后二十年果眉落,后一百八十七日而死,终如其言。”


王仲宣,即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皇甫谧小张仲景五六十岁,早于王羲之一百年,三人时代相近,这段记载表明,当时医生认为,五石散可以治疗一种会导致“眉落”的有潜伏期的疾病。张仲景发现王粲有早期症状时,这位大才子二十多岁。


皇甫谧也是五石散的受害者。267年左右,他为谢绝晋武帝的征召,上了一道辞表,原文保留在《晋书·皇甫谧传》中:

“小人无良,致灾速祸,久婴笃疾,躯半不仁,右脚偏小,十有九载。又服寒食药,违错节度,辛苦荼毒,于今七年。隆冬裸袒食冰,当暑烦闷,加以咳逆,或若温疟,或类伤寒,浮气流肿,四肢酸重。于今困劣,救命呼噏,父兄见出,妻息长诀……'


《皇甫谧传》又云:

(谧)初服寒食散,而性与之忤,每委顿不伦,尝悲恚,叩刃欲自杀,叔母谏之而止。”


皇甫谧所说的“久婴笃疾”“十有九载”说明他得了很麻烦的慢性病,以时间推算,他三十多岁时患病。“躯半不仁”说明神经受损造成了肢体麻木,“右脚偏小”说明脚部肌肉萎缩。


皇甫谧患病十二年后,服用寒食散,可火候没掌握好,发烧,咳嗽,像疟疾,又像伤寒,浑身浮肿,四肢酸重,痛苦到想自杀。


从上文可以看出,张仲景和皇甫谧都拿五石散来治病,“药物”才是五石散的第一属性。


五石散是为了治疗麻风病


如果,我们把王羲之、王粲和皇甫谧的症状放一起,那么,就可以看到五石散所治疾病的更齐全症状。分别是:肌肉损伤、骨损伤、脚痛、脚肿、脚萎缩、发烧、腹痛、头上生痈、生殖器痛、视物不清、眉落、躯体麻木、浮肿、四肢酸重。并且这是有潜伏期的慢性病,可以在年轻时患病。


根据右军书札,王羲之的很多亲朋都有类似症状,他们也都服用五石散。在当时,不独王羲之的亲友圈,服散是种广泛的社会现象。这时我们已经可以考虑,众人所患,是不是一种恶性传染病,需要五石散这种虎狼之药来压制?当然,这种疾病,必然不会超过现代医学的认知范围。


在前文说过,王羲之说自己“体气肌肉大损”时提到“便觉风动,日日增甚”,“风动”一词很关键,这指的是什么? 如果我们能够在古代医学典籍中找到这种“风”病,并符合以上所总结的症状,就得到了真相。


核查古代医学文献,笔者终于得知,这种病,是麻风病。


麻风病的早期文献记载


麻风病是由麻风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古老而恐怖,此病有潜伏期,短者数月,长可达二十年。在我国古代,它又名大风、疠、癞病,诸多古籍,如《论语》《尚书》《礼记》《淮南子》《庄子》《韩非子》《战国策》《左传》《山海经》《史记》《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等;上世纪的出土文献,如《睡虎地秦简》《张家山汉简》《武威汉简》《马王堆帛书》,都有此病的记载。


《黄帝内经·素问·长刺节论》云:“病大风,骨节重,须眉堕,名曰大风”;《黄帝内经·素问·风论》云:“疠者,有荣气热腑,其气不清,故使其鼻柱坏而色败,皮肤疡溃。风寒客于脉而不去,名曰疠风,或名曰寒热。”这是早期医学经典,对麻风病症状的描述。


《睡虎地秦简》说,“疠者有罪,定杀”,谁得了麻风,就犯了原罪,要溺死或生埋,这是残忍的秦律。《睡虎地秦简》还记载了一段案例:

“某里典甲诣里人士伍丙,告曰:疑疠,来诣。讯丙,辞曰:以三岁时病疕,眉突,不可知,其可病,无它坐。令医丁诊之,丁言曰:丙毋(无)麋(眉),艮本绝,鼻腔坏,刺其鼻不嚏,肘膝■■到■两足下踦,溃一所。其手毋胈。令号,其音气败。疠也。”


话说,丙被举报得了疑似麻风病,丙先是自辩。当官的叫来医生丁来诊断,丁说,丙脱了眉毛,鼻腔也坏了,喷嚏打不成,四肢有溃烂,手上没汗毛,也叫不出高音,可以确诊是麻风病了。


这些文献表明,早在春秋战国时,人们就对麻风病有一定的认识,并会对麻风病人采取措施。其中,诊断麻风病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掉眉毛,《黄帝内经》说“须眉堕”,《睡虎地秦简》说“丙毋麋”,和张仲景说王粲“君有病,四十当眉落”是同一种病征表现。张仲景又说“服五石汤可免”,可见,张仲景是用五石汤来治疗潜伏期中的麻风病。


所以,魏晋时代,五石散是治疗麻风病的药物。在当时,麻风凶险异常,虎狼之病用虎狼之药,这也符合中医“以毒攻毒”的传统理论。


王羲之的症状全面符合麻风病


麻风杆菌随血液和淋巴游遍全身,会广泛地引起病征。现代医学给麻风病做了五种分型,我们不区分那么细,看看麻风病有什么基本特点和症状:

1、 发烧、头痛、浮肿、脸如酒醉,疮痈满头,状如狮面;

2、 皮肤上出现大面积的斑疹、斑块、结节和溃疡,尤其是足部,承受身体重量,更容易出现久治不愈的严重溃烂;

3、 头发、眉睫毛和汗毛脱落;

4、 周围神经受损,相应部位出现感觉障碍,时有虫蚁爬行感,闭汗,肌肉麻木、无力和萎缩;

5、 出现骨和关节的改变和损伤,形成广泛性骨质疏松、多发囊性麻风骨炎和骨膜炎,一般从远端短骨向近端骨骼发展,造成四肢功能受限,手脚畸形,可致残,麻风病人也常见截肢者;

6、 鼻腔受损,鼻骨塌陷。颌面、口腔、咽部、牙齿和舌头也会被侵害;

7、 影响视力,会形成“兔眼”,严重者可失明;

8、 病菌会侵袭内脏,肝脾肿大,肠胃失调,感染泌尿系统,引发睾丸炎。


除此之外,麻风病还会引起精神症状,比如失眠、多梦、头晕、烦躁、健忘,甚至抑郁。


至此已经可以看出,上文总结的所有王羲之特异和非特异症状,和麻风病全面吻合,而五石散又是治疗麻风病的药物,如此看来,王羲之确是得了麻风病了。


魏晋时代的麻风病疗法


至于皇甫谧自述的“久婴笃疾,躯半不仁,右脚偏小,十有九载”,这显然还是麻风病,在这种情况下,他才服用了五石散。服散后,要寒食薄衣,皇甫谧甚至“隆冬裸袒食冰”,这是什么原因呢?


《黄帝内经》说麻风病又名“寒热”,顾名思义,此病会发烧,而病人因皮肤和浅层神经受损,又会引起“闭汗”。


《黄帝内经·素问·长刺节论》提到了麻风病的一种针灸疗法:“刺肌肉为故,汗出百日,刺骨髓,汗出百日,凡二百日,发眉生而止针”。事实上,讲的是中医里的“汗法”,《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其在皮者,汗而发之;其栗悍者,按而收之;其实者,散而泻之”,这是“汗法”的理论基础。


麻风病发之于肤,遍体生疮,在实诊中,只能是以汗发之。《黄帝内经·素问·五常政大论》说“汗之则疮已”,所指正为此。所以,在“五石散”的使用过程中,医家会配有“发汗”的药物。患者本就闭汗、发烧,又要发汗治疗,其燥热可想而知,寒食、薄衣和“行散”,实际上是进行物理降温。为何还要喝温酒?这是因为,酒精可以扩张血管和汗腺,促进血液循环,增加肢体末梢的血量供应,益助于发汗。以上就是传说中“石发”的真相。

 

用五石汤给王粲治疗麻风病的张仲景,正是这样一位“汗法”大师,在《伤寒杂病论》里,记载的发汗药方有四五十首,且多是名方。治疗麻风病的“汗法”,后世医生也继承了下来。唐代王焘《外台秘要》有《天行病发汗等方四十二首》,记载的麻风病疗法,无外乎反复发汗。书中还有《恶疾大风方》,讲述了婆罗门僧是如何治疗麻风病的:“患大风者用火为使,在室中重作小纸屋子,屋子外燃火,令病患在纸屋中发汗,日服一大合,病患力壮日二服,服之三七日,头面疮皆灭”,这就是强行发汗了。


五石散治疗麻风病有一定的科学道理


目前,麻风病早被攻克,社会危害程度大大降低,在我国,被归为丙类传染病。麻风病的科学治疗,都是从两方面入手:第一,使用抗麻风病毒的药物;第二,使用抑制麻风反应的药物。


查阅《国家法定传染病防治纲要》,其中提到的抑制麻风反应的药物,包括有钙剂和砷剂。钙剂和砷剂,其实是五石散真正的有效成分,这才是五石散的秘密所在。为什么何晏在服用“五石散”后会“神明开朗”?简单地说,这是麻风反应减轻了。《纲要》中又指出:“严重的神经炎在药物疗法无效时,可用神经松解术”,《黄帝内经》提到的“刺肌肉为故,……,发眉生而止针”,事实上正是神经松解术。


在五石散之前,还有一种治疗麻风病的“恶病大风方”,收录于《武威汉简》的《治百病方》中,由雄黄(四硫化四砷)、丹砂、礜石、磁石、玄石、消石、人参等组成。它的有效成分,还是钙剂和砷剂,其药理和五石散并无本质不同。


王羲之后,过了两百多年,到了唐代,出了一位大医学家——药王孙思邈,对麻风病的诊疗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在《千金翼方》和《千金要方》中,留下8篇医论和21首药方。孙思邈自己说,“尝手疗六百余人,瘥者十分有一”,治好了十分之一,就已经可以载入史册了,可见此病之棘手。


孙思邈说“若欲疗之(麻风),先服阿魏雷丸散”,“阿魏雷丸散”由阿魏、紫雷丸、雄黄、紫石英、朱砂、滑石、石胆、丹砂、雚芦、白蔹和犀角配成。这又是一剂含有钙剂和砷剂的复方。


所以,从《武威汉简》记载的《恶病大风方》,到张仲景的五石散,再到孙思邈的“阿魏雷丸散”,治疗的本质都是一样的——给病人施用钙剂和砷剂。


但是,囿于时代,有一个巨大的技术障碍无法克服,即古代医生对“砷”无法定量,也就是说,特别容易“违错节度”。“砷”就像一把双刃剑,虽可抑麻风,但不小心摄入过量,又会中毒。所以,服用五石散的麻风病人,需要看运气,搞不好就成为慢性砷中毒的受害者,使病症更加复杂。


王羲之身边多有麻风病患者


既然是传染病,王羲之周围,就会有更多的患者。事实上,王羲之也确实生活在一个麻风病圈子里,因为王羲之在信札中,常与亲友们沟通服散后的身体反应,目前看,包括王羲之的姊妹、儿子和朋友。


略举数例:

  • 云仁祖(谢尚)服石散一齐(剂),不觉佳,酷羸至可忧,力知问。

  • 一日多恨,知足下散动,耿耿。

  • 知道长不孤,得散力疾重,而迩进退,甚令人忧念,迟信还知问。

  • 近困得里人书,想至知故面肿,今差不?

  • 妹极得散力,以为至慰。

  • 姊累告安和,梅妹大都可行,袁妹极得石散力。

  • 足下散势小差,此慰无以为喻。

  • 知德孝故平平,想当转得散力,每耿耿不忘怀。足下小大佳不?


王献之也死于麻风病


王羲之的儿子中,最有名的是王献之了。王献之的法帖遗文远少于王羲之,但从中依然可以看到他的服散记录和病征。现从《全晋文》中把相关内容抄录如下:

  • 复面悲积,蕃首以不佳,耿耿。仆近动散委顿,虽转折犹惙然,发止尚以未定日,冀以言首,力还不复耳。

  • 献之白,奉承问,近雪寒,患面疼肿,脚中更急痛。兼少下,甚驰情,转和佳。不审尊体复何如?得此诸患,小差不复思何如?幸能复散故镇益久药,何以不更将之?迟寻复旨,若献之弊於淡飰,饮得春风,气惛乱言,故欲热,复食酒,为腹可耳。献之白。

  • 忽动小行多,昼夜十三四起,所去多又风不差,脚更肿,转欲书疏,自不可已,惟绝叹於人理耳。

  • 胛痛不可堪,而比作书,欲不能成之。 

  • 然疾根聚在右髀,脚重痛不得转动,左脚又肿,疾侯极是不佳,幸食眠意事为复可可,冀非臧病耳。

  • 献之白,极热,敬惟府君此月内得书,来时几得问。希此消息,极闷闷。军中复如何?患脓不能溃,意甚无赖。君有好药,必时复与府中,多少极济事耶。

  • 更等承更恶,不审顷痊复不?必须散时,终得力耶。此药甚佳,想姊举体不能行履,服遂差。

  • 脚及可痛气,得此哀号,何如!先大恶时炙创,特不堪此,不乃为患。眠食几许?


▲  王献之《近与铁石帖》,《大观帖》卷十

释文:……迟旨问,仆大都小佳。然疾根聚在右脾,脚重痛不得转动。右脚又肿,疾侯极是不佳。幸食眠意事,为复可可。冀非藏病耳。


王献之发烧、面部肿痛、腿脚肿痛、胛痛、生疮。这和王羲之的症状是一样的。所以,王献之也是麻风病患者,生前深受折磨,也最终死于此。


十一麻风病的揭示对研究二王书法的意义


南朝陶弘景有《论书启》,这是早期重要书论,是与梁武帝探讨书法名家优劣得失的系列书札,全文保留于唐代张彦远《法书要录》。其中有这么一段:“逸少自吴兴以前诸书,犹为未称。凡厥好迹,皆是向在会稽时永和十许年中者。从失郡告灵不仕以后,略不复自书。皆使此一人,世中不能别也。见其缓异,呼为末年书。逸少亡后,子敬年十七八,全放此人书,故遂成与之相似。”


文中说,王羲之致仕后,就不怎么写字了,而是找了个代笔人。陶弘景距王羲之也就是几十年,所言应不虚。一代书圣,辞官后竟不怎么写字了,先前,这让人难以理解。但是,现在我们知道为何了,王羲之搁笔,是因为病情恶化,这恐怕也是他辞官的关键原因。中晚期的麻风病人,手功能会逐步丧失,王羲之找代笔人,是情非得已。



王羲之“失郡告灵不仕”的时间没有争议,是在“永和十一年三月癸卯朔,九日辛亥”,依据是著名的《誓墓文》,文中又写道:“进无忠孝之节,退违推贤之义,每仰咏老氏、周任之诫,常恐死亡无日,忧及宗祀,岂在微身而已!是用寤寐永叹,若坠深谷。止足之分,定之于今。”这种言辞,恐惧、悲苦和无助交织,完全是一位恶疾缠身,看不到前路者的口吻。王羲之的“誓墓”,取得了预期的效果,《晋书·王羲之传》说:“朝廷以其誓苦,亦不复征之。”


仅仅在辞官的两年前,即永和九年(353)春,王羲之写下《兰亭序》,这是公认的千古书法极峰。此时,王羲之已经有症状了,因为,前文提到“羲之脚不践地十五年”,即便以卒年前推,也早于《兰亭序》的书写时间。但是,王羲之病情显然还没有恶化到影响书写的程度。


我们再来读读《兰亭序》:“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如此语句,已经显示出悲观的心境,这其实是《誓墓文》的先声。


▲  《神龙兰亭》(局部),故宫博物院藏


陶弘景《论书启》中的这段史料,非常重要,但前人不了解其中背景,不知如何利用。事实上,这不光是王羲之患麻风病的反证,更大有助于对书圣(还有王献之)法帖进行风格划分。如果根据麻风病的病情发展,结合书圣生平,我们甚至可以勾勒出一条王羲之书法水准的轨迹:永和九年到永和十一年的两年间,是王羲之的顶峰,在此之间,大略是向上的斜坡,永和十一年后,是悬崖,快速硬着陆。


王羲之的代笔,也是千古谜题,现在,我们揭露了麻风病的真相,以此为突破口,系列问题又会被从容破解。

十二“魏晋风度”是麻风病人们的垂死挣扎


在中国历史上,“魏晋风度”是一道特殊景观,名士们旷世的洒脱,引得千年的景仰,尤其是他们独特的生死观,可谓前无来者。千年以来,从来没有人把“魏晋风度”和麻风病联系在一起,可如果我们揭露出这一段千古秘辛,“魏晋风度”的真相就呼之欲出了。


麻风病是什么?是最后体无完肤,满身血疮,四肢烂掉,连人形都存不下的慢性传染病,惟有一死才可解脱。 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生死观,没有哪位前途美好的健康人,会慷慨地达生委命。只有自知要死,才会看淡生死,不是想死,而是不得不死,并且是凄惨地死。


从“建安七子”的王粲,到“正始名士”的何晏,再从“竹林七贤”的嵇康、王戎,到“王谢世家”的王羲之和王献之,每个群体,都有麻风病人的存在,在看不到生存希望的黑夜里,伴随着肉体上的极端痛苦,名士们进行了一次次无谓的垂死挣扎。后人不知所以然,把惨淡视为狂欢,把凄冷视为洒脱,这才有了标榜千古的“魏晋风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