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何冥王星会被从太阳系的九大行星里除名?

 寒器 2017-10-27 发布于湖北

除名这个说法有点媒体赚眼球的嫌疑,以至于有的答主质疑说人类是不是太自大了,说除掉一个星球就除掉一个星球,好像天文学家用超级大炮把冥王星消灭了一样。实际上,冥王星只不过是被降级了,有点像体育比赛里面的降级,冥王星本身还是那个样子的,并没有变小或者消失。

精确一点说,是冥王星所在的分类从“行星”变成“矮行星”了,这种改变体现了科学的特点。科学知识和理论并不是永久不变的,而是根据最新的观测、实验不断地进行修正的,这样科学才能不断的进步。

太阳系中的天体只有太阳是自己发光的,其他都是反射太阳光,所以一般来说一个天体体积越大、离我们越近,就越容易被我们看到。太阳系的行星当中,地球、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都很早就被人们发现了,天王星和海王星因为离得远,比较暗且移动的慢,所以直到十八、十九世纪才被确认是行星。对海王星轨道的计算表明,在它外面还有其他天体影响着它轨道,大家都在努力寻找海王星外面的新行星。到了1930年的时候,冥王星被发现了,并当成是第九颗行星。

冥王星的问题在于,它的个头很小,直径只有两千多公里,要知道我们的卫星——月球直径还有三千多公里呢,冥王星的个头在一堆行星里面就更是排不上号了。后来人们发现冥王星那旮旯还有很多小天体,叫做柯伊伯带,可能是太阳系诞生那会的遗迹。柯伊伯带里的天体一般都是很小很暗,但是随着天文望远镜观测技术的提高,有越来越多的比较大的柯伊伯带天体被发现。

发现一颗矮行星相当不容易,即使有箭头指示,从这张动图上找到阋神星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比如2005年发现的阋神星(136199 Eris),大小就跟冥王星差不多。这样一来,要么把阋神星和今后可能发现的类似天体定义为第十颗、第十一颗…行星,要么从此更新行星的定义,把冥王星和阋神星这种都算成矮行星。正好2006年在捷克布拉格召开了国际天文学会第26届大会,全球天文学家聚到一起,投票表决,结果就是把冥王星从行星改成矮行星了。

宇宙浩瀚无垠,个人水平有限,图片来自网络。如有疏漏,请多指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