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乙肝表面抗原定量检测有什么意义?

 xm风帆 2017-10-27 发布于福建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是乙肝血清学5项检查中的第一项,其英文缩写是“HBsAg”。检测乙肝的抗原和抗体有许多方法,如:放射免疫法、酶联免疫法、微粒子化学发光法、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微粒子酶免检测法、电化学发光法等[1]。不同的医院用不同的试剂检测,所以检测结果的数值各不相同。不过,这些检测HBsAg的方法都可归为“定性”、“半定量”和“定量”三类。

定性检测就是只报告“阳性”或“阴性”,一般只要体检时使用,疾病诊断和治疗时已经很少使用了。

半定量检测是用标本检测值与临界值的比值。表1是一位病人乙肝五项半定量检查的化验单,第1项HBsAg后面的单位是“S/CO”。单位是“S/CO”,“S”代表标本(sample)检测的光密度值(OD值),“CO”代表检测的临界值(cutoff),若S/CO ≥1判为阳性,<1为阴性。检测到hbsag的s>

乙肝表面抗原定量检测有什么意义?

最先进的是定量检测方法,目前仅用于对乙肝表面抗原和表面抗体的检测。表2就是一位病人乙肝五项定量检查的化验单,第1项HBsAg后面的单位是“IU/ml”,正常参考值为<0.05>

乙肝表面抗原定量检测有什么意义?

定量检测的方法有:微粒子化学发光法、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和电化学发光法。微粒子化学发光法的代表试剂是美国雅培公司生产的,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的代表试剂是上海新波公司生产的,电化学发光法的代表试剂是罗氏公司生产的。大多数医院进行乙肝表面抗原定量检测和e抗原半定量检测都使用这三家公司生产的试剂。目前在我国应用比较广泛的乙肝表面抗原定量检测是雅培公司的试剂(微粒子化学发光法),它的检测范围是0.05~250 IU/ml。当乙肝表面抗原>250 IU/ml时,则需要对标本进行稀释,再根据稀释系数计算乙肝表面抗原的定量值。

对HBsAg进行定量检测有重要意义。HBsAg乙肝病毒复制的模板“cccDNA”的活性密切相关[2]。HBsAg水平越高,说明肝内乙肝病毒cccDNA也越多,病毒则很难完全清除。反之,HBsAg水平较低的感染者,肝内乙肝病毒cccDNA较少,病毒清除较容易。因此,检测HBsAg定量检测可以预测抗病毒治疗的疗效。

HBsAg定量检测可以在治疗前和治疗的过程中预测干扰素的疗效。治疗前HBsAg > 10000 IU/ml,且HBV DNA>2×108 IU/ml的患者干扰素的疗效较差。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接受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治疗,如果24周HBsAg<1500 iu/ml,继续单药治疗至48周可获得较高的hbeag血清学转换率。若经过24周治疗hbsag定量仍大于20000="" iu/ml,建议停止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治疗,改用核苷(酸)类药物治疗。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治疗12周后hbsag未下降且hbv=""><2 log10="">

HBsAg定量检测也可以用于预防核苷(酸)类药物的疗效。治疗前HBsAg<1000 iu/ml,或者治疗期间hbsag下降速度较快(每年="">0.166 log10 IU/mL)的患者,HBsAg被清除的可能性较大[6, 7]。因此,HBsAg定量检测也常作为核苷(酸)类药物停药的指标。HBsAg水平越低,停药后疾病复发的可能性越小。停药时HBsAg<100>

References

[1] 刘振玲. 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实验室检测的研究进展.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1. 24(8): 893-895.

[2] Chan HL, Thompson A, Martinot-Peignoux M, et al. 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 quantification: why and how to use it in 2011 - a core group report. J Hepatol. 2011. 55(5): 1121-31.

[3] Liaw YF, Jia JD, Chan HL, et al. Shorter durations and lower doses of peginterferon alfa-2a are associated with inferior hepatitis B e antigen seroconversion rates in hepatitis B virus genotypes B or C. Hepatology. 2011. 54(5): 1591-9.

[4] Sonneveld MJ, Hansen BE, Piratvisuth T, et al. Response-guided peginterferon therapy in hepatitis B e antigen-positive chronic hepatitis B using serum 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 levels. Hepatology. 2013. 58(3): 872-80.

[5]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 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5年版). 中国肝脏病杂志(电子版). 2015. (3): 1-18.

[6] Seto WK, Wong DK, Fung J, Huang FY, Lai CL, Yuen MF. Reduction of 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 levels and 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 seroclearance in chronic hepatitis B patients receiving 10 years of nucleoside analogue therapy. Hepatology. 2013. 58(3): 923-31.

[7] Seto WK, Cheung KS, Wong DK, et al. 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 seroclearance during nucleoside analogue therapy: surface antigen kinetics, outcomes, and durability. J Gastroenterol. 2016. 51(5): 487-95.

[8] 庄辉. 以HBsAg消失或血清转换为理想终点,慢性乙肝抗病毒治疗会过度吗?2017年版EASL慢性HBV感染管理临床实践指南解读(五). 中国医学论坛报. ,2017. 2017-7-6 D2-D3.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