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伤寒论临床使用之~栀子豉汤方第四十六

 秦岭之尖 2017-10-27 发布于陕西

栀子豉汤方第四十六

【方义】

此清解表里虚热,及阳明在经邪热之方。按:诸家多有认为此方是吐剂者,经临床实践证明,并非事实。

【主治】

热性病,汗吐下后,心中懊憹,心烦不眠,或胸中窒,或心中结痛,但必须大便不溏,喜冷,腹不拒按。按:此证汗下后发现者最多,未经汗下者也有,即所谓阳明在经之邪热也。

【药品】

栀子二至三钱 豆豉二至三钱。

【煎服法】

旧日煎法,先煎栀子,后入豆豉,经过实验,同煎效果也是相同的。因此,用水二茶杯,煎至半茶杯,去渣温服即可。

【用药大意】

栀子清里热,豆豉解表热。

【加减法】

(1)少气者加甘草。(即栀子甘草豉汤)

(2)呕者加生姜。(即栀子生姜豉汤)

(3)下利者去豆豉,加干姜。(即栀子干姜汤)

(4)腹满,起卧不安者,去豆豉加枳实、厚朴。(即栀子厚朴汤)

(5)劳复、食复者,加枳实。大便不利者,更加大黄。(即枳实栀子豉汤)

【禁忌证】

大便溏者,不可用,不得已而用者,必须配以干姜。

【类似方剂参考】

栀子干姜汤:此治心烦不眠,兼下利之方。

【历代用药经验摘要】

(1)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剧者反覆颠倒,心中懊■(276),本汤主之。

(2)发汗若下之,烦热胸中窒者,本汤主之。

(3)伤寒五六日,大下之后,身热不去,心中结痛,本汤主之。

(4)阳明病,其脉浮紧,咽干口苦,腹满而喘,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下之即胃中空虚,客气动膈,心中懊■(276),舌上胎者,本汤主之。

(5)阳明病下之,其外有热,手足温,不结胸,心中■(276),饥不能食,但头汗出,本汤主之。

(以上系仲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