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精品16947郝现军思考中医短信录【131】

 AB向往神鹰 2017-10-27 发布于陕西


 精品16947郝现军思考中医短信录【131】
1650精品3中医新思考。西医为霸道之术;中医是王道之学。金戈铁马腥风血雨是谓霸道;和风细雨润物无声是谓王道。“治急性病如将,治疗慢性病如相”。王院长认可否?费伯雄谓“平淡之极即为神奇”,可谓深得我心。我曾说:“中医赋予健康,与我中医大夫交往者寿命能多活几年”。中医研究治病防病养生保健。特有的养生学家琢磨长寿。“健康诚可贵,中医担重任”。中医能为大家量体裁衣,订制强身祛病法。郭老师说:长期吃西药的心脑血管病人,其结局是卒死偏瘫脑萎缩痴呆,其长寿者寥寥”,信然。有人说:“老年慢性病病,西医一个也治不好”,这种说法似乎太偏激,但也有几分道理。华云拿出她珍藏十二年的水蛭活血方处方,那是我任住院医师时为她开的,我1996年~2000年当住院医师期间,慕名来吃我中药的门诊病人不少,记得贵喜爱人再生障碍性贫血是我用归脾汤加熟地肉桂附子鹿角治愈的,当时擅长治疗心脏病梁主任是中医科主任,接受了大量心脑血管病人,为我提供了发挥中医长处的机会(舞台),使我的医术不断提高,水蛭活血方的创制也源于此时~任何领域和创新,必须具备扎实的实践基础,每个人从医的经历不同,决定了会有不同的观点。
1724孝yue来信:今天dw吃蝎子蜈蚣粉吐了,问能否把蝎子蜈蚣与汤药同煎?答:明白。蜈蚣全虫腥气,个别人会吐、这样吧1把全虫蜈蚣放入药锅和汤药同熬2也可把全虫放到油锅里炒一下,拿着全虫嘴里嚼吃,味道好极了(饭店有一道蝎子菜挺贵)3或把全虫蜈蚣粉搅到熬好的汤药中喝了,喝时筷子搅拌一下喝净4吃蝎子蜈蚣呕吐只是小细节,我们会找到一个适于孩子的方法,因个体原因,有人吃汤药困难,会有法克服掉。且全虫蜈蚣是治疗脑瘤的主药。现在吃的药除汤药外还有活血通脉抗瘤胶囊,今天加服牛黄清心丸(这三样药可在吃饭时用饭汤送服)不算多。除了吃中药外,现在还没有其它方法。孩子的任务就是吃药,因为生命太宝贵。我常治肿瘤癌,有的癌症病人每天一付药,还配抗瘤胶囊,连吃四年没隔天,最终治愈!这就是耐心毅力,与命运抗争,是生活的强者!
1718李中梓1富贵之人多劳心,贫贱之人多劳力。富贵者高粱自奉,贫贱者藜藿苟充。富贵者曲房广厦,贫贱者陋巷茅茨。劳心则中虚而筋柔骨脆,劳力则中实而骨劲筋强。高粱自奉者脏腑恒娇,藜藿苟充者脏腑恒固。曲房广厦者玄府疏而六淫易客,茅茨陋钢巷者腠理密而外邪难干。故富贵之疾宜于补正,贫贱之疾利于攻邪。易而为治比之操刃。虽然,贫贱之家有宜补,但攻多而补少;富贵之家亦有宜攻,但攻少而补多。是又当以方为辨,禀受为别,老壮为衡,虚实为度,不得胶于居养一途,而概为施治2伤寒必诊太溪以察肾气之盛衰,必诊冲阳以察胃气之有无3(疑似症)大抵症不足凭,当参之脉理;脉又不足凭,当取诸沉候。彼假症之发现,皆在表也,故浮取脉而脉亦假焉;真症之隐伏,皆在里也,故沉候脉而脉可辨耳。脉辨已真,犹未敢恃。更察禀之厚薄,症之久新,医之误否,然后济以汤丸可以十全4顺逆进退,存乎其时,神圣工巧,存乎其人,君臣佐使存乎其用。
1717周学海2苔者,胃气湿热所薰蒸也,湿热者生气也。无苔者,胃阳不能上蒸,胃阴不能上濡也,苔之有根者,其薄苔必匀匀铺开紧贴舌面,其厚苔必四周有薄苔辅之,亦紧贴舌上,似从舌里生出,方为有根;若厚苔一片四周洁净如截,颇似别自一物涂在舌上,不是舌上所自生者,是无根也;此必久病先有胃气而生苔,继乃胃气告匮不能接生新苔,而旧苔仅浮于舌面不能与舌中之气相通,即胃肾之气不能上朝以通于舌也。骤因误服凉药伤阳,热药伤阴,乍见此象,急救之犹或可复;若病势缠绵日久,渐见此象,真气已索无能为矣。常见寒湿内盛,舌根一块白厚苔如久经水浸之形,急用温里,此苔顿退,复生新苔即为生机。又病困将死者,舌心一块厚苔灰黄紫黯,四面无辅,此阴阳两竭。舌质已枯,本应无苔而犹有此者,或病中胃强能食,五脏先败而后胃气竭也,或多服人参,无根虚阳结于胸中,不得遽散,其余焰上蒸,故生此恶苔。
1707医论(9)医灯续焰:保养之术有三1养神2惜气3堤疾。忘情去智,恬淡虚无,杂事全真,内外无寄,如是则神不内耗,境不外惑,真一不杂,神自宁矣,此养神也。抱元一之本根,固归真之精气,三焦定位,六贼忘形,识界既空,大同斯契,则气自定矣,此惜气也。饮食得宜,温凉合度,出处无犯于八邪,寤寐不可以勉强,则身自安矣,此堤疾也。1和气汤:专治一切客风怒气抑郁不平之气:先用一忍字,后用一忘字。上二味和匀,不语唾送下,后饮醇酒微醉尤佳2快活无忧散:除烦恼,断妄想。上二味研细末,清静汤调服*为医八要:医家存心当自重不当自轻;当自谦不当自傲;当计功不当计利;当怜贫不当谄富。自重必多道气,自轻必无恒心。自谦者久必学进;自傲者久必术疏。计功则用心于治病而伎巧生,计利则用心于肥家而诡诈出。怜贫则不择人而医,阴德无穷。谄富则不待请而至,卑污莫状*苏轼:因病得闲殊不恶,安心是药更无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