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西医发展到一定时期就是融合》

 TangMouXiong 2017-10-27 发布于江西


  真理只有一个,但真理具有相对性,如果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真理会有所不同。

  中医和西医看待疾病的角度不同,所以产生了不同的看法,就像一棵树,一个着重研究树叶与细胞的关系,一个着重研究树叶与枝干的关系。

  中医是宏观医学,西医是微观医学。 (中医过去因为条件限制很多时候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西医因为注重微观技术而忽视了整体观念,忽视了人体自愈能力对疾病的影响)。

  其实中医也好,西医也吧,只是观察角度不同,造成的理论差异,一个注重体征细节,症状变化,因果关系,从外往里研究,一个注重体内细节,功能联系,从细胞,基因往外研究。

  传染性疾病是疾病的重要组成部分,个人就中医和西医认识和防治方法给大家描述一下,看看是不是具有互补性,是不是殊途同归。

  病因:

  中医认为是【邪气】入侵机体,是疾病的原因之一;

  西医认为是【病菌】感染机体,是得病的根本原因。

  总结:疫疠之气≈病菌+空气污染

  病理病机:

  中医认为是正气不足才导致邪气入侵,外邪入侵,人体正气与之相搏,正邪交争于体内,则引起脏腑气机紊乱,阴阳失调,阳气亢奋,或热、毒充斥于人体,不同的人得了同一疾病,因为体质不同,疾病的病理过程也会有所不同,其外在变化也会不一样。

  西医认为机体免疫力下降容易感染,感染后细菌后,免疫系统会消灭部分病菌,细菌毒素对人体造成破坏,导致并发症,产生各种不适。

  总结:正气不足≈免疫力下降

  治疗:

  中医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分析判断患者的机能状态,病理变化,通过汗,和,下,清,温,补等方式,提高机体能力,通过扶正祛邪的方式治疗疾病。

  西医通过维持生理机能,控制症状,控制并发症,通过抗生素消灭病菌治疗疾病。

  总结:治愈后体内病菌被消灭。

  预防:

  中医以扶正为主,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中医的正气相当于自身拥有良好的免疫能力。

  西医通过疫苗预防为主,体虚易感的患者注射球蛋白;疫苗和球蛋白能够防止传染病入侵。

  综上所述,中西医采取的方式不一样,但各有千秋,那么现在我综合中西医的优缺点,总结一套相对合理的治疗方案,欢迎大家补充指正。

  分析患者的机能,对于体质虚弱的人补充营养,体质失衡的人进行调整;虚者补之,实者泻之,热者寒之,寒者热之,提高患者的【免疫力,正气】,使其更好的参与病菌灭杀过程,通过抗生素或中药抑菌而不是杀菌,为什么不是杀菌,因为过度使用抗生素容易诱发耐药菌的产生,耐药菌问题已经成为世界性难题,而且杀菌不能让自身免疫系统充分发挥,也就不能得到提高;维持患者的生理机能,控制并发症,减少不适;作为预防,采用疫苗和扶正的方式综合提高患者的机体免疫能力,不采用球蛋白的方式预防疾病,因为注入的球蛋白并不能提高自身免疫能力。

  医学是为防治疾病而出现的,所以能够防治疾病的医学才是大家喜欢的,传统中医和现代医学并不矛盾,而且还有很强的互补性,现在的问题是,因为严重减少了传统文化课程比例,特别是文言文,所以很大一批人群,对中医无知,甚至抱有偏见和歧视。

  【注:这个正气,按照中医的理解有两种含义,1,指人体内的元气。即人体的防御、抵抗和再生的功能。2,中医讲究阴阳平衡,正就是居中,不偏向阴阳其中一方,扶正就是调节关系,让阴阳得到平衡,对身体来讲就是调节寒热,调节虚实,达到一种健康的生理状态。】

  【扶正就是使用扶正的药物或其它方法,以增加体质,提高抗病能力,以达到战胜疾病、恢复健康的目的。临床上根据不同的体质,有益气、养血、滋阴、壮阳等不同的方法。另外还有以泻为补,以通为补的方法,湿热型体质、痰湿型体质及血淤型体质之人通过清,泻,通等方式也能提高生理能力,达到扶正的目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