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荐读] 为什么说曾国藩的一生都在实践“耐烦”两字?

 昵称15669601 2017-10-27 发布于江苏


曾国藩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坚忍。青少年时期,曾国藩靠坚忍的苦读博取了功名,取得了进身之阶。中年时期,更是靠“忍耐”战胜了重重磨难,成为“晚清中兴”的重要的缔造者。



从“耐烦”中培养坚忍


有一天他在家读书,一篇文章就读了很多遍还在读,因为他还没有背下来。正在他奋力背诵之时,家里来了一个小偷,潜伏在他的屋檐下,想等他读完睡觉后能偷点东西,可是等了许久,曾国藩就是不睡觉,还是翻来覆去地读这篇文章。


这个小偷实在忍耐不住,怒气冲冲地跳出来说,“你这种水平读什么书!”然后把那篇文章背诵出来,扬长而去。曾国藩读了很多遍都没能背诵,但他孜孜不倦地学习,用勤奋弥补了记忆力上的不足,终成人才。


自胜之力,就是人的忍耐力,是人能够克服困难、承受打击的基本素质。曾国藩通过阅读古代典籍,认为能够承受压力、承受打击,即自胜之力甚强,是成大事者必备要义之一。



从“耐烦”中筛选人才


淮军创建之初,李鸿章推荐的三个人才,前来拜见曾国藩。曾国藩没有立即接见他们,只是站在暗处悄悄地观察着。


半个时辰过去后,曾国藩发现,那三个人当中,已经有两个人等得不耐烦了。其中一个东张西望,看屋内的摆设;另一个虽规规矩矩地站在庭院里,却神色焦急。只有一个人,神态自然。那人相貌虽然平庸,却器宇轩昂,背负双手,仰着头看天上的浮云。


仔细观察完后,曾国藩对如何使用这三人,已经有了成算。他对李鸿章说:“你推荐的这三个人当中,只有一个人才堪大用。”


李鸿章忙问:“老师是如何得知的?”


曾国藩捻着胡须微微一笑说:“做大事,最重要的是耐烦。这三人当中,只有一人耐得烦,必成大器。”


事实证明,曾国藩的判断是非常准确的。被他看中的那个人,就是日后的淮军名将、中法战争中的大功臣刘铭传



从“耐烦”中培养雅量

有一次,曾国藩接到弟弟曾国荃的一封信,信中说:“仰鼻息于傀儡膻腥之辈,又岂吾心之所乐。”曾国藩谆谆告诫弟弟不要不耐烦,这样将来恐怕难以与人相处。


耐烦之人待人接物有度量,做人耐烦,才能拥有一个好人缘。人的一生经常处在不以自己的意志为转移的情况下,去工作,去沟通,去协调,去联络。怎样才能面对诸多的不快而笑对人生呢?要的就是修为,就是雅量,就是“耐烦”。耐烦,看似普通二字,却大有学问。


面对亲朋之间、同事之间、同学之间、邻里之间,或语言冲撞,或言辞冲突,或见解差异,或亲疏远近,或厚此薄彼等等,用“耐烦”的功夫都能一一化解。



能否承受大的压力和困难,是识别一个人能否做大事的重要标准。曾国藩晚年回忆说:“平生受尽屈辱和谩骂,但矢志不移。”

备注:此文在日行一禅《曾国藩:耐烦之人必成大器》,图片来源于知名画家马硕山《心中雅量,一生幸福》系列国画作品集,转载请注明相关出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