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伯虎 唐寅(1470-1524),字伯虎,子畏,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诗人。绘画上与沈周、文徵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又称“明四家”。诗文上,与祝允明、文徵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 唐伯虎以画传世,《骑驴思归图》《山路松声图》等作品,藏于世界各大博物馆。其诗文诗文以才情取胜,祝允明盛赞他:“子畏为文,或丽或淡,或精或泛,无常态。不肯为锻炼功,奇思常多,而不尽用。其诗初喜秾丽。既又放白氏,务达情性。而语终璀璨,佳音多与古合。” 《一剪梅·雨打梨花深闭门》是唐伯虎著名诗作,值得一读。 “闺怨”,是历代诗人笔下常见主题,但越是常见,越难出新意。唐伯虎的《一剪梅·雨打梨花深闭门》之所以佳,不仅在于词句的清圆流转,更在于它的自然明畅,写出了两地相思的情人的幽婉心态。 都说两情若地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但在唐伯虎笔下,那个痴心女子“晓看天色暮看云,行也思君,坐也思君。” 坐立不安,脑海里想的念的,都是心上人! 一次次的“雨打梨花”,一次次的“春来春去”,曾经拥有的“赏心乐事”顿变失落,美好的青春年华也在一个人的花前月下被残酷虚耗。凄凄惨惨戚戚,又如何能一句“岂在朝朝暮暮”能搪塞过去呢? “花下销魂,月下销魂”,写出了女子时常怀念过去曾有的温馨。“行也思君,坐也思君”,则写尽了女子在朝暮之间无时不在翘首企盼心上人归来的焦虑。 “晓看天色暮看云,行也思君,坐也思君。”大抵只有经过苦恋的有情人,体会才更为深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