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流水理论的思维逻辑

 昵称34023928 2017-10-27 发布于黑龙江
  .

  .

  在了解了流水理论的基础名词设定之后,我们就可以比较形象的了解其思维逻辑了。

  流水理论的主要观点是:

  1、水往低处流。

  水往低处流是自然规律,在价格形态上也一样。价格在流淌过程中会形成很多漩涡和谷,这样的价位就对价格有天生的吸引力,价格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会去填补市场的低洼和漩涡。

  当然,自然界有时候也会出现水往高处流的情况。比如地震、台风之类的剧烈变化,海水攀上陆地,形成海啸、洪水。在盘面上也一样,如果出现大级别的单边趋势,市场的低洼和漩涡则无暇弥补。但是,请特别记住一点,地震台风不是每天都发生的,属于偶尔的情况,市场的单边大趋势也是偶尔出现的。市场90%的时间还是处于非常纠结的盘整行情以及缓慢的上涨与下跌状态。

  生活中,如果在比较平静的状态,要实现“水往高处流”的结果,也可以利用水分子的表面张力,带来的能量。比如我们常见的“虹吸效应”。“虹吸效应”产生的前提,是水有一定的密集区,可以产生分子的相互吸引。

  从这点上来说,价格大部分时间符合“水往低处流”的规律。这为该理论提供了很高的研究价值,可以发掘出价格一般的运行轨迹。而在行情出现单边大趋势的时候,要注意识别与过滤,控制好风险。

  2、坝能挡水。

  在河流中竖起水坝,可以阻挡水流的运动,我们众所皆知。在市场价格中的变现也极其相似。所谓坝,就是某个或某些成交量特别大的价位。这样的价位,在图形上就是成交的密集区,对市场价格能构成支撑或者阻力。

  坝一般来说能挡水,但是如果水比较急,突然越过了坝,就会受到一个很大的推力,向前流的更急,更远。在价格上的表现就是,价格涨破某个压力位,就会形成突破,压力位变成了支撑位;反之,价格跌破了某个重要的支撑位,支撑位就会成为阻力位。

  水的另一种越过坝的方式是,抬高整体水位,把坝抹平,这样,水满则溢。这样越过坝的方式,与前面跳过去相比,虽然缓慢,但是更加踏实。

  3、漩涡吸水

  水中的漩涡,是价格跳跃运动中的产生的空当,这样的空当,就像我们在水中看到的漩涡一样,有极大的吸引力。市场价格产生漩涡的时候一定会竭尽所能去弥补。

  漩涡不补的情况,是在价格出现单边趋势,水流已经去向某个方向,离漩涡较远的情况下发生的,统计上来看,这样发生的概率低于10%。

  .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