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们从小冰河期走来 | 封面故事

 方竹云天图书馆 2017-10-27 发布于上海

EYEONHISTORY


在1929年出生于江苏南京的许靖华教授,是世界知名的地质学家和古代气候学家,他是美国科学院和第三世界科学院的院士,在世界多所知名大学担任过客座教授。


一次特殊的机缘,让他从一粒沙中读出了自己的身世之谜。


许靖华教授


1994年7月,许教授到台湾大学全球气候变迁研究项目的学术顾问。一位学生找到他,给他看一块湖内沉积物的钻心样本照片。


样本来自大鬼湖,位于台湾中央山脉,海拔2000米以上。沉积物主要是黑泥,成分是来自周围森林的岩屑和植物碎片。


真正吸引许靖华教授的,是样本里面有两层薄薄的沉积物,看起来相当显眼,因为这两层沉积物不是黑色,而是接近雪白的白色。


“他为什么是白色的?”


“不知道,刘教授研究过黑泥中的花粉。黑泥来自森林,但白带里面没有花粉。”


“不是从森林里来的,会是从哪里来的?”


“陈教授说是外地来的。”


“意思是,这不是台湾本地的东西,而是从大陆来的?这种白色沉积物可能是黄土,你应该进行一下分析,告诉我这两道白带是不是黄土。”


后来的研究证实,这两块白带是来自古代的沙尘,分别属于公元420~520年和1350~1800年。


那么,这两个时间段中国大陆到底经历了怎么样的气候过程,让沙尘可以吹到台湾省的大鬼湖?


答案是:小冰河期。





在漫长的人类历史中,曾遭遇过数次小冰河期,每一次时间跨度可能长达数百年。小冰河期来临,全球处于严寒之中,而干旱成为家常便饭。


小冰河期是古气候学家提出的理论,一直有比较大的争议,很多人认为,这不过是传说。不过,许靖华教授的发现,在中国找到了冰河期存在的证据。


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理解历史,就会发现很多有意思的事,比如,冰河期的寒冷干旱,最终会造成饥荒,并成为引发农民起义的主要原因。


许教授的兴趣,甚至发展到追踪自己的族谱上。族谱说明,他是中国春秋时代中部诸侯许文叔的后代。


许家族谱开始的时间是公元前1130年,他是第97代。后来楚国于战国初期灭了许国,最后一代许侯逃到北方,其中一支在河北省高阳县定居,因此他们这一支又被称为高阳许氏。


如今,许姓在北方已经不算普遍,而南方姓许的人却有很多。原来,第43代高阳许氏于公元300年前往杭州。


历史学家认为,五胡乱华时期,大规模人口迁徙的原因是匈奴,但中原的农民究竟为什么南迁?战乱平定后,他们为何又不返回故乡?


在小冰河期里,许教授也找到了答案。


大禹治水成功的秘密


五千年前,炎黄二帝和他们的子孙打败了当地民族,占据了中原。据当今的考古发现,当时中原有大象和犀牛在漫步。


据传,皇帝的妻子嫘祖于公元前3000年左右发明丝绸,用桑叶喂养蚕。如今,桑树大多生长在长江以南,中原的气候寒冷干旱,已经不太适合阔叶植物了的生长了。


在温暖潮湿的气候条件下,公元前第三个千年末,中国中部低洼地区经常发生洪水。大禹成为英雄,经过九年奋斗,终于治水成功,因此舜将帝位禅让给他,大禹于公元前2200年左右建立夏朝。


最近10多年,古气候学家的研究,可能会给大禹治水提供新的解释:距今约4000年前,全球有一次寒冷事件,几大古代文明,都在这一次极寒期遭受重创。


科学家对中国湖泊沉淀物的研究显示,大禹的时代,气候越来越干燥,当时在全球都有一段冷化时期,降雨随之减少,大禹治水的成功,或许有气候变迁的帮助。


寒冷干旱的气候持续下去,于公元前1000年左右到达高峰。


外来部落于公元前1000年~公元前800年入侵中国北方,这些入侵者是游牧民族,后来成为农民。西周君主跟北方“蛮族”作战,最后周朝首都向东迁到洛阳。


流行于商周时期的象尊


中国的气候在公元前700年的时候快速变好起来。中国北方维持了数百年温暖潮湿的气候,公元前6世纪,许多地区曾连续八年冬季没有冰雪。


一直到公元前4世纪,中原乡间还可看见老虎、大象和犀牛。桑树、麻、竹和稻这些如今在南方常见的植物,当时在北方都有种植。


在气候最温暖的时期,春天提早两个月到来,柳树在2月转绿,桃树在3月开花,燕子归巢,蝉在6月开始鸣叫。


在这段温暖时期,中国北方的年平均气温较往时高出1.5摄氏度。这是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丝路上的居民点,有的已经发展为小城市。


这段“黄金时期”的君主,诸侯和贵族肆意挥霍着上天恩赐的良好气候,他们将时间浪费在内战上,小诸侯互相征伐,大诸侯征服小诸侯,最后秦始皇将他们全部征服。


中原农民南迁


秦始皇死后,一位揭竿而起的农民平定了混乱的局面,是为汉高祖。


风调雨顺时期的丰收,为军事扩张提供了税收。西汉成为可与罗马相提并论的宏大帝国。汉武帝将匈奴赶到长城外,成为和同时代的凯撒大帝相当的大英雄。


但是,不可避免的情况还是发生了,下一次小冰河期于西汉末年到来。酷寒的第一个征兆出现在公元前29年,那一年5月下雪。


公元前26~公元前18年冷得超乎寻常,出现了干旱和饥荒。农民起义推翻了篡夺汉朝江山的王莽,小冰川期于2世纪后半期正式到来。


公元164年和183年的冬季都非常寒冷,193年的夏季还吹着西北方的冷风。干旱随严寒而来,176年、182年和194年,农作物欠收格外严重,此时已到东汉末年,农民起义风起云涌,也就不足为怪。


三国时代气候持续恶化,寒冷的同时也十分干旱。


魏国开国后40年内(公元220~260年)有30年干旱。降雨时又经常下雪,例如271年6月。而在277年,不仅8月下雪,中国中部甚至有五个郡的河流结冰。


冰封黄河


《三国演义》中对此也有反映:225年,魏国水军甚至无法在长江中航行,因为长江都结冰了。


恶劣气候一直持续到公元3世纪末。晋国开国后10年(公元280~290年),每年都十分寒冷干旱。农作物被提前到来的霜降破坏,各地民生用品价格持续上涨。以下这些历史记录可以看出当时的恶劣情况:


306年,中国中部9月下雪。331年,西南部9月下雪。343年,东南部9月下雪。347年,中部9月下雪,有人冻死。354年,西北部6月下雪。335年,东南部5月下雪……


公元309年,黄河和长江全都干涸,人可以涉水过河。此后干旱气候持续了一段时间。公元336年~420年这段时间,干旱的年份超过30年。


此后的5世纪,江水也不算多。473年,是中国历史上饥荒最严重的年份之一,饿死的人多达数千。


整个6世纪,中国中部在晚春或初夏经常下雪,干旱和饥荒依然没有绝迹,不过已经没那么频繁。


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化曲线图


公元309年,长江干涸这件事则令人匪夷所思。


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穿越中国西南部的雨林,成为汹涌壮阔的大河。通过陡峭狭窄的三峡,庞大的水量无法完全疏导,因此有许多水流入洞庭与鄱阳两个大湖。


长江三角洲地区规模相当大,江面非常宽。人们搭乘渡船过江,可能都看不到对岸。另外,长江也相当深,20世纪60年代,中国的工程师在建造南京长江大桥时,地基深达60米。


但是,在309年,庞大的长江确实干涸了。当时完全没法灌溉,也种不出东西,中原地区的土地成了“沙尘盆地”,尘土顺着强烈的西北风,可以一直吹到台湾中央山脉的湖中。


中原地区的农民,面临着艰难的生产生活环境。


幸运的是,公元4~5世纪时,中国南方有着充裕的生活空间。乡间当时仍树木丛生,人口稀少,南方接纳了大量来自北方的逃难农民。


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坡


对这一段时期的人口迁徙,传统看法是“蛮族入侵”和战乱所致,但是一般人,尤其是农业人口,除非迫不得已,不会轻易迁徙。


如果侵略者太过野蛮,农民或许会暂时离开,但只要侵略者成为统治阶级,局势恢复和平后,他们就会回家。


事实上,“北朝”中所谓的胡人其实并不是蛮族。北魏的皇帝甚至还是中国历史上最有文化的皇帝。“五胡乱华”时期和欧洲的黑暗时代无法相比。


魏朝时佛教传入,而且相当兴盛,大同和龙门的佛像,以及敦煌石窟中的绘画,非常有力地证明了公元5~6世纪这些“胡人”在文化上的成就。


事实上,当时的北方统治者,还将中国南方称为“南蛮”。


这些来自北方的统治者很有文化。战胜的侵略者骑兵相当有纪律。他们都是专业军人,不是四处流窜的饥饿农民。


北朝皇帝没有赶走农民,而且还希望他们留下,因为他们需要农民耕种田地,也需要农民缴纳税金和从军。但是,农民一群群离去,没有人回来。


公元4世纪末,中国中部许多地方毫无人烟。这片“沙尘盆地”已经种不出东西了。移民们当然不想回去,他们已经在南方肥沃的田地上耕种了好几代。


八年大旱和李自成的失败


公元6世纪后,中国大地开始变得温暖。


南北朝的动荡结束,隋朝建立了统一的政权,中国在唐代走向了空前的繁荣。好气候持续了数百年,一直到小冰河期的到来。


气候学家认为,全球的小冰河期始于13世纪,在17世纪达到巅峰。虽然尚缺乏极有力的证据,但各种古气候资料证实了小冰河期是一个全球性现象。


譬如,中英格兰的温度、加州白山的树木年轮宽度,皆显示气温在13世纪开始下降,一直到19世纪才明显回升。


这些资料取自不同地点,估算方法也各自不同,但是都指出小冰河期曾在世界上许多地区发生的事实。


在中国,元朝末年(13世纪末)有许多次关于寒冷天气的记载:


1280年,5月降霜(中国北部)。1290年6月与8月,农作物遭到霜害(中国北部)。1301年6月,农作物遭到霜害(中部),8月下雪,马与牲畜冻死(北部)。1328年7月,出现暴风雪,牲畜冻死。


《窦娥冤》插画


元代大戏剧家关汉卿的剧作《窦娥冤》中所写,窦娥被押赴刑场,临刑前,窦娥为表明自己冤屈,指天立誓:


“浮云为我阴,悲风为我旋,三桩儿誓愿明提遍。婆婆也,直等待雪飞六月,亢旱三年呵,那其间才把你个屈死的冤魂这窦娥显”


窦娥死后血溅白练而血不沾地、六月飞霜(降雪)三尺掩其尸、楚州亢旱(大旱)三年,结果全部应验。


这种写法,并不是完全靠想象,实在是有事实基础的。在当时,6月降雪,并不算太罕见。


明朝的最后四十年,也就是1600~1643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冷的一段时间。


举例来说,中国西南部的云南省向来以气候温和著称,1601年却遭受到强烈暴风雪的侵袭。广东省位于亚热带,但1618年12月却下了8天的大雪。


中国的编年史分别于1620年、1623年、1624年、1629年、1631年、1632年和1649年记载在中国南方各地出现不寻常的暴风雪。


研究中国沉积物中花粉记录的科学家估计,这段时间的年平均气温降低了1.5到2摄氏度。


紫禁城大雪


明朝的最后一位皇帝崇祯还算勤奋,尽全力维持国家的法律和秩序,明朝覆亡的直接原因,还不是腐败(他们已经腐败一百多年了)。


最主要的原因是,寒冷气候带来的连续八年大旱。根据《明史》记载,崇祯六年至十六年,全国大旱,遍地饥荒,人民在饥饿下出现人相食的现象。


中原地区一向是谷物生产中心。中国北方气候干燥,正常雨量不到800毫米,不足以发展稻米文化,因此小麦是北方主要作物。连年干旱可能使农作物产量减少到形成灾害。


最糟糕的状况正如历史上记载,中原地区连续三年连一滴雨都没有下。没有降雨就没有收成,饥荒也就随之而来。


八年大旱中,大批饥饿的群众聚集在一起。造反的农民猛攻一座座城池,打开公家谷仓。流匪四处流窜,劫夺抢掠。


组织松散的农民暴动就如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一样,原本应该容易镇压,不过出了个李自成,开始将农民组织起来打进北京。


气候变化与中国历史上的“治乱兴衰”


但李自成的胜利不是最终的胜利,反而是结束。


除了阶级和时代局限之外,也许是对挨饿有着太深切的体验,满洲人入关之时,李自成手下的军队酒足饭饱,没有人再愿意牺牲生命来保卫他。


他们只想回家,因此纷纷离去,这是饥饿记忆带来的间接后果:如果有吃有喝,谁又愿意起来造反呢?


历史教科书告诉我们,李自成占领北京后,高级将领丢掉了艰苦朴素的作风,变得骄横淫逸,但弥漫于整个起义军中的温饱后的快意,恐怕才是他们覆灭的原因。


事实上,李自成的大军连决战都没开始便告瓦解。


明朝末年的农民起义不仅限于中国中部,其他地区也有所谓“盗贼”。历史学家认为,这些“盗贼”也是使中国另一处谷仓——四川省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


张献忠一路杀进成都,在成都杀得天昏地暗,让这座西南的中心城市,一度只剩下几十户人家。


后来,气候改善,四川恢复元气,南方各省的多余人口迁了过来,这就是所谓的“湖广填四川”。


(本文参考资料 许靖华著《气候创造历史》)



看历史已登录腾讯新闻、天天快报、今日头条、网易、搜狐、Zaker、蜻蜓FM、荔枝FM、喜马拉雅FM、考拉FM各大客户端,日均阅读量已达98.5万次。


且读且评论。



《看历史》2017年10月新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