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什么是皮格马利翁效应

 狂飙为我从天落 2017-10-28 发布于湖北
皮格马利翁效应(Pygmalion Effect),亦称“罗森塔尔效应”或“期待效应”,也有译“毕马龙效应”、“比马龙效应”。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格布森在小学教学上予以验证提出,指人们基于对某种情境的知觉而形成的期望或预言,会使该情境产生适应这一期望或预言的效应。
你期望什么,你就会得到什么,你得到的不是你想要的,而是你期待的。只要充满自信的期待,只要真的相信事情会顺利进行,事情一定会顺利进行,相反的说,如果你相信事情不断地受到阻力,这些阻力就会产生,成功的人都会培养出充满自信的态度,相信好的事情会一定会发生的。这就是心理学上所说的皮格马利翁效应
“皮格玛利翁效应”留给我们这样一个启示:赞美、信任和期待具有一种能量,它能改变人的行为, 当一个人获得另一个人的信任、赞美时,他便感觉获得了社会支持,从而增强了自我价值,变得自信、自尊,获得一种积极向上的动力,并尽力达到对方的期待,以避免对方失望,从而维持这种社会支持的连续性。皮格马利翁(Pygmalion)是古代塞浦路斯的一位善于雕刻的国王,由于他把全部热情和希望放在自己雕刻的少女雕像身上,后来竟使这座雕像活了起来。家罗森塔尔(R. Rosenthal)和雅各布森(F. Jacobson)称之为“皮格马利翁效应”这个神话故事告诉我们,把全部心血灌注在学生身上会起到极好的效果。

  皮格马利翁既是希腊神话中的塞浦路斯国王,他同时还是一位出色的雕塑家。他精心雕塑了一座少女像,美丽动人,皮格马利翁真心地爱上了她。结果,奇迹发生了,塑像被皮格马利翁的真心所打动,少女“复活”了。
  这个神话故事在心理学中演化成著名的期望效应。即一位有影响力的人物(比如教师同学生、上级同下属、恋爱中的男女朋友)对于个体的由衷赞赏和认可,会极大地提升个体的自信心,个体会努力向着优于一般表现的方向发展。
萧伯纳笔下的语言学家亨利·谢基斯与克洛勒尔打赌说:他能将一名普通的伦敦东区卖花女包装成上流社会的一员。这一想法立即勾起了我们的联想,它揭示了一个道理:只要有适当的赞助和训练,一个人可以做或改变任何事情,这一过程被称之为皮格马利翁效应。在灰姑娘和白雪公主的传说中,萧伯纳赞颂了人类最朴素的理想:把一位平民变成王子或公主。用现代观点来看,谢基斯可以称之为名人制造家、超级代理商,能把理想变为现实的天才预言家。
  当初,谢基斯在小说中所描绘的一切,事实上今天的人类都已进行了尝试。谢基斯如能活到今天,将会马上意识到。譬如每一个美国总统大选的参选者左右,都有一群出谋策划的竞选顾问,但候选人怎样,才能表现得像里根在1980年和1984年的竞选中,一样获取人心呢? 里根的哪一点风采值得竞选者仿效,从而赢得竞选呢?确切的回答---精干、热情和真诚是不言而喻的,但更值得一提的是这一过程:竞选者塑造他的形象,很像汽车制造商改变其车体风格样式,即观察市场大多数成功的产品,分析为什么会成功,并试着模仿那些导致成功的特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