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自白书——千古奸臣秦桧(11):风云再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金色年华554 2017-10-28 发布于上海

国若得时,扶摇直上九万里!

宋高宗绍兴五年(公元1135年)六月,不出所料,高宗命我(秦桧)入宫奏对,商议国事。

我入宫时,见到高宗穿着黑色绛纱袍、戴着通天冠,站在庭院之中,背负双手望着漆黑夜空中皎洁的孤月,若有所思。

我不敢怠慢,忙双手合实,拱身一揖,说道:“臣秦桧,拜见皇上。”

高宗转过脸来,饶有兴致的看着我,笑着说:“秦爱卿,多日不见,本官家以为你赋闲在家会清瘦一些,今日一见,没想到你居然壮实了许多,精气神比之过去似乎更好了,看来你颇懂养生之道阿”。

我抬起头来,说道:“会之谢皇上关心。这几年,会之每日早晚,都会练一遍太祖长拳,以健身心。”

“哦,原来如此。太祖之拳,强身健体,正人心脾,怪不得你整个人看起来精神许多。”高宗抚着胡须说道:“当日,本官家罢免你后,还在朝堂上张榜告示,你不会怨恨本官家吧?”

“会之不敢,当日皇上为平朝堂物议,为保会之周全,不得不如此行事,皇上恩情,会之感激都来不及,又何来怨恨之心呢?”我拱手说道。

“唉,你能明白本官家苦心就好。”高宗背着手说道:“当日朝堂众臣纷纷上奏要朕罢免你,其中甚至有想至你于死地者。我张榜告示罢你官后,曾敲打过吕颐浩,让他就此收手,不得再为难你。你和范宗尹一样,本是我心腹之人,可惜范宗尹太让我失望了,我希望你要以他为戒阿。”

“皇上对会之的栽培,会之终身难忘,惟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方能报皇上恩情之万一。”我动情的说道。

“不要轻易言死,秦爱卿,我大宋中兴还等着你这忠臣和本官家一起开创呢?记住,一定要留住这有用之躯,为这江山社稷多尽一份力。千万不可学那些沽名钓誉之辈,为了一己声名,不顾社稷安危,不顾君父之忧,甚至不顾自己性命,以搏忠名,置君父于不仁不义之地。你是务实之人,当明白本官家的意思。”高宗严肃的对我说道。

“皇上教诲,臣谨记于心,会之一定勉力为国,不负皇上所托。”

“这样想就对了。秦爱卿,你对完颜昌此人,了解多少?”高宗坐了下来,指着一旁的石椅说道:“来,坐着说。”

“是。”我拱身一揖,拿捏着分寸坐了下去,说道:“完颜昌此人,原名挞懒,是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堂弟,与完颜阿骨打一同起兵,曾任金国六部路都统,在对辽作战中,生擒辽国枢密使萧得里底,为将也算骁勇善战,与‘谷神’完颜希尹交好,对我大宋文化较为仰慕,现为金国右副元帅,与完颜宗弼共掌金军兵权。”

高宗紧锁着眉头听我说完,沉思片刻,瞥了我一眼,不经意的说道:“我听说你于金营之时,曾在他帐下做事,是否真有此事?”

我一听,赶忙站了起来,解释道:“皇上,当日我被掳北方,为了能逃回大宋,不得不在金营里与完颜昌虚与委蛇,但话虽如此,会之确实曾在其帐下做事,行德有亏,请皇上降罪。”


宋高宗赵构

高宗挥了挥手,说道:“秦爱卿,你不用紧张,当日你北归之时,早已将此事说清楚了,本官家若不信你,也不会重用你?本官家的意思是,你曾在他帐下做事过,对他应有一定的了解,现在他又主持金国朝政,我听说他在金国内是力主议和的,不知是真是假?”

我想了想,对高宗说道:“当年完颜昌进攻我大宋山阳府时是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我曾与之同行,完颜昌话里行间,曾流露出对金国连年征战政策的不满,该是有与我大宋议和之意,但当日他还未曾掌握金国朝政,也许只是发发牢骚也未可知。”

“秦爱卿,完颜昌此人性格有何弱点?”高宗盯着我问道。

“完颜昌此人,”我想了想,说道:“贪杯好色,极爱钱财,且为人睚眦必报。”

“他与伪齐刘豫关系如何?”

我沉思片刻,说道“当年刘豫能当伪齐皇帝,也是完颜昌一手立推,但刘豫当上伪齐皇帝后,觉得完颜昌在金国的势力不够,转而投进完颜宗翰(粘罕)门下,完颜昌对此应该一直耿耿于怀,心生芥蒂。”

“原来如此,刘豫此贼,野心不小阿。去年若不是完颜吴乞买病危,岳飞及时赶到,解了庐州之围,庐州也许就落入伪齐之手了。”高宗提到刘豫所为,眼神中露出杀气,沉默了一会,望着我问道:“如若我大宋要与金国议和,伪齐从中破坏,秦爱卿心中是否有破解之法?”

我听完,沉思了很久,抬起头来,说道:“皇上,伪齐政权本是金人扶持而立,为的是想借助汉人官员统治我大宋原有疆域内的百姓,搜刮财富而已。刘豫本就是一名傀儡,但他却不知轻重,屡次借助金人之力攻我大宋,而又无功而返。金国朝堂之内,已有不少官员对此极为不满。这就好比家里养了一条狗,为的只是让它看家护院,它却屡屡与邻里发生冲突,主人自然是厌恶于它。所以,会之认为,刘豫意见,对金国朝堂产生不了多大作用。”

“话虽如此,本官家还是有些担心阿。”高宗忧虑的说道。

“皇上,会之有些不一样的想法,不知当说不当说?”我拿捏着口气说道。

“不用顾虑。”高宗诚恳的望着我,说道:“今日只有你我二人,你尽管畅所欲言,本官家赐你无罪。”

“谢皇上。”我站起身,拱身一揖,侃侃而言:“皇上,会之认为国家与国家之间,没有永远的盟友,也没有永远的仇敌,有的只是永远的利益。就好比我大宋,金国和伪齐三者之间的关系一样,伪齐虽是金国扶持而立,但不代表金国会一直无条件的支持伪齐,如若条件合适,我大宋也可利用金国来打击伪齐——借刀杀人。”

“借刀杀人?”高宗沉思了一会,抬起头望着我,眼中放出了光芒,说道:“说下去。”

“皇上,臣是这么想的。金国于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扶持伪齐立国,目的是让伪齐统治黄河故道以南河南,陕西地区的原宋地子民,伪齐建立时对金国行的是‘世修子礼’,距今已有五年。”我望着高宗,小心翼翼的说道:“但刘豫此人,野心太大,两次攻宋,均让金人配合。金人本想让伪齐政权成为我大宋与金国之间的缓冲屏障,现如今倒好,伪齐在与我大宋战争中一再失利,金人反到要腾出手来帮伪齐抵御我大宋军队。说句实话,如果每次与我大宋对战都要金人出手,那伪齐政权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反到成了金人的累赘。”

“说的好。”高宗击节而赞。

听到高宗鼓励,我放开了心思,畅所欲言:“皇上,当日伪齐刘豫称帝,是完颜昌力荐而成。后刘豫见完颜宗翰(粘罕)在金国权势熏天,弃完颜昌投入完颜宗翰及其心腹高庆裔门下,伪齐政权在金国的支持者,实际有三人,分别是金太宗,完颜宗翰,高后裔。现金太宗已陨,完颜宗翰和高庆裔在金国朝堂权柄已失。反到是完颜昌如今在金国朝堂如日中天,且此人贪财好色,睚眦必报。会之觉得,我大宋可暗派密使与完颜昌接触,送其金银财宝,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其劝说金帝与我大宋议和,甚至可借他之手,毁掉伪齐刘豫。不动一兵一卒,既可保大宋长治久安,又可毁大宋变节叛臣,一举两得,不知皇上意下如何?”

“秦爱卿不愧国之栋梁。”高宗赞赏的看着我说道:“谋国之言,老成稳重阿。”

“皇上过奖,会之愧不敢当。”我赶忙拱身拜了下去。

“秦爱卿,本官家近日内会任命你为温州知府。即日起,你就开始操持与金国议和之事。最重要的是派人至金国与完颜昌接触,探听其口风,如若可以议和,告诉他,每年我大宋可以向金国纳供岁币两百万两。”高宗望着我说道。

望着高宗炙热的眼神,我心中不禁发出了一声无奈的叹息,说道:“陛下,完颜昌此人贪财好色,喜欢坐地起价。会之觉得,可以先应允其可纳供岁币五十万两,再由他抬价。”

“五十万两,是否太少,不能体现我大宋议和的诚意。”高宗怀疑的看着我。

“皇上,我们可以先开价五十万两,同时告诉完颜昌,如果他能在议和时帮我们废掉伪齐刘豫,退还我大宋领土,我们可以加大纳供岁币至一百万两,并且单独送他五十万两。完颜昌得了我大宋五十万两好处,自然只能把金国的利益放在一旁了。如此一来,我大宋只花一百五十万两白银,就能与金国议和,收回伪齐领土,与完颜昌交好,探听金国情报,一箭三雕。”

“好,秦爱卿,此事本官家就交予你去办了,事情没有眉目之前,不可让无关人等知晓。”

“臣遵旨。”我拱手道。

我本以为今日之事到此该告一段落,要谢恩回府了。

哪想到高宗犹豫了一下,又说道:“秦爱卿,当日你从金国回来不久,我让你派心腹之人至各大将军处辅佐其军务,这件事可否因你卸任后搁置了?”

此时院内一阵阴风吹来,房顶风声呼呼作响,我心悸得整个人鸡皮疙瘩起了一身,忙拱身道:“禀皇上,并不曾搁置,臣所派之人,已大多在各将军身边扎根了。”

高宗见我神情紧张,说道:“你不要乱想,朕本就无害人之意,让你派人盯着这些手握重兵的边疆将帅,也是爱护他们的意思,以防他们误入歧途吗。对了,你那些探子是否有探出什么来?”

“禀皇上,臣在韩世忠,张俊,岳飞,刘光世四人身边都埋有暗哨,至今倒没探出他们有何不臣之心。”

“如此甚好,我大宋将军还是可堪重任的吗。当然,也要谨防小人作祟,你记着,除了这四人之外,他们身边亲信之人,也要派人看着,特别是韩世忠和岳飞,此二人都是我大宋国之栋梁,本官家可不希望他们因身边小人而行差踏错,酿成千古之憾。”高宗说道。

“是,会之遵命。”我拱手一揖,后背布满了冷汗。

“好了,时候不早了,秦爱卿还是早些回府吧。千万记住,一定要照顾好自己身体,你这人我知道,一做起国家之事就没日没夜,以后本官家倚重你的地方还多着呢,千万不可因朝务而损害了身子骨。”

“谢皇上关爱,会之遵旨。”我老泪纵横,感恩戴德的说道。

唉,作为一名成熟的政治家,我不得不同时是一位演技精湛的伶人,真是无可奈何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