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提高实验室审核中的成功率?

 shelbypf 2017-10-28 发布于浙江

【原创经验】

石头雨:说起实验室审核,不论是初审、监督评审还是换证评审,对于实验室来说绝对是一个考研。因为它评价的是整个体系的全面运行情况,不论是管理层还是检测岗位都有或多或少的责任影响。所以说,我们不但做好本质工作还需要在以下细节中下功夫。

1. 实验室整体环境的影响

实验室作为一个审核的主体,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固然重要,但实验室的整体形象同样重要。


作为实验室人员不论是管理层还是检测人员必须穿戴整齐,首先女生不能留披肩发、佩戴突兀首饰、穿超短裙和拖鞋也是不合时宜的。


男士则不要穿沙滩裤、留前卫的发型等等;如果条件允许实验室可以统一服装、佩戴胸牌或工作证。要知道适宜的外表不但是对别人的尊重,也是给评审专家留下管理有序好印象的一次机会。


 
图1 - 仪表不同,感觉不同

2. 执行力

执行力从审核角度上来说其实就是一种速度,不论在审核前的沟通还是审核现场的核查,一般都会提出一些问题或要求,这样整改的速度就是提高评审老师印象分的一个重要机会;比如审核前的文审难免会提出这样那样的问题,有的可能会立刻整改掉,而有的却需要一段时间。


在这方面我们应该注意,文审的问题一定要尽快解决,就是不能立即解决的也应该在现场评审前将解决的进度和原因向审核老师说明。最好能力出清单,注明问题解决的进度、责任人和完成或预完成时间,让老师知道我们整改的诚意;这是审核老师特别注意的地方。

图2—评审前文件审查不符合整改进度明细


3. 沟通要流畅

所谓的沟通流畅是指的现场审核时的用语,在很多时候实验室可能会受到上级的不符合开具指标压力,这可能会对陪审员造成一定的心里压力。


尤其是现场评审时专家肯定会或多或少发现一些不符合,这种时候我们不要急,我们要的是认真听,细心解释,虚心学习;对于专家提出的意见我们也不要只附和,也可以提出自己的见解,这样在与专家的沟通上才会流畅,其实这个时候专家需要的是同行的技术交流,而不是评审与被评审的阶级对立,要知道并不是他们的所有建议都是不符合项,很多的是观察项。


如果碰上犟脾气的专家,你越过多的解释或据理力争他们会越反感,最终吃亏的是自己。

图3—合适的用语能评审老师留下谦虚的印象

4. 缺点展示

所谓的缺点展示并不是说将自己实验室的重大漏洞展示给专家,而是通过缺点的整改使专家了解到我们管理的细致和全面。举个例子,如果专家审核是问你实验室设备运行时出现过什么问题?


那么,作为陪审员我们应该如何回答?不知道?!不可能;没有?!


瞎说,实验室运行这么长时间设备从来没有坏过,那个供应商生产的设备能好几年不坏。这根本不现实,别说专家不信,我们也不信。这种情况下我们只能说“有”,好了既然有就得给专家提供设备运行不正常时的材料。这时候我们就应该注意了,这种情况有但不能太多,多的话说明我们设备管理不到位。


少且好整改才是我们出示的重点,怎么说那,如果设备在运行中损坏且影响关键参数的部件坏了我们的整改就大了。


所以说出示的应该是能在测试前用眼看到的,且不影响结果的来展示给专家。这种整改要有“诚意”且显示出我们的管理水平。


例如:设备使用前检测员对烘箱进行预热,发现烘箱不能升温;这种情况需要提供检修单,对设备张贴停用证,维修报告及正常运行的检验记录(用校准的温度计进行检验)等;

图4—张贴停用证的烘箱

5. 优点展示

所谓的优点展示就是将我们体系运行的改进展示给专家,让他们领略到我们的体系是不断完善的,检测的水平是逐渐提高的。这些是专家乐意看到的。


5.1 技术能力展示
所谓的能力验证其实就是我们的检测水平的提高,能见证检测水平的强有力的证据就是外部质量控制包括能力验证、测量审核和实验室间比对,所以说这种对比越多越好。


可能有的实验室会问了,能力验证那么难,就我们的水平能满足频次要求就不错了,还增加频次。


这里有一个小窍门,如果对真对自己实验室的能力没信心,我们可以在满足CNAS要求的能力验证频次的基础上,尽量的选择实验室间比对;因为实验室间比对不是官方要求的,所以我们能过最好,不能过也没有什么大不了不提供给专家呗!


在一个方式就是如果实验室有能力,我们可以组织3家以上CNAS认可的兄弟单位做实验室间比对,结果有我们自己实验室来分析,这种情况更能够使专家对我们的实验室刮目相看,因为有能力自己组织实验室间比对的实验室毕竟还不多。

图5—实验室间比对分析报告


5.2 体系管理展示
体系文件一般来说是完整的,要想在文件上展示不容易,不过我们在学习过程中肯定有学不到的东西,这个需要质量负责人多学习多阅读才能体现出我们的真实水平。这不是说实验室日常监督中的小问题整改,而是在管理方面或业务方面的扩展。


这要从细小方面发现,也并不是单纯的展现我们做过的可以将我们的规划说给老师听,让他们了解单位对我们实验室的重视,向他们展示实验室的活力、进取心就够了。



图6—电子签章业务可以作为实验室的一个改进向专家提供


总之,实验室认可工作并不是无迹可寻,只要仔细认真,在沟通和细节上下功夫,相信会获得专家的认可,使实验室在管理和技术能力上更上一层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