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

 老鄧子 2017-10-28 发布于海南

归乡路 来自王不二 03:00

文/不二


《周礼》曰:众生必死,死必归土


我爷爷死的时候,我8岁。我奶奶死的时候,我15岁。我爹死的时候,我35岁。他们全是土葬,而且他们的墓穴我都亲自下去躺平丈量过,这是规矩,也是一种古老的仪式。


我爷爷去世那会,村四周都是麦地,墓地就在村子外东头的小河沟,基本上村里的老人死后都埋在那里,自打我记事起,一直是土葬,这是一种古老的规矩,有很多仪式。


老人去世后,要在村里找最贫穷家庭的精壮劳力去打墓,纯手工挖,纯土结构,据说这是祖上留下来的规矩,打墓为后辈增福,属于改命理一说。具体也不深究了,就是这么个意思。


一般打墓都是三个人,30年前的墓穴结构是这样的:先掏一个宽1.5米长2.5米深3米的南北方向的方形坑,深度够了以后,平底,在向北方离地1.2米位置以下水平竖向掏出一个窑洞,类似一个火柴盒的结构。外面部分叫穿堂,里面暗室就叫棺位。纯土结构,这样的墓穴技术难度较大,为啥呢,过去的墓地无人管理,埋的时候没有规划,很容易在开挖的时候打到别人的棺位,那就是大不敬了,除此之外,还要在开挖的时候注意塌方。


听我爹说,以前就出现过打墓塌方死人的事件。好的打墓工匠基本上是长期劳作的,周边村落的人口自然死亡的规律足以支撑这样的手艺人靠打墓为生计。我爷爷死的那会,打好一口墓穴要给15块钱工钱,每人5块,并且每人一条毛巾,一块香皂,一瓶酒,一条烟。大概成本就是50块左右。


那个时候我爹的工资是37.6元/月。基本就是这个情况。墓穴建好之后,长孙要为长辈量一下墓穴的尺寸,看看工匠有没有用心建造,够不够尺寸。送埋的前一天晚上,长孙打着油灯,领着乐队吹吹打打的来到墓地,由长孙亲自下到墓穴里,手拿扫帚仔仔细细的把棺位里清扫干净,然后躺平丈量一下尺寸,这是一个仪式,就好像和祖先链接一样,也许这就是一种言传身教的仪式,它意在告诫后人,这条路所有人都一样,这就是最后的归宿。


它是对生命的致敬,对人生的总结。完成这个仪式后,长孙爬出墓穴,在坟前磕三个头,放一挂鞭炮,这个仪式才算完成。我爷爷的墓穴我亲自下去过,也躺过,只不过我作为一个参与者,并非受教者,那时候我才8岁,还没有资格去做这件事。



到我奶奶那会,我已经15岁了,时过境迁,土葬的仪式也有所改变,因为文明在进步,很多规矩都被淡化了,就连墓穴也发生了变化,改成用砖箍墓,先让匠人进行开挖,挖成一个宽1.5米,长5米,深3米的大方形坑,然后再北方用砖砌成一个2米长1.5米高的窑洞,完成好后,在填土掩埋窑洞部分,留出穿堂部分用于埋葬时使用。


这个时候的墓穴从安全角度提高不少,无论是工匠的人身安全,还是棺椁的存放年限都比以前的土葬要好很多,但古老的仪式并没有改变,依然需要长孙去丈量墓穴。


你必须承认,中国人的对祖先的敬畏是骨子里的屈服,顺从,很多规矩即便是有错,但依然在旧观念的道路上坚持着。那时候年少的我二逼的和人打赌,竟然在墓地待一晚上,也算是奇葩了。


我奶奶相比我爷爷要幸运得多,生活条件好了,我父亲从山里买了上好的柏木给奶奶做的棺椁,俗称四大块,整个棺椁是用四块无拼接的柏木打造,足尺寸,都是百年的材料,听我爹说,光是木材就花了一台电视机的钱,请工匠纯手工督造,桐油漆封,滴水不漏,光空棺椁就重400斤,难怪当时送埋的时候上了20几个精壮劳力抬都艰难,可见我爹对他娘的心思有多重。


我那时候15岁上初中,看在眼里,正所谓上行下效,中国人在言传身教这一点上那绝对没得说,因此一个家庭的教育其实很简单,做好你自己就行了,孩子看在眼里会记在心里,直接效仿或者传承。所有的事情其实都很简单,你就是你的父辈的接任者,世世代代就这样传承下去,那一代走歪了就是上一代没有衔接好。



只有经历过生死的人才会退去锋芒,学会看淡。


到我爹死得时候我35岁,这是一个致命的年纪,上有老下有小,再晚一些或者到40岁以后我爹在去世我都能理解或者看透,但偏偏是35岁,我还没有达到那种境界,就要面对生死离别,可想而知那种痛苦是撕心裂肺的,无助,迷茫,甚至有些恍惚。


但是该来的都已经来了,来不及你多想,到我的时代,一切都变了,村子周围盖满了高楼,早已看不见绿油油的麦地,门前的小河早已干枯,村里的墓地也牵往10公里外的山沟里,变成了公墓,村里出钱把墓地统一管理,由于土地紧张,墓穴不再是一室一厅,而变成一个小方盒子。


挖掘机直接大开挖,用砖砌成一个个俄罗斯方块,盖上楼板,埋葬的时候,揭开楼板直接把棺椁放进去,在盖上楼板,最后掩埋立碑。


但头天晚上丈量的仪式还保留着,这次是落到我的头上,真真切切的和祖先链接了一次,我躺在墓穴里回想起8岁那年丈量爷爷的墓穴时的情景,一切都如梦幻影,历历在目,时过尽迁,唯有传承一直向前。


也许轮到我的时候,就不存在土葬了,下午和朋友喝茶时还在讨论后事,我真想在有生之年找一个风水宝地,每年去挖一点,直到自己不能动的时候,估计就差不多了,然后带瓶安眠药,等挖好之后躺进去,安静的离开这个世界。也算是交待了这一生。


此生安好,何必牵挂。光着来,安心走便是最好的归宿。


《韩待外传》曰:人死曰鬼,鬼者归也,精气归于天,肉归于地。


好奇 | 故事 | 电影 | 生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