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合规逼近 小微金融渐成网贷主流

 ZXB4095 2017-10-28

长江商报消息累计5929家平台正常运营仅2004家,严监管促进平台转变思路、强调风控

□本报记者 但慧芳

“目前对各平台安全性均不能完全放心,因此采取‘打一枪就跑’策略。”金融行业白领小张对长江商报记者表示,“但又‘戒不掉’网贷平台高收益回报的诱惑,相比传统金融机构3%-5%理财收益,网贷平台至少能到8%-10%。”小张正代表一部分新兴投资人群对互金行业的态度:又怕又爱。

网贷之家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底,P2P网贷行业累计平台数量达到5929家(含停业及问题平台),正常运营平台数量下降至2004家,相比去年底减少462家。在最高峰阶段,正常运营平台数量多达3476家。

多位网贷人士对长江商报记者表示,今年行业延续去年“严监管”思路,“监管”与“合规”成为网贷行业主旋律。网贷之家研究院院长于百程表示,“预计监管和政策主导趋势还会在网贷行业持续2至3年,未来更看好运用互联网技术实现规模效应的网贷平台。”

最高峰时月增平台超200家 现仅2004家正常运营

网贷之家数据显示,截至9月底,P2P网贷行业累计平台数量达到5929家(含停业及问题平台),其中P2P网贷行业正常运营平台数量下降至2004家。

长江商报记者查询数据发现,2012年底,国内正常运营网贷平台数量仅150家。2014年底增至2276家(问题平台数量较少);2015年,“倒闭潮”与政策敏感期并未减缓平台上线速度,2015年1至6月,最高峰时月增平台数量达到265家,全年新增平台数2451家(含问题平台),正常运营数量达3433家。2016年1月到2017年9月,网贷平台新进入数量逐步减至个位数增长,正常运营平台也从2248家下降至2004家。

各网贷平台进出之间,却不影响行业整体交易规模增长。网贷之家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9月底,P2P网贷行业历史累计成交量达到55628.95亿元。2012年到2016年网贷行业五年成交量,分别为212亿、1058亿、2528亿、9823.04亿和20638.72亿,均保持成倍增长。

网贷行业目前已有近2/3的平台成为“问题平台”。行业人士均表示,“马太效应”表现得更为明显。

野蛮生长“落幕” 十年历经“潮涨潮退”

“网贷行业规模迅速扩大原因在于,一些不能或者很难快速从银行获得贷款的企业或个人,成为网贷平台的资产端;而对互金较高收益理财感兴趣的投资人成为资金端,资金端和资产端双方需求一直保持旺盛态势。”一位互金行业一线从业人士对长江商报记者表示。

多位网贷行业人士告诉长江商报记者,国内的P2P行业兴起于2007年,以第一家网贷平台拍拍贷的成立为标志。2013年至2015年为网贷行业快速成长期。

“2015年以前的‘野蛮生长’时期,网贷行业没有监管主体,也没有从业门槛,一些不法诈骗团体、民间高利贷机构等进入,对行业造成了不良影响,道德风险和资产质量堪忧开始集中显现。这就出现了网贷行业集体的焦虑、投资者整体的恐慌,还提升了网贷平台的运营和获客成本。初期发展红利不再,‘集体狂欢’时代过去了。”有资深人士称。

从行业运营的收益和效益来说,网贷行业确实是一门“还不错的生意”。有互金研究人士对长江商报记者透露,行业运营平台收取的中介费、服务费等撮合双方交易的利差平均在5%至10%之间,做大规模则利润更为可观。从目前的已公布财报数据的平台来看,大约有60%的互金平台能实现盈利,且盈利能力不错。

2015年至今,为行业的合规建设期。以“e租宝”集资诈骗案的定性定案为标志,追求高速增长的网贷行业开启了一个严监管时代,也开始了一个追求合规力避政策风险的时代。监管正力图引导网贷重回普惠金融的初心,以合规的互联网科技金融方式发挥其价值。

今年8月25日,银监会官网发布《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信息披露指引》,至此,网贷行业银行存管、备案、信息披露三大主要合规政策悉数落地。

“目前市场上存活下来的网贷平台,开始朝着‘小额、普惠’方向转型,力求更好地满足中小微企业和个人投融资需求;而小微金融如车贷、消费信贷等,逐渐成为网贷行业主流业务。”武汉本土网贷平台投呗首席运营官邓冲对长江商报记者表示。

邓冲认为,“在严监管下,要将客户的时间留在产品和服务上,站在客户的角度思考问题,给客户提供多样化的服务。”

责编:ZB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