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写在“氿岕紫砂”字号恢复前

 aabbcct 2017-10-28

➊大彬提梁 · 小伟制


师古心、归于朴 · 写在“氿岕紫砂”字号恢复前

文 | 小伟


1926年,我的太爷在宜兴芙蓉寺(位于现在宜兴市张渚镇和丁蜀镇的交界处)创立了“氿岕紫砂店”,他以诚待人、以信为商,好不容易有所起色却遇抗日战争爆发,不幸毁于战火。

➊ 图片来源于「芙蓉村志」

后来,长辈们一度打算恢复字号,却因种种原因未能如愿。直到2017年6月底,我在家人与好友的帮助下,克服种种困难,在91年前“氿岕”开始的地方,正式恢复了字号。

宜兴自古就有三个有名的湖泊,分别为东氿(jiu)、西氿、团氿,氿字就来自于此。岕(jie)意为介于两山峰之间的空旷地,宜兴方言里又读kuo,当地的很多地名都带有岕字,此外,宜兴产的茶在唐宋称之为阳羡茶,到了明清称岕之茶,是当时的皇家贡品。

“氿岕”二字既有山有水、寓意祥瑞,又浓缩了当地的人文历史,极具宜兴特色,充分反应了祖辈对这块土地的热爱。

➊ 氿滨风光

➋ 宜兴当地茶厂

为了顺应时代发展,不辱祖辈字号,在筹备的过程中,我努力给“氿岕”赋予新内涵,最终提炼出“传统、小众、情怀”六个字。

传统:我和我先生都是出生于陶艺世家,早期无人在意的原矿囤料反而给我们制壶生涯带来了相当大的便利和优势,加上近三十年的炼泥、制壶工龄,种种因素使我们能够确保“氿岕”的每一把壶用的都是上等原矿料、都是传统手工制作。

➊ 小伟制壶

小众:我是一个“老思想”,我认为上等原矿砂料的有限性、手工制作的不可复制性决定了紫砂壶走不了“大众路线”,所以我们经营“氿岕”不求量但求精、不求利但求真、不求闻达但求传承,恪守“爱敬诚善、仁义忠孝”,甘愿做好“小众紫砂”。

情怀:紫砂壶出现和存在是因为“有用”,无论什么器型,我们都主张“美善其乐”的传统思想,积极倡导“从适用性和简洁性而来的干干净净的优美和雅致”,努力追求人、器、茶的中和统一。

➊ 国军制壶

“氿岕”推出的紫砂器,将以我和我先生国军的作品为主,如果条件允许,也会适当吸收一些周围知根知底的实力派艺人作品,但必须达到泥料纯正、本人手工制作这条底线。

关于职称的事情,还是要谈一谈,我和我先生都没有考职称,因为我们对自己的泥料和手艺有着充分的自信,回首近30年的制壶历程,从最初帮人代工到一步步独立,我们始终坚信紫砂壶的价值必须要由紫砂壶本身来决定。也许后期,我们推出的一些周围艺人作品,有时没职称的比有职称的贵、有时有职称的比没职称的贵,希望壶友不要见怪,因为“氿岕”坚持以壶论壶!

➊制壶工具

我相信“氿岕”能够传承紫砂壶的古拙之美,能够发扬“淡泊中和、清闲朴素、纯真自然”的茶道精神,也愿每一位壶友能够在用心吃茶中寻找到那把为自己而生的紫砂壶,体会到人生之美、生活之趣!

(二〇一七年六月写于宜兴芙蓉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