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房性期前收缩

 BYQ风之诺言 2017-10-29

1.提前出现的房性异位P′波,该P′波形态与窦性P波不同。

2.P′R间期大于或等于0.12s,若某个房性期前收缩的PR间期较其他房性期前收缩明显延长,应查明是否由于干扰性PR间期延长。

3.提前出现的房性异位P′波之后QRS波可以表现出三种形式:

(1)提前出现的房性P′波之后跟随一个正常的QRS波。

(2)提前出现的房性P′波,跟随一个宽大畸形的QRS波(P′R间期大于或等于0.12s)。这多是由于房早出现较早,恰遇心室肌或室内传导束的相对不应期,产生差异性传导所致。多呈右束支阻滞图形,少数呈左束支阻滞图形,称为房性期前收缩伴室内差异性传导。

(3)提前出现的房性P′波之后无QRS波跟随。发生在舒张早期,适逢房室结尚未脱离前次搏动的不应期,可产生传导中断,无QRS波发生,被称为阻滞的或未下传的房性期前收缩。

3.房早常使窦房结提前发生隐匿性除极,因而包括期前收缩在内前后两个窦性P波的间期,短于窦性P-P间期的两倍,称为不完全性代偿间歇。偶尔,房早发生较迟,没有引起窦性节律的重整,其后也可出现完全性代偿间歇。

4.如果房性早搏与窦性激动交替出现,称为房早二联律;若每2次窦性搏动后出现1次房性早搏,称为房早三联律;连续出现的两个房性期前收缩称为成对房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