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课程】数学史与数学文化_专题七 算法思想的历程

 百眼通 2017-10-29

  教学目标与教学指导:
  算法思想源远流长,中国古代数学中就蕴涵了丰富的算法思想。随着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算法在科学技术、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并且日益融入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算法思想已成为现代人应具备的一种数学素养。希望学员通过本专题内容的学习,理解算法思想的特点,了解中学数学对算法教学的要求。

 

  一、什么是算法思想
  算法思想就是指按照一定的步骤,一步一步去解决某个问题的程序化思想。
  算法与现在的构造类似。关于数学中的构造性证明和存在性的证明,存在性证明通常只能间接指出对象的存在性,却不能具体构造出所需对象,只是证明了“没有被看到的”的存在,这是一种理性的承认,比如关于一元高次方程的根的存在性证明,欧几里得证明“素数个数无限”,等等。希尔伯特曾经在给学生讲到存在性证明时,举过一个例子:“这个班里一定存在一个学生,他的头发数最少,可是我们不可能知道他是谁”。现代数学中这种证明是很多的。
  而构造或是算法的体系相信“眼见为实”, 在数学中,完成每一件工作,例如,计算一个函数值,求解一个方程,证明一个结果,等等,我们都需要有一个清晰的思路,一步一步地去完成,这就是算法的思想,程序化的思想。以前,我们没有给出算法这个名词,但是,我们一直在利用算法的思想。尤其在计算机普及的时代,程序化越来越为人们普遍接受,提高设计“算法的能力”变得很必要了。
  算法和计算机有着密切的联系,计算机解决任何问题都要依赖于算法,只有将解决问题的过程分解为若干明确的步骤,即算法,并用计算机能够接受的“语言”准确的描述出来,计算机才能够解决问题。因此,算法是计算机科学的重要基础,没有算法也就没有计算机。

  二、中国古代的数学是建立在算法基础之上的
  众所周知,中国古代数学不同于现代数学。现代数学是建立在古希腊以《几何原本》为代表的逻辑、公理体系上的,是一种理性思维成果。数学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都表明这一成果是富有成效的,是人类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而我国的古代数学是建立在算法基础之上的。一切结论只是通过算法来说明,是一种典型的算法体系。这可以从中国古代数学家的著作中看出端倪,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九章算术》。
  《九章算术》是中国古代数学专著,就其成就来说堪称是世界数学名著。它承先秦数学发展的源流,进入汉朝后又经许多学者的删补才最后成书,这大约是公元一世纪的下半叶。其内容按类分章,以数学问题的形式出现,共收有 246个数学问题,分为九章。分别是:方田、栗米、衰分、少广、商功、均输、盈不足、方程、勾股。《九章算术》是世界上最早系统叙述了分数运算的著作;其中盈不足的算法更是一项令人惊奇的创造;“方程”章还在世界数学史上首次阐述了负数及其加减运算法则。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后世的数学家,大都是从《九章算术》开始学习和研究数学知识的。唐宋两代都由国家明令规定为教科书。
  算法化、机械化构成了中国古代数学的主要特征,使得数学更好地应用于生产生活。但数学发展的事实表明,这种理念对数学的发展也存在不利的方面。举一个例子,勾股定理是我们最为自豪的古代成果,我国古代对它的证明采用的都是割补面积的思想,正确与否也是“眼见为实”的。可是我们知道,勾股定理事实上更深层次上反映的是三组数的一种特定关系,如果不能从这一层次上证明这一问题,勾股定理的意义只能仅仅停留在几何的层面上。而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的证明,就是从三个数的关系上证明的(仅限于自然数),证明是深刻的,是现代意义上的证明,促进了数学的发展。

  三、中学数学中的算法内容
  算法初步在新课标中是必修模块数学3中的内容之一。它既是高中数学的新增内容,又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其教学的安排具有如下特点:
  (1)算法思想是贯穿高中课程的一条主线,算法思想就是指按照一定的步骤,一步一步去解决某个问题的程序化思想。
  (2)在课程设计中算法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介绍算法的基本思想和基本知识。另一部分是把算法思想渗透到高中课程的其它内容中。
  (3)算法的基本思想和基本知识的学习遵循以下原则:通过学生熟悉的实例和数学中的实例进行教学,即案例教学;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在做中学习、体会、理解算法的基本思想。
  (4)介绍算法的基本思想和基本知识的几个步骤:用自然语言描述算法;用框图语言描述算法;用基本语句(伪代码)描述算法;有条件的地方可以使用程序语言描述算法,并上机操作。
  (5)算法思想强调的是通性通法,而不去关注问题的特殊性。
  (6)算法思想可以很好的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具体说来,对于算法的概念,需要使学生明确的是:算法一定是以问题为载体的,算法实际上就是解决问题的一种程序性方法,它通常指向某一个或某一类问题;用算法解决问题的过程是程序性和构造性的。
  对于算法的特点,需要使学生明确的是:能行性:算法应有明确的步骤一步一步的引导计算的进行,即每一步都是可读的、可执行的,并且能够得到最终结果;明确性:算法下一步应执行的步骤必须明确──或者由规则确定,或者由规则和上一步的结果确定,而不需要计算者临时动脑筋;有限性:算法应由有限步组成;离散性:算法输入和输出的数据应该是离散的符号(字母、数字或一些键盘符号),例如不能输入一条曲线;通用性:算法应追求能适用于某一类问题的所有个体,只用来解决一个具体问题的算法没有多大价值。

  讨论与思考:
  1、中国古代数学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2、通过教学应使学生明确算法的哪些特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