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销售收入预算怎么编

 至道从容 2017-10-29

元点第19期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大中型企业开始意识到管理会计的价值,并纷纷开始实施全面预算。销售是大多数企业业务的起点,销售收入预算通常也是预算编制的起点,也是一大重点和难点。

很多企业刚开始着手编制销售收入预算都感觉无从下手,有两种情况:一是编制人本身对具体销售业务不熟悉;二是编制人尽管对销售收入的获取过程比较了解,但由于编制中要考虑的因素太多,难免出现考虑不周全的现象。

为此,我们建议,企业在销售收入的预算编制过程中,一方面应安排对销售情况最为熟悉的人员参与到预算编制中去;另一方面,企业可考虑应用销售收入预算模型来解决编制难题。本文结合笔者在多家企业的预算咨询项目经验,总结出一个销售收入预算编制的通用模型。

影响销售收入的各项因素
销售收入预算虽然从计算逻辑上来说并不复杂,但考虑的因素却是非常复杂的,并且与行业特点紧密结合。

产品销售的商业模式下,收入预算的基本逻辑看似简单,就是价格×销量,但影响价格和销量的因素有很多,而这些因素便是编制的关键。外在有行业特点、地域因素、文化因素、时间分布规律等;对内有产供能力、各产品间的替代性;向前要看历史数据,了解现状趋势,譬如老产品、老客户等;向后要看生命周期,判断未来增长,如新产品、新客户等。

当然,即便了解了这些因素,还需要考验编制人对这些因素背后信息和数据的搜集和分析能力:历史数据如何搜集、存储和处理,份额的数据从哪里获取,行业增长数据从哪里获取,趋势数据哪家准,哪家市调专业可靠,竞争对手数据怎么获取等等。

销售产品模式只是传统商业模式中主要的一种商业模式,与其对应的,是提供服务获取收入的商业模式。

以审计中介机构为例,在其销售收入预算的编制中,首先可按服务类型进行分类,其销售收入的计算公式为:每个类别的预期合同均价×合同量。如果大部分是大客户,可以按每位客户进行估算再汇总。再比如软件实施企业,可以区分不同产品,以该产品需要投入的员工的人工价格×工时×人数计算收入;租赁类企业可按不同档次的租赁标的(如店铺、大型设备)。

需要注意的是,相对于提供产品或是服务所考虑的因素的不同,行业所带来的影响其实更加直接。即便同样是产品,不同行业的收入计算公式也不一样。发电企业是电价×用电量,旅游景点是门票价×游客数,家教行业是每小时价格×课时,不一而足。总之,根据企业所处行业的业务特点,厘清了收入来源的结构,就可以根据上面的基本因素加上特有因素,先分类、再分别估算、最后合计得出一个公司的收入预算数据。

最后,收入一般还需要做期间和组织上的分解。期间上,可细分到各季各月,需要考虑季节性规律、节日节气、甚至工作日和平时是否存在波动规律。至于组织上,应分解到最细责任单元,与绩效考核挂钩,因此要考虑各责任单元的现状、资源、能力和潜力,尽量公平。

销售收入预算编制模型

上述众多的考虑因素,总体来说可以归纳为三大维度:一是对象维,二是因素维,三是时间维。

对象维,即有哪些对象会对价格销量造成影响。参考PEST(政治经济文化技术)模型和波特五力模型,我们列举出9大对象,包括宏观层面的政治政策、宏观经济、社会文化、科学技术,以及相对联系紧密的行业市场、竞争对手、上游的供应商和加工合作单位、下游的渠道和客户,还有企业本身。

每个对象,对产品价格、销量都有一定的影响,具体体现在影响因素上。每个因素,有些会直接影响价格,有些会直接影响销量,更有些两者均会影响。不同行业,影响情况可能略有不同。

最后,是时间维,可以细分为两类影响。一是从长期发展的角度看,行业、企业等对象所处的阶段和趋势,通过分析历史和现状,预测未来。二是从年度需求波动的规律看,掌握季节、节假、节气等因素,妥善安排全年各个期间的价格和销量。

图1:销售收入预算编制的三大维度

(因图片压缩,有看不清的朋友可留言或发邮箱zx@yuanian.com要原图)

企业预算小案例

有了这个结构化分析的模型,我们来看一个小例子。假设A公司目前有MN两个产品,销售收入由价和量构成。我们可以先把相关因素的分析结果逐一罗列,如其中M产品的分析(如表1):

我们现对每个产品挑选若干影响较大的因素进行说明,价量估算的过程如下:

M产品相对成熟,去年收入1000万,近三年市场需求量年均增长5%左右,在同行业同类产品中市场占有率第一,去年自身市场份额达到30%,并正逐渐扩大与竞争对手的差距。明年公司将对该产品加大促销投入,估计市场份额将提升10%左右。目前,该产品暂未出现有实力的新对手,市场整体的生产能力还没出现过剩,技术也暂时不存在被颠覆的苗头,国家政策持续支持,没有公共安全风险。考虑到市场总量增长,M产品所占份额也将进一步增长,综合考虑,可将产品同比增长率确定为(1+5%)×40%/(1×30%)-1=40%

公司在M产品的生产能力和原材料供应上暂不存在问题,不会发生供不上货的情况,在售价上,M产品近年来售价呈连年下降的趋势,每年下降幅度约5%。据公司刚收到的情报,明年有个竞争对手准备打价格战,但对方公司与我方相比没有成本优势,因此,综合考虑,暂时将预期售价确定为下降15%

使用市场增量法,公司M产品的收入增长率为1.4×0.85-1=19%,明年销售收入预算的金额为1000×(1+19%=1190万。

再看N产品,该产品上市两年,去年增幅30%,今年很难估计。市场调研公司给到的调研结果是40%,但鉴于N产品上市时间不长,市场调查结果可能偏差很大。因此,我们换个方法估算看看。

假设N产品市场空间1亿台、按明年营销投入大概能覆盖2500万受众。预计市场的整体转化率为1%,即25万台。

从生产能力上讲,公司原材料供应预计充足,但正常的生产能力只有20万台,因此,确定明年该产品的供应量为20万台。

从价格上讲,该产品所面对的客户群体消费能力偏高,产品能切中痛点,但非刚需产品,因此,初步定价为100/台,这样初步的收入定出来了:20万×100=2000万。

由于市场不确定,空间较大,产能方面,通过代工或扩张产能,大致可以提高30%左右。此时发现高层下达的总体销售目标比较高,而M产品是比较稳定的,弹性较小,因此需要对N产品提高要求了,综合考虑,确定为2500万。

综上,可以定出明年总收入为1190+2500=3690万。

最后,考虑产品的需求波动状况,冬天是销售旺季,十一和春节更是高峰,参考M产品的历史数据规律,因此,设定2~9月比例为11112月比例为1.510月和1月比例为2,按此比例把全年销售收入4190万元分解到各月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