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女士,38岁,教师。 2012年1月6日初诊。 形貌:体瘦肤白,愁容满面,身高162cm,体重52kg。 病史:1996年鼻咽癌放疗后引起咽鼓管堵塞,舌根部肌肉萎缩,导致鼻干咽燥难受,咽喉部疼痛不适、吞咽时常有呛水,常有感冒而鼻涕多。经血量少,甲状腺腺瘤伴结节病史1年。舌淡红苔白腻,脉细弦。 处方:生白芍15g、生甘草5g,墨旱莲15g、女贞子15g、山药30g、生麦芽30g、麦冬20g、生地黄15g,15剂,1剂药服2天。 2012年2月27 日二诊:服中药后鼻干咽燥、咽部疼痛好转,吞咽作呛减少。满面笑容,纳眠好,二便可,月经量增加,体重增加,舌淡红苔花剥。原方15剂服法同上。 2012年4月9日三诊:诸症大有改善,一般情况良好,月经周期25天,经量中色正。原方15剂,1剂药服2天。 【按】:黄师验方生血汤及二至丸、常熟名医陶君仁先生的柔肝饮及半个灸甘草汤构成。对血常规三系偏低者常加味阿胶、枸杞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