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

 yan曙光 2017-10-29

机载激光武器

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 DARPA)正在投资研制出一种 装在喷气战机或者中型运输机上的大功率轻型激光武器,称为“高能液体激光区域防御系统”(HELLADS)。这种激光武器能摧毁几十公里远的来袭导弹。目前,足以摧毁来袭导弹的大功率激光武器体积都十分庞大,仅能由大型飞机携带。例如,由美“导弹防御局”研发的机载激光器,适合装在波音-747货机上,以跟踪和摧毁推进期间的来袭 弹道导弹。

现在,美国防部远景研究计划局已设法减小这种武器的硬件尺寸,使其能装在喷气战机的两翼下,或背负在飞行器上,以摧毁地对空、空对空导弹,以及火箭推进的枪榴弹。

HELLADS包括 冷却系统在内的重量为750公斤,所占空间仅两立方米,相当于一台大冰箱的体积。由伍德伯瑞领导的设计小组与通用原子公司一起已建成能产生1千瓦光束的原型机。该设计小组希望,到今年年底,能完成15千瓦原型武器并进行测试,2007年完成能发射150千瓦光束的全尺寸原型机。 液体激光器能发射连续的光束,但需要大型冷却系统。固体激光器高效,但不能以同样方式冷却。美军的目标是将固体激光器与液体激光器的热散发能力结合在一起。”

“狼群”情报系统

“狼群”(Wolfpack)是一种自主式网络化无人值守 地面信号情报传感器系统,由 DARPA提出概念并发起研制,BAE系统公司是主承包商。该系统利用多个信号侦察/干扰设备在战场上探测、识别和干扰敌方射频辐射,同时可避免干扰友方的军用和民用通信系统与雷达,多个传感器之间可通过联网定位敌辐射源。系统在不使用时可处于休眠状态。在演示中,UAS搭载着这种重仅22磅(约10千克)的传感器从不同的位置发射和回收,以模拟实战情况。无人机发射后,在10~20节(18.5~37千米/小时)的风速下达到了超过30节(55.6千米/小时)的最大速度,并在便携式地面站的监控下,自主飞往预定点着陆(着陆精度优于1米)。着陆后,机上搭载的'狼群'传感器开始工作,成功地探测到了一部模拟的威胁雷达。 演示中所使用的UAS的续航时间超过1小时,可部署、再部署和在必要时回收'狼群'传感器,是预定用来搭载该传感器、在城区和边远战场环境下执行任务的多种选择之一。

高超声速飞行器HTV

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 DARPA)正在领导进行名为 “ 猎鹰”( FALCON,“从美国大陆投送和部署兵力”的英语缩写)的高超声速飞行器研究项目,主承包商是洛克希德·马丁公司。该项目原定在2007年9月,用一号高超声速试验机(HTV-1)进行一次超过15倍声速的试飞,但据《飞行国际》报道,现在 DARPA和洛·马公司已决定不按原计划制造和试飞HTV-1,这是因为分承包商C-CAT公司研制的碳基壳体的曲线前缘出现了剥离问题。目前,研制人员开始转向另外一种不同的 HTV-2设计,它采用前缘更薄的多片式壳体,将更易于制造。与此同时,热防护研究也在继续进行当中。

X-37空天飞机

X-37计划开始于1998年,起初由美国空军和国家航空航 天局(NASA)负责,原计划投资1.73亿美元。2001年,在美国空军停止对X-37计划投资后,该计划由NASA独立投资。2002年,NASA授予波音公司价值3.01亿美元的合同研制2架X-37样机。2004年9月15日,NASA认为X-37计划无法满足“空间探索新构想”的要求,并将X-37计划交由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 DARPA)负责,NASA作为技术顾问参与该计划。在2005年6月,由“白骑士”载机搭载ALTV进行的进场与降落试验飞行取得成功。

“弹簧折刀”无人机

五角大楼下一代攻击机将从远程的耐力十足的 “飞行者”过渡到具有马赫速度的“刺客”。这位“刺客”就是美国正在研制的超音速“弹簧小折刀(Switchblade)”轰炸机。它是一种无人驾驶、而且可变形的飞机,目前正由诺斯罗普·格拉曼公司研制。“弹簧小折刀”利用垂直于发动机的61米长的机翼巡航,看起来与标准的飞机无异,但是,就在飞机突破声障之前,它唯一的机翼将旋转大约60度,这种倾斜的设计可重新分配 马赫速度下在飞机前端堆积起来的冲击波,形成阻力。当“弹簧小折刀”的速度回到亚音速时,机翼又将旋回垂直状态。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 DARPA)已经为诺斯罗普·格拉曼公司拨款1030万美元,要求该公司在2007年11月之前,制定出一个详细的飞机研制计划,4年后推出飞行试验原型机。“ Darpa”表示,如果一切顺利的话,翼展12米的展示型机到2010年就可以备妥,“弹簧小折刀”原型机将于2020年完成。

无人车挑战赛

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 DARPA)组织的“大挑战”机器 人车辆竞赛每年举办一次,今年是第二届,将于10月8日在美国西南部的沙漠举行。如果某个参赛组的机器人车辆最先走完长达175英里(约282千米)的崎岖道路,并且所花的时间不超过10小时,则它将获得DARPA提供的200万美元奖金。参赛的机器人车辆必须自主决定如何避开路途上自然的和人为设置的障碍,因为这些障碍直到比赛开始前才会公布。“大挑战”竞赛的目的是刺激可军用的 自主式地面车辆的技术创新。首届竞赛未能决出胜者,因为成绩最好的机器人车辆只走完了142英里(约228千米)规定路程中的7英里(约11千米)。

分块发射卫星

美国五角大楼的国防 高级研究计划局( DARPA)计划启 动一项名为F6项目的新研究,对大型卫星分成几个关键子系统并分别发射入轨的可行性进行探索。一旦卫星各部分进入轨道,通过物理连接,或通过无线连接,就能像一颗卫星一样执行任务。 2007年4月在美国科罗拉多州泉市举行的国家空间研讨会上,据 darpa局长介绍,如果概念可行,那么未来将有可能利用几枚运载能力为453.6kg的小型火箭(如darpa资助私营公司开发的火箭)分块发射一颗大型卫星。darpa希望在减少发射失败造成的损失的同时降低发射成本。tether说:“即使一枚火箭发射失败,也不会毁掉整颗卫星,因为卫星只失去了其中一部分。f6项目名称来源于6个首字母为“f”的单词,即未来(future)、分块(fractionated)、快速(fast)、灵活(flexible)及自由飞行(free flying),其中的“6”还源自“信息交换合成航天器”(spacecraft united by information exchange,即six)。将卫星连接成一个整体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物理连接,如“轨道快车”采用的方式,即目前已在轨的 darpa机器人在轨服务演示验证任务;另一种是以某种方式进行磁连接。

“洞悉战区”

五角大楼正在研究开发城市监测系统,结合计算机以及 数以千计的摄像机,能够对任何一座城市的车辆运行情况进行跟踪分析和报告。 据报道,这个项目代号为“洞悉战区”(Combat Zones That See),目的是保护在境外城市作战的美军,使得他们对作战区域环境有着清醒的认识。

该项目关键部分是计算机软件系统,它能够自动根据大小、颜色、形状、牌照鉴别车辆,以及根据面容鉴别司机或者乘客。一旦发现可疑情况,比如某个车辆的牌照处于被监视之列,这个系统能够发出警告。这个项目由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 DARPA)监管,该局目前在帮助 五角大楼研究打击恐怖主义和进行21世纪战争的新技术。

太空飞机

2017年5月24日,美国国防部下属的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宣布,将投资1.46亿美元,与波音合作开发一架可将小型卫星送入轨道的原型太空飞机。[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