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来楚生教你篆刻!(附来楚生篆刻作品欣赏)

 沁园春春2016 2017-10-30

       来先生的篆刻艺术之所以能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不仅是由于他的天资与勤奋,同时也是与他认真、负责的创作态度分不开的。

       不管是为谁刻印,他都不会草率从事,而是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艺术创作。

自爱不自贵


        一、审度印材    

    一方石章拿到手,他习惯于先把玩一番。这主要是为了审视石质。针对印石质地的不同特性,他在奏刀时往往区别对待。对有较轻裂纹,尚可通过印文的巧妙安排得以避开和利用,如发现砂钉,能起则起,能避则避,以尽量减少其对整体艺术效果产生不良影响。

    印材的形态,也是他注意的一个方面。大小,方圆,扁长,及不规则形状的他都要结合印文和求刻者的要求,来考虑和决定印面的布局,以期取得最好的效果。而印章的顶部、四周、纽制的类型以及朝向,他也都要进行观察斟酌,这主要是为了决定署款面。这可以算是他的“第一道工序”。

        二、磨平印面    

    用粗细两种砂纸置玻璃板上将印面磨平。刻工整的印,磨得越平整越细洁越好;刻粗放的,则稍粗无妨。

鸳湖冷月


        三、决定章法    

       在篆写印文前,他往往要对印文进行研究,以决定刻朱文还是刻白文;用小篆恰当,还是用大篆易于成功;仿秦汉,还是取法某一明清流派;宜单刀直入,还是双刀碎切等等,以便选择最好的格局和方法。

        四、篆写印稿    

       一经决定书体和朱、白文之后,才开始篆写印稿。篆稿用纸选择蜡纸坯和毛太纸较为理想,其它如薄毛边纸尚可用于书写粗大的印文。

欲来小邑试牛刀


        五、水印上石    

      将印稿翻上印面,这道工序称之为“水印上石”。

        六、奏刀镌刻    

    奏刀即动刀刻制。可以以左手直接握石进行奏刀,这样比较灵活。也可以使用印床夹持印材,便于大胆落刀。是否用印床当视各人的习惯而定。

    至于使用什么刀法,还是要根据求刻者,印文,朱白,大、小篆,印材等多种因素来决定。

纵意所如

         七、检查补刀    

        一印刻毕,发现有不当处,再进行修改。

       关于修改问题,印家有不同观点,而来楚生先生既不—概反对,也不无原则地赞同。

       他认为修改应当是越少越好,能够一次刻成功,当然是上乘,但实际上不可能都是一次满意的。如“自爱不自贵”就是在刻好十余年后再作的修改,可见不是可改不可改的问题,而是如何修改的问题。

        如能修改后而不露修改的痕迹,改后的艺术效果又比改前好了许多,那又何尝不可为之。来先生认为一刀未妥,再补一刀、两刀也是完全可以的。甚至作全面修改,动“大手术”的也是可以的。如“忽然挥扫不自知,风云入怀天假力” 是来先生晚年所作,虽然全印线条稍细,但并无什么明显的缺点。刻后不久,他经过反复推敲,认为还不够雄浑豪迈,未能表达诗句的意境,于是毅然捉刀大改,点画明显增粗,更显得苍茫浑厚、气势豪放,确是比前一印更上了一层楼,更能体现坡公的诗意了。

       这种大改,不仅来先生有之,吴昌硕也有,如 “画奴”,原是吴昌硕刻给大画家任伯年的,任伯年去世后,此印流落于地摊上为潘氏怡怡室主人所得,于是见示于吴昌硕。吴氏感慨之余,乃捉刀作了一番修改,而且也是全面的大修改,使朱文线条全部变细,耳目为之一新,然后赠潘君,以示有别于前印。不过在这些大家的印作里,像这样的大幅度修改也是罕见的。这说明在必要时可以修改补刀,并注意使用的刀法不露痕迹。

        八、蘸泥钤印    

       等到对印面上的笔画感到满意了,便可蘸印泥。蘸泥时应视印泥之新旧、天气冷热而有所区别。钤印时下面是否用衬纸,并无定规。一般印面平度较好,蘸泥厚薄均匀,可以直接在玻璃板上进行,否则酌情加些衬纸可免印泥覆盖不均。另外,在钤印时用力也要均匀和适度,稍不注意,就不能获得最佳的纸上效果。

        钤印用纸,一般是连史纸,以薄而细洁者为佳。目前优质连史纸甚不易得,可用蜡纸坯或卷烟纸代替,只是蜡纸坯色泽不够白,卷烟纸则拓边款易缩皱,各有所短。

       刻印的程序至此结束,再将边款刻好,便告完成了。

长毋相忘

为人民服务

我心如称

枣园蒲韧

艺海风帆

支离错落天真

息交以继游

有寿者相

于无佛处称尊

转益多师

拙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