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汉字的性质(二)——汉字的特点(下)

 巴翠 2017-10-30

8、学习不同的文字决定自身的文化素养

    文字决定思维,思维决定文化,文化决定行为。唐朝孔颖达说:“……且言者意之声,书者言之记。是故存言以声意,立书以记言” 。清代学者陈澧说:“声不能传于异地,留于异时,于是乎书之为文字。文字者,所以为意与声之迹也”。意思是说:有了文字,就可以把“意和声”置于纸札笔墨。即思想和语言就能传于远方,垂之长久。这充分说明了文字与文化和思想的关系。

    拼音文字形成的思维是“分”的思维,形成的文化是“对与错”的文化。汉字形成的思维是“和”的思维,形成的文化是没有绝对的“对与错”,只有“对与错”的相互转化的文化。所以,使用拼音文字的人相对来讲偏于单纯、呆板、幼稚、偏激、缺乏灵活性,其表达直白、干脆,缺乏艺术性和优美感。比如:一个英、美国的人如果受到了伤害,必须要求对方道歉,对方道过歉后,他就像什么事都没发生,会高高兴兴地回家,这种现象给中国人的感觉是他幼稚地像个孩子。而使用汉字的人相对来讲比较老成、沉稳、严肃、周全、灵活性强,其表达注重隐含,着重意念,充满艺术性和优美感。

    文字是与人类终生相伴的,在使用过程中,会无形地、自然地影响你的思维方式,进而决定你的行为方式。所以,长期使用什么样的文字,就会积淀什么样的文化素养,进而决定你的思想和行为,汉字和拼音文字会形成两种截然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这是现代家长教育儿女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9、汉字是自源文字,是华夏先民们创造发明,经过华夏民族代代相传,直到今天,如果我们要找自己文字的源头,随时随地都可以找到。拼音文字是借源文字,是从古埃及象形字和古巴比伦楔形文字演变而来。而古埃及象形字和古巴比伦楔形文字早以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拼音文字如果要找自己的源头已经不可能了。这个问题如果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顺利前行的情况下不会突显,但如果遇到坎坷、挫折或误入歧途,不得不停下来进行反思、自省时,就要寻找源头。也就是说:汉字永远是中华民族坚强的后盾和基石。

10、有人说汉字难学

    关于“难、易”的问题应该辨证地看。世上没有绝对的“难”,也没有绝对的“易”,难和易是相辅相成的。关于文字的掌握和使用从以下三个方面说明:

    (1)感觉汉字难学,但掌握了学习途经和方法后非常容易。因为汉字的本源是象形字,其笔划仍然具有意义,通过图画、联想进行记忆非常容易。后经许慎进行部首归类,学习起来更容易。所谓汉字难学是外国人的感觉,这是文化底蕴决定的,谁都会认为自己的母语最容易接受,就像一个从未接触过英语的中国人看到英语后会感到是一堆杂乱无章的小蝌蚪一样。

    拼音文字看上去似乎好学,只要记住24个拼音字母的发音,就能拼出单词的发音。但这只是单词的发音,对于组成单词的字母除一些定式外仍然需要记忆,关联性弱,必须死记硬背,一段时间不用很容易忘记。

    (2)学习文字的目的是为了组词、组句、组文章,是为了表达思想和感情。由于汉语的语法是“意合”语法,只要学会了汉字就能组句、组文章,就能表达思想和感情,属于先难后易。而拼音文字则不同,学会单词后还不能组句、组文章,也不能表达思想和感情,还必须学会定式和语法,是先易后难的文字。

    (3)学习文字的难、易程度取决于人的年龄。对于成年人而言,理解能力增强,记忆能力下降,学习任何一种需要记忆的东西都难。感觉某种文字难学的人,都是具有判断能力的人,而且有判断能力的人都是成年人。外国的成年人认为汉字难学,这是文化基因问题。中国的成年人认为汉字难学是什么问题呢?袁晓园说:“汉字体系,是世界文字中最有特殊性,最有民族代表性的文字”。作为一个中国人,在没有弄清楚文字、语言、文化和民族生存环境的相互关系时,就妄加贬低自己的母语和文字是否有所不妥?

    对于儿童而言,理解能力极弱,记忆能力超强。对于任何需要记忆的东西都能记住,无论什么文字对于儿童而言没有难、易之分。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对于儿童而言,从学习和使用方面来说,学习汉字更容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