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言语的其它方面:呼吸

 渐近故乡时 2017-10-30

自古华山一条路

条条大路通罗马

呼吸

       生命就在一呼一吸之间,但我们或许从来没有平心静气地观照这呼吸之间的事儿!因为一切都来得那么自然……呼吸不止,生命不息!

呼吸系统

Respiratory System

呼吸系统包括:

       呼吸道(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

       呼吸系统是执行机体和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器官的总称。

       呼吸系统的机能主要是与外界的进行气体交换,呼出二氧化碳,吸进氧气,进行新陈代谢。

1

言语与呼吸的关系

       言语是人类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过程,通过呼吸、发声、构音3个系统的协调运动实现。

具体过程

       贮存在肺、气管与支气管内的气体,经过规律的呼气运动排出体外的过程中,在上呼吸道内形成气流,当该气流到达声门处时,经过位于喉部的声带,带动声带产生振动,行成一系列脉冲信号(声门波);通过声道的共鸣作用,形成具有适当形态的声波,最终由口腔和鼻腔发出言语信号(声波)。

 呼吸系统是言语产生的动力源;

其核心为肺(胸腹呼吸肌群)的运动。

2

 言语呼吸的特点

       

       与平静呼吸相比,言语呼吸需要瞬间吸入更多的气体,提供更多的呼吸支持,以维持足够的声门下压,从而获得言语的自然音调、响度以及丰富的语调变化。

       呼吸调节过程要求呼气运动与吸气运动之间相互协同和拮抗,即呼吸支持。

       言语呼吸不仅在吸气时需要吸气肌群主动收缩,而且在呼气时也需要腹部肌群稳健地收缩。

3

言语呼吸障碍的分型及发病机理

       呼吸系统及发声系统存在病变,均可导致言语呼吸障碍。

主要表现

  • 说话气短

  • 吃力

  • 异常停顿

  • 声音粗糙

  • 病理性硬起音

  • 气息音

  • …………

      言语呼吸障碍可以分为以下3种

  • 呼吸方式异常

  • 呼吸支持不足

  • 呼吸与发声不协调

01:呼吸方式异常

正常过程

       正常的肺运动是通过肋骨与肋间肌、膈肌、肺以及腹部肌群4部分协同进行的。

      平静状态下的生理腹式呼吸或是言语腹式呼吸,均主要通过膈肌收缩(75%)来扩大胸腔的上下径,肋间外肌收缩(25%)来扩大前后左右径。

异常过程

       指胸式呼吸,即呼吸过程中肺运动主要通过胸廓前后径的变化来实现,言语过程中常常出现抬肩吸气、胸廓明显起伏等。

产生机制

      言语呼吸只依靠扩大胸腔的前后左右径(即胸式呼吸),而非扩大胸腔的上下径(腹腔隆起)提供发声动力时。

       由于仅靠胸腔变化完成呼吸运动,肺的运动幅度及呼出的气流量减少,导致动力提供不足。

临床表现

  • 说话气短

  • 吃力

  • 异常停顿

  • 硬起音

  • 响度偏低等临床表现

  • 同时伴有呼吸支持不足

02:呼吸支持不足

定义

       各种原因导致的无法为言语的产生提供足够动力支持的一种呼吸障碍。

异常过程

      肺呼气量减少,空气动力大大削弱。

原因

  • 胸式呼吸会导致呼气量减少

  • 呼吸系统出现器质性病变

  • 参与呼吸运动的肌群肌力偏低

临床表现

  • 言语呼吸频率加快、

  • 呼吸深度短浅

  • 幅度变小

  • 说话出现异常断句

  • 响度降低

  • ……

01:呼吸与发声不协调


       

发生阶段

       呼吸与发声不协调往往出现在言语呼吸的最后阶段,是在呼吸系统向发声系统过渡的过程中产生的。

产生机理与发声过程有着密切的联系

      正常发声即声带振动的过程,由肺运动产生的气流,通过声道传递至喉部,形成的声门下压作用于声带,使靠近到一定程度的两侧声带边缘产生振动,发出声音。

       因某种原因导致声门闭合的时间与气流到达声门的时间无法协调、声带闭合不全等问题。

病因

  • 呼吸系统病变

  • 喉部器质性疾病

  • 神经性和功能性问题

临床表现

  • 软起音

  • 硬起音

  • 气息音

  • 发声时间变短

  • 说话一字一顿等

呼吸障碍的后续影响

       各种呼吸障碍的存在,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当事者的言语表达能力,严重阻碍患者的人际交流。

      长期存在某些呼吸障碍还会引起继发性嗓音问题,严重时可能会导致器质性病变产生。

4

言语呼吸功能的评估指标及方法

种类

  • 客观测量

  • 主观评估

客观测量

  • 最长声时

  • s/z比

  • 最大数数能力

  • 起音斜率

努力求医

就是对医学的最大帮助!

自己也会得到最大回报!

 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儿!

       请就医吧!

       一般的三甲医院的康复科、语言与言语治疗科,应可以完成测试——这是对成人而言;对于婴幼儿,请直接咨询吧!

主观评估

资料来源:

       黄昭鸣、万勤、 张蕾 著:言语功能评估标准及方法,2007年,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5

治疗、干预与训练

治疗原发性及相关疾病

       比如呼吸系统、神经系统,以及运动系统本身所发生的医学状况。

干预与训练

总则

本资料来源:

       黄昭鸣,杜晓新 主编:言语障碍的评估与矫治;2006年6月;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出版年。

生理呼吸训练

        针对于成年人的生理呼吸训练方法——治疗师讲解、示范、指导,当事人主动练习,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往往行不通。

        所以只能考虑被动练习方法。   

一般原则

让孩子呼吸产生变化的任何活动

举例

  • 挠痒痒

  • 嬉戏打闹

  • 爬山

  • 游泳

  • 跑步

  • 跳蹦床

记住

       活动是这些活动,但是在做的时候一定要有乐趣,要先和孩子玩起来,然后“运动量”自然就来啦!

持之以恒,坚持不懈!

腹式呼吸

        依然考虑被动练习方法。   

一般原则

从“少”到“多”,逐渐延长时间

举例

自然平躺(静心养身)

      让孩子仰卧在床上、沙发、地板上面,双手臂自然地平放放于身体两侧(开始成人用手帮助孩子摆放,并适当控制,逐渐撤出),尽可能要求孩子闭上眼睛,保持该姿势数分钟。

        可以配合孩子喜欢的儿歌。

腹部感觉

       将孩子的一只手放在腹部,感觉这只手是如何随着呼吸而上下起伏。

 胸腹同感

       将孩子一只手放在腹部,另一只手放在胸部(大人用手把手的方式给予控制,逐渐撤出;开始时,可以适当给予压向孩子胸腹的力量)。只有放在腹部的手随着呼吸上下运动。

 口腹同感

      如果孩子能够发出“P”的音,那么将孩子的手放在口前,感受气流喷出。此时,腹肌主动参与呼吸运动。

侧位练习

     让孩子侧卧(开始帮助孩子做到),一只手放在腹部,感觉呼吸时膈肌或腹肌的运动。

口腹同感

       让孩子坐在有椅背的椅子上面,挺直腰板,一只手放在腹部,感觉呼吸时的腹部运动。

      (大人可以适当给孩子的手背增加一定的压力,以孩子舒服为宜!)

 站位训练

      取站立位,双脚左右分开,前后分开数厘米,可以尝试吹“泡泡”。

      在吸气与呼气之间没有停顿。照镜子观察身体运动:吸气时,身体应稍许向前运动,呼气时身体应稍许向后运动。

其它可以考虑的物品

  • 闻花香(或者其它有气味的东西)

  • 蜡烛

  • 纸条

  • 风车

  • 乒乓球

  • 纸团

  • 吸管吹水

  • 口哨

  • 哨子

  • 笛子

记住

       一定要学会任务(步骤)分解!

       

比如

       第一项“自然平躺(静心养身)”,就可以分解为:

  • 平躺5秒钟(5个数,开始快,后来慢)

  • 平躺10秒钟(10个数)

  • 平躺30秒钟(可以唱一首短的儿歌)

  • 平躺1分钟(可以唱一首长的儿歌)

  • 平躺3分钟(可反复唱一首长的儿歌)

  • 平躺5分钟

再比如

        吹“乒乓球”,可以分解为如下几个步骤:

  • 用手指或手掌将球推开

  • 用嘴唇将球碰走(噘嘴唇)

  • 乒乓球离开嘴唇1厘米

  • 乒乓球离开嘴唇2厘米

  • 乒乓球离开嘴唇3厘米

  • 乒乓球离开嘴唇5厘米

反反复复,复复反反!


记住

       完成设定的目标,让孩子自由,就是最大的强化。

反反复复,复复反反!

吸气与呼吸发声的有机结合训练

        一般情况下,孩子都会发出各种各样的声音、语音。

        有时候,我们会给这种语言冠上“自言自语”的帽子。

         从语言的发展过程来看,何必不称之为“咿呀学语”呢!?

        同时,还要考虑另外一种语言现象:自我中心言语。请参阅其它的文章。   

一般原则

积极回应孩子的任何发音

模仿策略

  • 积极聆听——观察孩子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一声一音。

  • 模仿孩子的任何发音。

  • 在孩子默默无言的时候,主动示范孩子平常发出的声音。

记住

       我们的回应一定要能够引起孩子做出可见的反应,比如转身、抬头、目光对视、微笑,甚至大笑起来。——要求示范者强度要强烈,持续时间要持久,或者要有变化(夸张、戏剧化)

持之以恒,坚持不懈!


拟声词训练策略

  • 做开火车的游戏(儿歌),同时发出u……的声音

  • 做骑马的游戏(儿歌),同时发出da……的声音

  • 模仿乌鸦飞的游戏(儿歌),同时发出wa……的声音

  • 模仿鸭子的叫声,同时发出ga……的声音

  • 模仿小鸡的声音,同时发出ji……的声音

  • 模仿小猫的声音,同时发出miaomiao……的声音

  • 模仿小狗的叫声,同时发出wang……的声音

  • 模仿小羊的叫声,同时发出mie……的声音

  • 模仿下雨(或者钟表)的声音,发出dida……的声音

  • ………………

记住

       自然界的声音无限,孩子经常接触,或者关注哪些声音,就利用那些声音。

持之以恒,坚持不懈!

言语呼吸训练

主要分为三个方面:

       增加肺活量的训练

       逐渐增加句子长度的训练

       停顿换气训练

一般原则

尽可能利用孩子自身的动机

增加肺活量的训练

自然的方式

  • 大喊大叫

  • 憋气(潜水)

用力呼气训练

       在上述吹的活动中,逐渐增加难度。

比如

       乒乓球的活动中,逐渐增加球与嘴唇的距离;适当增加乒乓球的重量(注一滴水;或者换成木球或者玻璃球等。)    

唱音训练

长音训练(最长声时训练)


短音训练(起音训练)


长音和短音结合训练

记住

       如果孩子有其它的音先发展出来,也可以从这些音入手。

持之以恒,坚持不懈!

逐渐增加句子长度的训练

遵循婴幼儿语言发展的规律
——加一原则

  • 词组

  • 简单句

  • 复杂句

具体做法

  • 成人示范目标语言,当事者进行模仿。

  • 要求当事者尽快完成仿说。

例句

  • 果果

  • 苹果

  • 红苹果

  • 吃红苹果

  • 我吃红苹果

  • 我喜欢吃红苹果

  • 我喜欢吃大的红苹果。

  • 平常发出的声音。

记住

       结合孩子日常生活中的自然需求,确定练习的目标语句,会更加具有功能性和实用性,孩子也会更有动机。

持之以恒,坚持不懈!

停顿换气训练

作用

  • 可以让思想的表达更加明晰

  • 有助于突出所要强调的部分

  • 可以为说话活动提供持久的呼吸支持

原则:由简单到复杂

  • 先从按照词语

  • 逐步提高到按句子成分

  • 再到按短文标点符合

例子

  •        今天早上,(p)妈妈送我上幼儿园。(p)到了幼儿园门口,(p)我和妈妈说再见。(p)我和大宝一起手拉手,(p)走进教室,(p)和老师说早上好!

记住

       大人在说话时,注意抑扬顿挫,尤其注意自己的语速,可以适当放慢,强调各处的停顿。

       编辑孩子自己亲身经历的故事!

持之以恒,坚持不懈!

写在后面

       对于某个具体的孩子,则需要具体分析,有针对性设计计划。

       要考虑孩子口语沟通的替代方法或方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