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现代旅游业有哪些新特征、新业态、新功能

 人在ll旅途 2017-10-30

                                          王兴斌

 

    【解读任务】着力加快旅游业发展方式转变,提升旅游产业现代化水平

    全国“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指出:要推动科学发展,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着力加快旅游业发展方式转变,提升旅游产业现代化水平。

    本任务的重点一是“着力加快旅游业发展方式转变”,二是“提升旅游产业现代化水平”。这两者的关系是,通过“旅游业发展方式转变”,实现“提升旅游产业现代化水平”。为了全面理解如何转变、在哪些方面转变旅游业发展方式,必须弄明白什么是“旅游产业现代化”,从哪些方面提升旅游产业现代化水平。

    温家宝总理在2007年3月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第一次明确把旅游业列为“尤其要发展”的“现代服务业”之列。《国务院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进一步提出把旅游业培育成“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指出了旅游业要向“现代服务业”发展。

    近代旅游业发端于19世纪中叶的西欧,然后向北美、东亚扩展。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初步形成了由欧美一批由旅行商、饭店、车船公司等组成的旅游企业。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近百年中,旅游业在彼起此伏的的经济危机、社会冲突、战争与革命中缓慢发展。这是国际旅游业的初步发展阶段,也可称为传统旅游业。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发展的主流,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物资与非物资交流日趋频繁,自由旅行与自主休闲成为公认的人权内容。在这种背景下,传统旅游业逐步向现代旅游业提升。

    现代旅游业是对传统旅游业的继承、创新和提升,但又具有与传统旅游业所没有的新特征、新业态、新功能。现代旅游业的主要特征是:

    一、旅游资源。传统旅游业主要依托自然生态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而现代旅游业更注重挖掘当代各种社会资源(工业、农业、文化、科技、教育、康体、重大节事、现代科技成就、军事工程等等),依托整个现代城乡环境,依托日新月异的现代科技无限创造,不断地扩展旅游资源的广度与深度。

    二、旅游产品。传统旅游业主要提供观光、度假和康体健身等休闲娱乐等产品,通常被认定为生活性服务产品。现代旅游业进一步扩展到公务、商务、会议、展览、人才培训和企业扩广等产品,具有生活性服务与生产性服务双重性质。

    三、客源市场。传统旅游业的市场半径较短,主要在国内和周边邻近地区,而现代旅游业进一步扩展到全球。传统旅游业的市场群体有限,主要是贵族、富商和名流等社会上层富裕阶层。现代旅游已从少数群体的奢侈性消费成为国民、生活方式的一部分。

    四、科技支撑。传统旅游业主要依托近代以蒸汽机发明使用为标志的第一次产业革命成果(火车、汽车、轮船等)、以电气发明使用为标志的第二次产业革命的成果(电话、传真等),而现代旅游业则是在以数字信息为标志的第三次产业革命成果的基础上,广泛地吸收、利用现代科技的各方面成果,从而使旅游的生产、营销、服务和管理等各个领域发生革命性的变革。

    五、旅游企业。传统旅游企业一般在国内或洲内从事经营活动,由旅行社、宾馆旅店、餐饮店、商店、娱乐机构和运输公司等不同类型的企业各自承担相应的旅游服务环节,形成招徕、组织、客运、观光、住宿、餐饮、娱乐、购物等旅游服务链。现代旅游业逐步形成了跨地区、跨国家、跨洲界、跨行业的全球性旅游集团,产生了一大批各有专长、各具特色的著名国际、国家旅游品牌企业。在这些著名旅游集团的主导下,形成了由批发、代理、零售组成的全球性旅游产销体系。

    六、产业队伍。传统旅游业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就业门槛相对较低。现代旅游业以高新科技为支撑、知识经济为依托,拥有一支优秀的企业家队伍、高素质的管理团队、各种技术专长的专家群体以及训练有素的员工队伍,旅游从业者已成为一支重要的产业队伍。

    七、产业形态。传统旅游业主要由客运、风景、住宿、餐饮、等行业组成,配套的有通讯、购物、娱乐、康疗等行些,产业构成较为简单。现代旅游业由于其地域延伸、规模扩张和产品深化,与国民经济的众多产业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以行、游、住、食、购、娱为核心,由旅游服务行业和与该行业直接、间接相关的一、二、三产业共同构成的旅游产业,由众多行业链(或行业群)组成的产业集合体。

    八、与自然环境关系。传统旅游业侧重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利用开发。现代旅游业更注重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培育和优化,主张开发绿色产品、推广绿色经营,提倡绿色消费、开展绿色宣传,成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产业。

    九、产业功能。传统旅游业侧重于旅游服务的经济功能,旅游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对扩大消费、增加外汇收入的作用。现代旅游业在坚持旅游产业的经济功能的同时,更加注重它的社会功能、文化功能和生态功能。

    十、国际合作。二次世界大战以前,旅游业的国际联系与协调主要由旅游企业自发进行,各国政府间的官方协调微乎其微。当今世界性、区域性与行业性的国际旅游组织相当完善,旅游发展的国际合作不断加强,旅游经济的全球国际化、区域一体化程度越来越高。

    总之,现代旅游业的实质是传统旅游业的现代化,其国际背景是科技现代化、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和文化多元化,其国内基础是经济现代化、社会城市化、服务体验化和休闲大众化。

    我国旅游业的真正起步是在改革开放之后,与世界旅游业相比晚了一个多世纪,30年来虽然取得了突破性、跨越式的发展,但与旅游发达国家相比,旅游业的成就主要体现在发展速度、产业规模与接待总量上,产业的现代化水平依然较低,资源与产品开发比较粗放,经营与管理比较传统,企业的组织结构比较原始,现代科技支撑比较不足,行业网络信息化程度比较粗浅,产业队伍专业化、国际化水平较低,资源耗损与环境负担比较严重,偏重经济效果而对社会、文化和生态功能关注不力,旅游企业与目的地环境的国际化程度比较欠缺。“提升旅游产业现代化水平”,不仅仅是现代科技的运用与信息化的武装,而是要从各个方面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变,从规模扩张、外延增长向效益增强、内涵发展的转变,实现旅游产业组织现代化、商业模式现代化、产业技术现代化、市场供销现代化和国际合作现代化。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区域发展不平域、包括省市区内部的发展不平衡的状况不可能短期改变。产业现代化水平的地区差别比较突出,从东部到中、西部呈递减状态。这就决定了实现旅游业向现代的转型、提升,全面实现现代化、国际化将是一个相当长的由点到面、由部分地区向全国分步推进过程。“十二五”期间是转变旅游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提升旅游产业现代化水平的关键时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