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民间借贷行进在法律保护中”暨“民间金融精英”招生,详情见文末图片介绍。 高利贷自古就有,然而自古又都深受人们的不待见。 高利贷到底因何而产生,又因为什么人们如此敌视高利贷呢? 其实利息不过是一种价格。一切价格都由供需双方共同决定。这个是原理,不能例外。 贷款者当然想高利息把钱贷出去,但得借款者愿意高利借才行。对于天价高利息,为什么还有人愿意借?这才是问题的根本之所在。从需求面看,一定有人对资金有紧迫需求。 一个人,不是没有选择,怎么会去借高利贷?能够借到低利息的钱,你会去借高利贷吗? 我们看到有人因为借高利贷而家破人亡,但这只是表象。实际上,如果没有高利贷,这个人早就家破人亡了。因为有了高利贷,反而给了他起死回生的机会。至少延迟了他家破人亡的时间吧。也许这个人最终还是家破人亡了,但有一线生机总比完全没有好吧! 设身处地想一想,一个人,亲人得了急病,没有钱治疗,亲戚朋友没钱借他,或者有钱也不借他,无奈之下,他选择了借高利贷,然而最终不但没有治好病,还背负了一身债务。我们能够因此而指责高利贷吗?不能啊,我们还要看到,因为有高利贷,他才有一线治愈的希望。正是能够治好病的一线希望支持他去借高利贷的。有一线希望难道不比毫无希望好吗? 一个人,急需一笔周转资金,否则就要资金链断裂破产了,可是银行不借他钱,无奈之下,他选择了借高利贷,然而最终企业还是破产了,他还背负了一身债务。我们能够因此而指责高利贷吗?不能啊,我们还要看到,因为有高利贷,他才有一线避免破产的机会。正是可以避免破产的一线机会支持他去借高利贷的。有一线机会难道不比毫无机会好吗? 你急着用钱,从别处又借不到。别人之所以不借你,一般来说是因为风险太高。高利贷者在没有人借你钱的时候,冒着巨大的风险借你钱,高利贷者怎么就成了罪人了呢? 也许你会说,有人因为借高利贷炒房、炒股而倾家荡产,没有高利贷,不就没有这事了? 现实中,确实有人因为借高利贷炒房、炒股而倾家荡产的。但这是高利贷的错吗?高利贷者又没有借钱给没有行为能力的孩子,导致孩子倾家荡产。行为人自己的错误,为什么要他人承受?如果因为有人借高利贷炒房、炒股就禁止高利贷,那么是不是因为有人喝农药自杀就应该禁止农药生产?如果因为有人借高利贷炒房、炒股就禁止高利贷,那么那些因为急病、资金链断裂而急需用钱的人怎么办?我们不会愚蠢到因为有苍蝇就把门窗封起来吧! 再说了,并不是高利贷者把利息抬高的。从供给的角度看,利息之所以高,根本原因是愿意贷款的人太少。要降低利息,应该增加供给啊!那么怎样才能增加供给?最重要的办法就是涨价啊,价格高了,供给量自然就增加了!所以涨价才是抑制高价格的有效手段。 那么,打击高利贷能够增加供给吗?显然不能嘛!消灭高利贷的最好办法,不是用法律的手段打击高利贷,而应该是保护高利贷,鼓励每个人都把自己的钱拿出来放高利贷,放得越高越好。越高,供给量越多。供给多了,价格不就下来了吗?竞争之下谁能收高利息? 我在前面的课程中讲了宋朝赵抃在两浙治理蝗灾旱灾的例子。蝗灾旱灾发生后,粮价暴涨。粮价暴涨的原因是粮食少,人为限制商家涨价,并不能够增加粮食数量,因此也就不可能起到降低价格的作用。相反,鼓励人们把粮食拿出来加价售卖,反而平抑了粮价。 中国历史上的文景之治,二战后德国经济的快速复苏,都反复证明了放弃管制,允许价格自由涨跌,恰恰是增加供给、平抑物价的最有效的手段,当然也是繁荣经济的最有效手段。 高利贷是禁不了的。有需求的地方,从来都禁不了供给。或者以合法的形式出现,或者以非法的形式出现。如果以非法的形式出现,那么高利贷者就要承担违法的成本。 因为要承担违法的成本,禁止高利贷会减少高利贷的供给。供给减少,只会提高价格不会降低价格。因此禁止高利贷只会产生更高的利率。禁止高利贷必然产生事与愿违的结果。 那么管制利率又怎样呢?前面我们已经讲过了,供求原理决定的是实际价格,不是名义价格。供求关系不变,实际价格不会变。人为能够改变名义价格,但是改变不了实际价格。 名义利率被管制了,人们就会变着法子地绕过管制。正如在伊斯兰国家,因为教义禁止高利贷,人们就签订两张合约来替代一个合约。明明我向你借钱100元,利息20%,但因为教义反对,那么我们先签一个买卖合同,你向我买一头羊,价格100元,然后再签一个合同,我再用120元的价格从你那里把这头羊买回来。你看,这两个合同拼在一起,不就是一张年利率20%的借款合同吗,但是因为有两张合同的存在,表面上就没有利率这回事了。 但是这样做会有租值消散,增加贷款的实际成本,反而推高实际利率水平。本来可以低成本地做一件事,结果选择用高成本的方式做,这就是租值消散啊。成本高,供给就会少,供给少,利率就会高。所以我们说,利率管制反而推高利率。 管制之下不仅有租值消散,事与愿违地推高利率,而且还让人们弄虚作假,德道沦丧。 觉得高利贷有罪的人,或许是认为高利贷不劳而获。但这中了劳动价值论的流毒。我在前面的课程中已经反复讲过了,劳动可能创造价值,也可能消灭价值,但是交易一定创造价值。既然高利贷解了急需资金的人的燃眉之急,又怎么能说它没有创造价值,是不劳而获呢? 大家一定要明白,价格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供求关系不变,实际价格不会变。没有人可以人为把价格抬高,否则为什么农民不把粮价涨到1万元一斤,难道他们就想做穷人吗?当然,也没有人可以人为把价格压低,否则政府规定利率为零,那样岂不是大家都可以免费使用资本了?绝不是靠一纸行政命令或者一纸法律就能人为抬高或者压低利率的。 人类痛恨高利贷,这反映了多数人的无知。当然,也和少数人的无耻有关系。 “让民间借贷行进在法律保护中”暨“民间金融精英”招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