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研途立志 有用于世——新生入学教育系列讲座”

 西域研究 2017-10-30
“研途立志 有用于世——新生入学教育系列讲座”
作者:wangjiao    时间:2017-10-23 11:29
        为了帮助2017级新生更快熟悉研究院的规章制度,尽快适应新生活以及树立研途志向早日进入学习状态。我院举办了规章制度座谈会及“研途立志,有用于世——新生入学教育系列讲座”。
一、研究院规章制度座谈会
        2017年9月7日晚,我院于长安校区文汇楼A区409号会议室为2017级新生举办了讲解研究院规章制度的座谈会。研究院办公室主任薛滨瑞老师首先对各位新同学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的发展历史和现状。“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为了配合学校的各项工作,保障研究院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薛老师带领大家对学校及研究院的规章制度文件进行了学习,并针对一些重要问题如“请假制度”、“课堂制度”进行了认真细致地解读,帮助同学们树立了正确的规范意识。
        接着办公室张瑾老师给大家讲解了研究院奖助学金的情况,提醒同学们清楚了解相关的评奖评优原则,鼓励大家认真学习,积极参加研究院和学校举办的活动,在努力学好专业课程的同时,也要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张老师又介绍了学校为研究生提供的科研渠道,鼓励大家做好申报校级科技创新项目的准备,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说明和提醒。
       最后,薛主任鼓励2017级新生提出自己在入学后遇到的生活和学习上的问题,并逐一进行了细致耐心的解答。通过这次座谈会,同学们明确了学校和研究院的相关要求,更明白了努力的方向。
二、“研途立志 有用于世——新生入学教育系列讲座”
(一)关于学风
        2017年9月19日晚,我院刘景纯教授于文汇楼A区4层409会议室为2017级新生开展了关于学风教育的讲座。
        
      在学风方面,刘景纯教授以黄侃先生严谨的治学态度、刻苦做学问的事件为例子,引黄侃先生关于学问之道“不欺人,不知者不道,不背所本,为后世负责,不窃”提醒作为初学者的新生同学,不要“急于求解”、“急于著书”,面对“不能阙疑”、“不能服善”等问题,应脚踏实地、实事求是,做到“敬畏学术”,“忠于学术”。“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科学是老老实实的学问,来不得半点虚假”,对于学问不急于求成,踏实做人,认真治学,新生同学不但要遵守校规校纪,更要以严格的学术规范要求自己。
在学术规范知识普及中,刘景纯教授建议新生在平时阅读中本着“同情的理解”,对资料本身进行较深刻地分析与解构,用“悟”和“做”的结合不断提升写作能力和认知能力,进而有更高论文写作能力与水平。
此次讲座这给刚步入学术大门的新生同学带来了诸多提醒与思考,将在以后的学术道路上给我们带来深远的影响。
(二)关于思维           
       2017年9月8日下午,张莉老师在文汇楼A区111报告厅为2017级新生做了关于培养创造性思维的讲座。
       张老师介绍了美国心理学家理查德·保罗和琳达·埃尔德的《批判性思维工具》一书并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就研究生如何培养创造性思维做了深入而具体的介绍。主要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介绍了研究生阶段学习特点,尤其强调了知识的积累、学习和搬运,具体来说包括三个维度,即自我生长学习、逻辑表达和创造新知识。第二部分介绍了什么是创造性思维,将独立思考放到很突出地位。第三部分介绍了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方法,通过小论文、大论文的写作训练,力求进行全方位、有深度的思考,以提升思维的质量。第四部分介绍了学习技巧,立足于对概念的深刻理解,努力进行自我控制、自我监督、自我要求。研究生培养的核心在于创新,创新思维的核心是要有批判性思维,形成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和认识。张老师用大量实例与理论,非常清晰地向新生讲授了应如何培养创造性思维,为新生转换学习思维、更好适应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提供了有益启发。   
(三)关于治学
       朱士光教授分享了自己的求学历程和治学体验,并且解读了术有专攻,终生以之,学以致用,家国情怀等。
       2017年9月20日下午,我院朱士光教授在文汇楼C区524号会议室为2017级新生作了题为“术有专攻终生以之,学以致用家国情怀”的入学教育讲座。
朱士光教授首先和新生分享了自己的求学经历:在战乱中成长,通过高考进入中山大学学习自然地理学,毕业后至北京大学跟随侯仁之先生继续攻读历史地理学,后在史念海先生教导与鼓励下,继续投入到深爱的历史地理学专业,并为之不懈奋斗。
        随后朱士光教授为新生分享了自己的治学经验:第一,认真学习、深刻把握学科之基本理论,且以之指导自己的治学实践,并尽力为丰富发展学科理论作出贡献。第二,洞悉学科之学术发展史,力求融入本学科之主流队伍,进入学术研究的前列。第三,深入认识学科之性质特点,从而促使自己在学术研究中充分利用学科性质、特点所具之优势与潜力,保持学术上的敏锐性与执着追求的精神,永葆学术青春。
        最后朱士光教授提出了自己作为一名历史地理学者的三大人生梦想:关于我国历史地理学科发展成为一级学科的梦;关于陕西师大历史地理学科继续获得发展的梦;关于个人再推出几本学术专著的梦。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朱老先生年届八十,仍心系学术发展,胸存家国情怀,为新生树立了不断学习、奋力前进的榜样。
(四)关于写作
       穆兰博士就SCI论文写作提出见解并分享了经验。
       2017年9月29日下午在文汇楼A区111报告厅,我院普力克中心穆兰老师结合个人发表SCI论文的经验,为2017级研究生新生做了有关SCI论文写作的培训。
穆老师在讲座开始前期首先提出了几点作为研究生的个人心得,希望研究生新生能够端正个人态度,不断提高个人的多种学习能力,培养科研独立性。接下来,穆老师就科研之路做了准确的归纳,对新生表达了自己的期冀。
       随后穆老师就以下三部分对SCI论文写作进行讲解:首先是文献搜索及阅读。穆老师为17级研究生介绍了几种常用的文献搜索方式,并对与SCI期刊有关的知识进行了简单介绍,新生表示这些渠道将为自己在学术道路上搜寻信息提供便利。此外,穆老师还分享了自己阅读文献、利用文献的经验;接下来穆老师就SCI论文写作进行经验总结。穆老师通过介绍自己SCI论文写作的相关经验,为17级研究生拓展了视野,也让新生对论文写作有了更直观的认识;最后穆老师对SCI期刊投稿过程进行了介绍,并提出了一些建议,加深了新生对SCI期刊投稿过程的了解。
此次讲座的开展使17级研究生学到了如何通过阅读文献、写作论文并将之发表,为17级研究生在未来研究道路上提供了宝贵的经验积累。
(五)关于使命
        2017年9月27日下午,在文汇楼A区4层409会议室,我院刘明教授向2017级研究生新生做了题为“四部俱佳必为绝妙好辞——一介书生们的对话”的讲座,讲座不仅让新生意识到学问不只是循规蹈矩,更要勇于突破前人的框束,而且通过刘老师个人的治学历程,学到了一些人生经验。
       刘老师首先提出了“什么是学者的使命?什么是人的使命?”并结合个人30年的治学经验以及自己结识的学者在治学道路上的事迹,通过“在.情.潜.实.扬”五个角度,分别阐释作为一个学者应当担当的使命,对研究生新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刘老师引用凯恩斯《通论》中“我们都是旧理论熏陶出来的,旧说已经深入人心,所以问题首先不在于建立新说,而在于打破旧说”的观点鼓励新生要在充分学习经典理论、充分观察社会、体察自然社会规律之后提出新观点,发现新理论,提供新方法,进行创新。最后结合个人的教学经历,提出了自己的期望:希望我院中国史专业的学生和普力克中心经济学专业的学生能够充分发扬各自学术背景优势,相互协作,擦出激烈的学术火花,创造出珍贵的思想果实。
        通过我院举办的规章制度座谈会和2017级研究生入学教育活动的系列讲座,同学们了解了我院的相关规章制度和奖助学金制度,有助于大家更快更好的进行研究生的学习和生活。通过聆听系列讲座,同学们意识到不仅要具备严谨的治学态度,拥有专业使命感,还要努力培养自身的写作能力和创造性思维。深刻认识到只有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努力学习,才能在以后的学术道路上收获丰满。相信17级研究生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充分发扬我院学科优势,取得震惊学术界的学术果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