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秦朝发明一种女囚刑罚,不疼不流血,连专家都好奇怎么操作

 流光无名 2017-10-30

秦朝作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帝制王朝,不仅开创了前所未有的大一统格局,也发明了很多沿用千年的实用制度,而其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秦朝的律法。

由于是以法家思想治国,所以秦朝的律法规定的不仅详细而且非常严苛,就连怎么耕地、耕牛被养瘦了该如何处罚等都有着详细的规定。陈胜、吴广起义的初衷就是因为大雨延期,违反了大秦律法,最后不得不铤而走险。

秦朝发明一种女囚刑罚,不疼不流血,连专家都好奇怎么操作

除了死刑、有期徒刑(包括罚没金钱)这些一直被后世沿用的刑罚外,秦朝还有一项很奇葩的独特刑罚—耐刑。

耐刑属于侮辱刑的一种。古代非常讲究礼法,犯罪的女囚不会轻易投到监所,而是先交由家属看管然后再定罪。除了因谋反而受牵连的女性会被流放外,一般女囚往往用“居作”代替,也就是在本地从事做饭、为修补城墙的工匠舂米、缝补衣服等轻体力劳动。

秦朝发明一种女囚刑罚,不疼不流血,连专家都好奇怎么操作

而对于罪名轻的,则施加点侮辱刑。因为侮辱刑不伤害身体,像脸上刺字、剃去头发等,都属于侮辱刑,目的就是让别的民众一眼就能看出这个人受过处罚。古人讲究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受了髡刑(剃发)的人往往羞愧难当。

耐刑跟髡刑差不多,但却非常奇葩。“髡”是剃掉头发,而“耐”则是剃掉胡须,不疼更不会流血。也许有朋友问了,这有什么奇葩的,不就是刮掉胡子吗?

秦朝发明一种女囚刑罚,不疼不流血,连专家都好奇怎么操作

是啊,如果用于男囚,没什么说道的。关键这个刑罚是女囚也用的。

张家山汉墓出土的竹简就明确记载了秦朝这条法律:打架咬伤了别人的鼻子、耳朵或嘴,要处耐刑;丈夫因为妻子太彪悍而与妻子斗殴,导致两人受伤的,都要处耐刑。

并且特别规定:女囚在被判处耐刑后,可以用缴纳金钱的方式代替受刑,但如果是二次被判,则不能交钱了事,必须受罚。

秦朝发明一种女囚刑罚,不疼不流血,连专家都好奇怎么操作

剃发好说,男女都有头发,但是胡子却是只有男性才有的,对于本来就不长胡须的女性来说,秦朝的耐刑怎么操作呢?这一点连专家也很疑惑,有的专家猜测说女性被判处耐刑后,可能会用其它刑罚代替。

不过这个解释也不太合理,因为秦法中明明白白写着:女子二次犯罪,不得用其他方式代替耐刑。何况,如果耐刑无法对女囚实行,为什么秦朝还坚持用它来处罚女囚呢?这不等于规定在火星吐痰要罚款一样没现实意义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