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成化斗彩鸡缸杯赏析

 陶斋333 2017-10-30
                                                            作者       陶斋
       
         中国古代烧制的瓷器种类繁多,能够在文献中留下名字的十分稀少。在明、清各种文献中出现频率最高的瓷器是成化斗彩鸡缸杯。明代著名古董鉴赏家高濂在成书于万历18年(1590年)的《遵生八笺·燕闲清赏笺》中,第一次提到鸡缸杯:“成窯上品,無過五彩蒲萄(上敝下瓦)口扁肚把杯,式較宣杯妙甚。次若草蟲可口子母雞勸杯、……”。“草蟲可口子母雞勸杯”就是成化斗彩鸡缸杯,“五彩蒲萄口扁肚把杯”是成化斗彩葡萄高足杯(见陶斋博文《成化斗彩葡萄纹高足杯赏析》),当时,葡萄把杯的价格还高于鸡缸杯。万历皇帝朱翊钧十分喜爱鸡缸杯,据《明神宗实录》记载,“神宗时尚食,御前有成化彩鸡缸杯一对,价值十万。”有人计算过,万历时期的十万钱,大约相当于100两银子,这巳是不菲的价格了。到了清代,鸡缸杯继續走红,程哲在《蓉槎蠡说》中写道:“成杯茶贵于酒,采贵于青,其最者斗鸡可口谓之鸡缸。”这时,鸡缸杯巳超过葡萄把杯成为最贵的成化彩瓷了。乾隆年间朱琰在中国第一部陶瓷史《陶说》中,作了“成窑以斗彩为最,酒杯以鸡缸为最”的评论。乾隆皇帝在《丙午御题仿古鸡缸杯》一诗中对鸡缸杯大加赞誉:“朱明去此弗甚遥,宣成雅具时犹见。寒芒秀采总称珍,就中鸡缸最为冠。”鸡缸杯占“古”、“稀”、“精”和“名”四个条件,成了中国古陶瓷的大珍。2014年香港苏富比春拍中,一只成化斗彩鸡缸杯以2.8412亿港币成交,创造了中国瓷器拍卖的最高记录,以鸡缸杯重量约50克计,每一克已价值400多万元人民币,相当于13公斤黄金。
          陶斋收藏了一只成化斗彩鸡缸杯(图1),成化斗彩鸡缸杯赏析图1
直径8.2厘米,杯敞口微撇,口下渐敛,平底,卧足,足底边一周无釉。杯造型奇特,其线条柔韧,直中隐曲,曲中显直,呈现出清婉、隽秀的风韵。杯外壁用斗彩绘子母鸡两群,以湖石、月季与幽兰相间(图2、图3),
成化斗彩鸡缸杯赏析图2
成化斗彩鸡缸杯赏析图3
一组公鸡在前,昂首高歌,母鸡在后低头觅食,一仔鸡顽皮地立于母鸡背上玩耍,另两只张口展翅,似为妈妈觅得食物而欢呼(图4)。成化斗彩鸡缸杯赏析图4
另一组亦为二老三少组合(图5),成化斗彩鸡缸杯赏析图5
母鸡振翅低头,奋力与蜈蚣搏斗,前立一小鸡欲啄又因害怕而止(图6)成化斗彩鸡缸杯赏析                   图6
博斗惊动了在前护卫的公鸡,蓦然回首,关爱之情不言而喻,另二只仔鸡则处于花丛中,一只小鸡正向母亲飞奔,另一只小鸡正好奇的回望同伴。(图7),成化斗彩鸡缸杯赏析                   图7
作者用的是写意的绘画手法,不是完全写实的外形,但是更加富有神韵,把公鸡那种昂首挺胸、雄赳赳气昂昂和母鸡的兢兢业业、勤勤恳恳表现得淋漓尽致,是一幅生动活泼的天伦图。杯底心青花双方栏内楷书“大明成化年制”双行六字款(图8)。成化斗彩鸡缸杯赏析图8
该杯制作极为精细,其胎质洁白细腻,轻薄透体,白釉柔和莹润,表里如一。画面设色有釉下青花及釉上鲜红、锗红、叶绿、水绿、鹅黄、姜黄等彩色,运用了填彩、染彩、点彩等技法,施彩于浓淡之间,素雅、鲜丽兼而有之,成为成化斗彩的巅峰之作,引领风骚500多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