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华节气丨白露: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男得糊涂888 2017-10-30



白露简介


白露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当太阳到达黄经165度时为白露。白露是秋天的第三个节气,表示孟秋时节的结束和仲秋时节的开始。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八月节……水土湿气凝而为露,秋属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而气始寒也”。阳气是在夏至达到顶点,物极必反,阴气也在此时兴起。到了白露, 天气渐转凉,阴气逐渐加重,清晨的露水随之日益加厚,凝结成一层白白的水滴,所以就称之为白露,晚上会感到一丝丝的凉意。



白露三候


一候鸿雁来:鸿大雁小,自北而来南也,不谓南乡,非其居耳。


二候玄鸟归:玄鸟是神话传说中的神鸟,出自《山海经》。玄鸟的初始形象类似燕子,《楚辞  离骚》王逸注:“玄鸟,燕也。”此时自南而往北也,燕乃北方之鸟,故曰归。 


三候群鸟养羞:三兽以上为群,群者,众也,《礼记》注曰:“羞者,所养之食。”养羞者,藏之以备冬月之养也。



白露习俗


祭祀禹王:江苏太湖民间有在白露时节祭祀禹王的习俗。每逢白露节气会举行盛大隆重的祭祀活动。禹与尧舜并称古圣王。民间称他为“水路菩萨”或“河神”。每年的正月初八、清明、七月初七和白露时节,这里会举行祭禹工的香会,其中又以清明、白露两祭的规模为最大,每次历时一周。届时,人们就会赶庙会、打锣鼓、跳舞蹈。而在山西沿黄河一带,人们在祭禹王的同时,也要祭土地神、花神、蚕花姑娘、门神、宅神、姜太公等,以祭拜诸神来表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白露茶:民间有“春茶苦,夏茶涩,要喝茶,秋白露”的说法。白露时节的茶树经过夏季的酷热,此时正是它生长的最佳时期。白露茶既不像春茶那样鲜嫩、不经泡,也不像夏茶那样干涩味苦,而是有一种独特甘醇清香味,尤受老茶客喜爱。旧时南京人都十分青睐“白露茶”,因而每到此时,有些老茶客就会聚在一起,细品香茗,体验传统之美。


白露米酒:湖南资兴兴宁、三都、蓼江一带历来有酿酒习俗。每年白露节一到,家家酿酒,待客接人必喝“土酒”。其酒温中含热,略带甜味,称“白露米酒”。白露米酒中的精品是“程酒”,是因取程江水酿制而得名。程酒,古为贡酒,盛名入远。此外旧时苏浙一带乡下人家每年白露一到,家家酿酒,用以待客,常有人把白露米酒带到城市。白露酒用糯米、高粱等五谷酿成,略带甜味,故称“白露米酒”。直到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南京城里酒店里还有零拷的白露米酒,后来逐渐消失。


白露养生


俗语云:“处暑十八盆,白露勿露身。”这句话的意思是表示,处暑还会热,每天需要用一盆水洗澡,在过了十八天,到了白露节气,就不能赤膊露体了,会着凉受寒。白露为典型的秋季气候,是整个一年中昼夜温差最大的一个节气,很容易诱发伤风感冒或导致旧病复发。如果这时候贪食寒凉,更容易把脾胃的机能变得不正常,损伤脾胃阳气,尤其是脾胃虚寒者更应禁忌。


白露以后,气温开始下降,天气转凉,地面的水汽结露就开始增多了。容易出现口干、唇干、鼻干、咽干及皮肤干裂等症状。预防秋燥的方法很多,可适当地多服一些富含维生素的食品,也可选用一些宣肺化痰、滋阴益气的中药,如人参、沙参、西洋参、百合、杏仁、川贝等,对缓解秋燥多有良效。对普通大众来说,简单实用的药膳、食疗似乎更容易接受。


白露诗词


【诗经·国风·秦风·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