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嘉禾田浅谈景观设计生态学的原理

 蜀汉古建园林 2017-10-31

景观设计生态学的一般原理主要包括了斑块、廊道和基质等几个方面,而这也是广场景观设计公司用来解释景观结构的基本模式,而且普遍适用于各类景观。这一模式为比较和判别景观结构、分析景观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和改变景观提供了一种通俗的、简单的、可操作的语言。今天嘉禾田就和大家谈谈景观设计生态学的原理。

1、景观设计斑块

斑块泛指与周围环境在外貌或性质上不同,并具有一定内部均质性的空间单元。在农业环境中,如植物群落、农田、居民区、湖泊等都可以是斑块,这些斑块在形状、尺度、色彩、质地、边界及内部的均质程度上都有很大的差异,是一个特色的空间单元。相对周围环境其内部有一定的均质性,如农田中的麦田,无论地形高低,地块形状,从视觉上均是相对整齐、平整的一个特殊部分,不同于周边的道路、村舍和河流。在景观中斑块往往是点的概念,是吸引游客视线的部分,一般设计要求给出合适的视距,便于游客观赏。当然,如果游人进入了斑块的内部,斑块的概念也就不复存在了。

2、景观设计廊道

景观中与相邻两边环境不同的线性或带状结构。常见的廊道如防风林带、道路、河流、峡谷等。休闲农业中会有天然而成的廊道,如河流、山谷,也会有由于环境保护、交通等需要而形成的人工廊道,如道路系统、防风林带、卫生防护带等。廊道在景观中更多地表现为线的概念,往往是划分空间的要素,也是联系不同功能区的素材,或者是形成景观区域的框架和边缘。

3、景观设计基质

景观中分布最广、连续性最大的背景。嘉禾田景观设计公司认为,休闲农业中常见的基质如农田基质、森林基质、草原基质、湖泊基质等。基质在景观中是面的要素,通常会形成休闲农业的基调,是休闲农业的大背景。比如,每年春天汉中的油菜节,油菜田就是基质,也就是说这时农业景观最主要的格局部分。“斑块-廊道-基质”模式是景观生态学用来解释景观结构的基本模式,它为具体而形象地描述景观结构、功能和动态提供了一种通俗、简明和可操纵性的“空间语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