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LAC的书屋 | 生态规划必读:《景观设计和土地利用规划中的景观生态学原理》

 LAC_STUDIO 2021-05-14

推荐语:这是一本很简短的手册性质图书。本书将场地规划和生态学理论结合,通过引入斑块(Patches)、廊道(Corridor)、边界(Edge)、矩阵(Matrix)等生态学的空间理论,从社会功能、动物迁徙、植被群落、地貌形成等角度给出生态设计原则并通过实例阐述这些原则在生态规划、土地规划、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Landscape Ecology Principles 
in Landscape Architecture and Land-Use Planning


「 简 介 」


这本书将场地这一设计中基础的材料视为一个有机的组织。不论是自然场景还是人造的场景,每一个场地都具有独特的性质和变化的特点。在本文中,作者将场地拆分为“Patches——Corridor——Matric”点线面三个空间元素。通过阐述这三个元素各自的特点和关系将空间设计学科的景观设计和规划与生态学科的原则结合起来,为生态、可持续的景观设计、土地规划提供理论指导。本文以handbook的形式,通过大量插图和对应的文字解释展现景观生态设计的原则。本书着重于两个方面:

1、 介绍与景观设计和土地规划相关的生态学的核心理论。

2、 解释上述理论在规划和设计项目中的应用方法。

在本书的第一部分,通过阐述自然界的空间生态规律和人造场景对自然的干扰,文章不仅解释原生自然环境的生态规律,还阐述了人造场所对原生环境在动物行为、植被群落、水域、地貌形成、人造功能等方面的生态干扰。除去空间上的互动关系,文章还深入发掘“Patches——Corridor——Matrix”三种空间形式在区域、城市、社区不同尺度上的层级关系——在不同的尺度框架内,作为“Patches”的板块会在更小的尺度上成为“Matrix”;而这种不同尺度视角的界定则更多的依据生态学理论而不是人为的行政划分或经济学划分。

在本书的第二部分,通过实例对比,作者给出 the “better” 和 “worse” design,解释前文所述的生态学原则如何应用与公园、住区、道路、保护区等场景的空间合理分布。

 

「 节 选 阅 读 」

| 核心知识点 |

生态设计中的场地要素:

- 结构:景观元素(森林、草地、河流、城市)的空间分布或组合形式(交错、相邻、连通);  

-功能:在结构中动植物群落、水体、风、能量和物质的生存和流动;

-变化:景观结构和功能随时间变化或受到干预时增加或丧失。

斑块Patches:

切割斑块——拓展了外部生物的栖息地和数量,对广泛分布于该区域的一般性生物有利。削减了内部生物的栖息地和数量,对大型生物和稀有物种不利。空间上的被分割使独立斑块面对灾变时具有独立幸存的能力。例如在火灾中,独立于森林之外的林地更可能幸存。

大型斑块——具有复杂植物结构的大型斑块是唯一能够涵养水源和水系的结构;为最多样的物种提供栖息地;提供核心栖息地和最高的食物承载力——为需要大型脊椎动物提供栖息地。

小型斑块——提供“Stepping Stones”:为迁徙动物提供中继落脚点;提供差异性的环境:为某一些在该区域内独特(不适应生存在该区域矩阵中、保护动物)的物种提供栖息地。


边界Edge:

垂直结构——边界皱褶越丰富边界物种的多样性越丰富;边界位置同时会出现两个斑块的物种。植被结构越丰富的边界,物种的多样性越丰富。同时更利于物种跨越斑块的边界进行迁徙。


水平形态——弯曲边界鼓励物种穿越斑块,物种种类更丰富(边界两端的两种斑块的物种都会出现),增加边界物种数量。弯曲的边界会导致斑块内部栖息地的面积减小,内部物种的数量少于平滑的边界斑块。


人为边界与自然边界的中间区域往往具有生态上的特殊性,具有介于人为区域和自然区域之间的物种丰富度和种群数量,这个中间区域作为自然斑块“Buffer”起到保护和过渡的作用。

理想形态——“手掌形态” —— 具有一个完整的区域作为内部物种的栖息地,同时向外散皱褶的边界,利于斑块的拓展和鼓励物种交流。



廊道Corridor:

连续廊道——物质流动——氮、磷营养元素和有毒可溶解物质的汇入河流廊道受到河流两侧斑块的影响。阶梯状变化的沿河植被廊道更有利于在河道中“困住”营养物质,为鱼类和两栖类提供栖息地。连续的滨河植物廊道可以提供稳定的水温和含氧量,创建栖息地,因此对维持两栖类物种、鱼类生存至关重要。

间隔廊道——Stepping Stone,为物种进行“蛙跳”迁徙提供了通道。Stepping Stone的间距需要小于物种活动范围,且对于视线导向型的动物,能够直接看到落脚点对于迁徙十分重要。

矩阵Matrix:

构建生态冗余——提供更多的物种联系可选性可以减少干扰对区域内物种迁徙和联系的影响。

廊道交错构建矩阵——两种或多种生态廊道或斑块交错的位置往往有几个廊道内物种同时出现,具有最多样的物种丰富度。因此几个不同的生态群落交错的位置是生物敏感性和丰富度最为重要的区域。廊道交错处提供斑块有利于作为物种和栖息地扩张的场所。同时有利于形成小动物迁徙途中躲避捕食者的“避难所”。

人类干预——人类定居点物理边界之外的一片“Buffer”区域成为隔绝驯化物种、有毒物质、声音、光干扰的重要区域。这个“Buffer”斑块需要严格的管理人类物种并减少人的进入和干扰。

本书对于计划进行大尺度规划项目和生态设计的同学来说,通过学习文中生态原则,可以了解生物栖息地和人为干扰的设计原则,对用地划分、绿地系统设计、交通规划有很好的指导借鉴。文中对突破物理空间边界的“buffer”理念非常适用于绿地和动物栖息地的规划设计。

 

 「 分 享 导 师 」
 

TAN

北京林业大学景观本科
墨尔本大学景观硕士

曾合作或就职于 CAS、MEEPRC、Hassell、SENSE Design、土人设计、中国建筑等机构。

自 2016 年至今进行留学作品集教学,所辅导学生收获英国、美国、澳洲、香港院校景观或城市设计硕士录取。擅长区域尺度景观规划、生态景观构造、城区旧改、工业和文化遗产景观。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