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读10年的绘本爸爸
每天给你一条育儿秘笈 

和身边家有学童的家长聊天,十之八九都有这么一句:我家娃人不笨呀,可就是不爱学习。然后归结于不用功,没开窍,balabala...
现代脑科学早就告诉我们,人与人智商的差别并不大,智商对学习的直接影响也不大。目前最热门的观点,是学习模式(learning style)对学习者的影响最大。所谓学习模式,是使人达到最佳学习状态的方法。嗯,这个思想其实起源于1970年代,发展至今,全球至少已经提出了80种学习模式。
最主流的三大学习模式,是按生理知觉划分为:视觉、听觉,和动(触)觉模式。

当然,有时候味觉、嗅觉也有助于学习。品酒师、香水师对味觉、嗅觉的依赖度是可以想象的。甚至你会发现,你想到了小时候妈妈做的红烧肉的味道,心情大好,学习能力也大增。以视、听、动能力的角度来看这样的问题:为何孩子做作业时间会拖得太久?因为大多数作业必须透过视觉,来做文字或图像的处理。
如果孩子的视觉功能发展得不够健全,视觉记忆力与分辨能力皆落在同龄儿童之后,那他去做那个年级的教材肯定做得不好,做一下就厌烦,十行字没准儿要写好一个小时。
比如很多孩子刚学会写字时,常常漏写笔画,甚至偏旁倒过来写,都是因为视觉发育还不够。 根据统计,约有 40-50%的人喜欢以视觉作为最主要的学习模式,以动觉作为最主要的学习模式则占 30-40%,喜欢以听觉作为最主要的学习模式的人数较少,约占15-20%。 2.当老师在讲课时,要打开课本,一边听 、一边看来学习。 5.利用图像、流程图、图片等视觉教材会增加学习效果。 6.电影、视频、幻灯片、电脑等视觉教材亦有助学习。 
1. 传统教学主要靠老师的“说”来传授知识,所以处于不利状态。3.对较难理解记忆的内容,用萤光笔着色、圈圈、间线来标记重点。4.用听觉方式比用阅读方式更有效的储存和分析资料。 
4.将枯燥乏味的学习内容编成一首歌或一句顺口溜,加强记忆。2.在教室里常坐立不安,摇晃椅子、弄笔或口咬物件,并发出一些声音。3.不喜欢做笔记,学习时需要加入动作,如角色扮演,学习效果比看的或听的都要好。5.对数字教学的反应较好,尤其是带有游戏成分的内容。

2.参加一些侧重“看”或“听”的学习活动时会不知所措。1.上课时避免一直坐著不动,在不妨碍他人的情况下允许做一些小动作,如甩笔等。3.多参与实验、考察、参观或角色扮演,让自己可以“动手做”。4.多使用电脑或平板进行学习,尤其是具有游戏性质的学习资料。怎么样?现在看孩子的学习问题是否有了新的视角?
知道了孩子的学习模式属于哪一类,才能扬长避短,发挥优势。
同时,并不是说每个人只有一种学习模式,其实最完美的学习模式,一定是最好地平衡好了几种模式,并且根据自己的特点,找到最佳的那个点。
也就是说,视、听、动知觉要平衡发展,你说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