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华民国的创建教学设计

 驼腰岭王旭欣 2017-10-31

   

10 中华民国的创建

课 型

新授

教者

王旭欣

星期

课 时

1

授课时间

912

 标:

基础知识:中华民国的创建基本史实,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民主革命逐渐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

重点

中华民国的创建

难点

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执教方法

阅读指导法、对比法、识图学习法、讨论法、史料分析法。

教具

大屏幕

教学过程

教  师  活  动

学生活动

 习提 

 

 

 

 

 学新 

 

 

 

 

 

 

 

 

 

 

 

 

 

 

 

 

 

 

 

 

 

 

 

 

 

 

 

 

 

 

 

 

 

 

 

 

 

 

 

 

 

 

 

教师出示图片:

上图反映的是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时的场景。那么,中华民国是什么时候建立的?它建立之后有采取哪些措施来实现国家富强和民族独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10课:中华民国的创建。

目标导学一:中华民国的建立

1.教师讲述:武昌起义之后,各省纷纷独立,中国革命形势一片大好。为了整合革命力量,迫切需要成立一个统一的中央政府。在这种情况下,中华民国成立。

2.教师提问:中华民国成立于什么时间?什么事件宣告中华民国正式成立?

3.提问:武昌起义爆发时,孙中山正在国外,但他回国后立即为选举为临时大总统,这是为什么?

4.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找出中华民国成立后,采取了哪些措施?

5.教师展示史料:

    根据材料,简要说一说南京临时政府的外交政策?(学生思考回答后,教师总结)

教师总结:

目标导学二: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1.教师讲述: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力图通过和平方式早日实现共和,为此孙中山表示,如果清帝退位,袁世凯宣布赞成共和,他即行辞职,并推举袁世凯继任临时大总统。

   2.提问:清宣统皇帝是什么时间退位的?有何重大意义?

   3.教师讲述:清帝宣统退位后,孙中山向临时参议院提出辞职,并推荐袁世凯继任临时大总统。提问:为了限制袁世凯的权力,孙中山提出了哪些条件?

教师提问:袁世凯会答应这些条件吗?他又是如何做的?

教师提问:这一过程,反映了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什么特点?

4.教师强调:1912年4月,孙中山正是解除临时大总统职位。临时政府迁往北京。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目标导学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教师强调:1912年3月,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的名义颁布了由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其目的就是为了以法律的手段约束即将出任临时大总统的袁世凯,维护民主革命成果。

2.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归纳总结《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主要内容:

国家主权

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

 

 

国民权利

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及请愿、考试、选举、参政等自由和权利

立法权

参议院行驶立法权

行政权

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行使行政权并负其责任

司法权

司法独立

  

 

学生回答

 

 

 

 

 

学生阅读教材

 

 

学生回答

 

 

 

 

 

 

学生讨论

 

 

 

 

 

 

学生回答

学生回答

 

 

学生回答

 

 

 

 

 

 

 

 

 

 

学生归纳

 

 

 

 

 

 

 

 

 

 

 

学生总结

 

 

 

 

第10课中华民国的创建

 

一、中华民国的建立

二、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