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藏品赏鉴 | 辛弃疾《去国帖》

 耽读斋 2017-10-31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南宋豪放派词人,与苏轼并称“苏辛”。著有《美芹十论》《九议》《稼轩长短句》等。

  这里赏鉴的辛弃疾《去国帖》,纸本,行楷书,纵33.5cm,横21.5cm,现藏于故宫博物院。此帖为辛弃疾唯一存世的书法作品,经赵孟頫、黄琳、项元汴、成亲王永瑆等人之手,收藏印颇多。明李日华《六研斋三笔》、清李佐贤《书画鉴影》有著录。

辛弃疾《去国帖》,故宫博物院藏

  《去国帖》共10列,110字。内容为:“弃疾自秋初去国,倏忽见冬,詹咏之诚,朝夕不替。第缘驱驰到官,即专意督捕,日从事于兵车羽檄间,坐是倥偬,略亡少暇。起居之问,缺然不讲,非敢懈怠,当蒙情亮也。指吴会云间,未龟合并。心旌所向,坐以神驰。右谨具呈。宣教郎新除秘阁修撰,权江南西路提点刑狱公事,辛弃疾札子。”

  据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傅红展考证,辛弃疾手札中所说“去国”“到官”是关于剿捕茶寇一事。据记载,淳熙二年六月,皇上以仓部郎中辛弃疾为江西提刑,节制诸军讨捕茶寇;淳熙二年闰九月二十四日,江西茶寇除尽。辛弃疾平定茶寇后,上诏江西提刑除秘阁修撰。据此可推知,《去国帖》当书于淳熙二年十月间。辛弃疾时年36岁。

  从辛弃疾在《去国帖》中详细地书写了官名和标注了“札子”二字可知,这是一封官员之间互相问候的书信。札子有在正文书写收信人姓名的,也有不写收信人姓名的。该帖即属于后者。札子都要求简洁明快,正文使用“平阙式”书仪,且每行字数不能太多,因而形制错落有致。我们看到的南宋尺牍大多行间参差即是这个原因。后来清代很多官员的书信也都是按照这个格式书写。

  札子的书写有一定的格式要求,但也会依据书写者和收件人的不同身份与实际需要有所调整,整体美观工整、一目了然。引出议题时,一般用“窃闻”“窃知”“伏睹”“伏见”等谦词;提出建议或请求时,一般用“伏望”“乞”等谦词。《去国帖》开头的“弃疾”二字小写,也是一种表示谦卑和尊敬对方的书写方式。书信开头先叙时令,而后叙别后之思,说明因为公务繁忙疏于问候,表达歉意。古人喜欢用典,这有点像我们学书法要有来由一样。帖中“指吴会云间”典出王勃《滕王阁序》,寓意相隔遥远;而“未龟合并”属于借代,代言尚未完成任务,无法面晤,只有“心旌所向,坐以神驰”了。

  南宋书坛不比北宋,相对萎靡,从侧面体现了当时的国运衰落。南宋的小字书法多用笔孱弱无力,结字平庸。而辛弃疾的小字却不同于南宋其他一些书家,用笔厚重,字与字之间大小变化起伏且比较和谐,结字也与苏轼书法略有相似之处。辛弃疾《去国帖》这封小字札子,整体用笔沉雄顿挫、开合有致、收放自如,像他的词,也像他的为人。虽处于已经衰落的时代,但辛弃疾却依然意气奔放。这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状态,像其以五十人袭击数万人的金兵大营,成功擒拿叛徒的果敢;像其在满腹牢骚、哀怨的婉约词极其盛行的时代,树起豪放大旗的魄力。

  《去国帖》文辞气势雄壮、深厚俊雅,字迹笔力豪迈,如辛弃疾之胆识,是南宋时期难得的佳作。


来源:《中国书画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